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世昌专利>正文

磁化水保健脚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3102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磁化水保健脚盆,采用最简单的结构,可具有热磁化水泡脚和振动按摩功能,对脚的理疗保健效果极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一个由内壳1,外壳2套装成的盆式双层壁壳体,在内外壳的夹层处的内壳底部铺设有电热线。壳的内腔开有供盆内热水流动循环的进水嘴4,出水嘴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水口之间,串接一个电磁泵8,泵的外壳刚性固定在内壳1上。泵的进水口4与泵的入水口相接,出水口9与泵的出水口相接。(*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磁化水保健脚盒本技术属于一种洗脚盆,一种对脚有理疗保健效果的脚盆。人的脚部包括脚底面和脚背,是一个多穴位区。按中医理论认为,对脚部经常热浸泡,对人的全身均有保健作用。而这种热泡如有流动水流的冲击形成按摩,或有凸点对脚的穴位有物理振动接触,健身效果就更好。目前人们对磁化水的生理活性研究很有进展。理论界一致认为,磁化水对人身微循环系统与皮肤保健效果很好。因此现代人对洗脚极为讲究,把它作为一种保健手段。因此研究一种既可提供热磁化水泡脚,又具有振动按摩的脚盆,必然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保健卫生产品。但目前,同时具备上述功能的洗脚盆较少,而且结构上三种功能都采用独立设计元件来实现,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本技术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磁化水保健脚盆,采用最简单的结构,即具有热磁化水泡脚和振动按摩功能,对脚的理疗保健效果极好。本技术有一个由内壳1,外壳2套装成的盆式双层壁壳体,在内外壳的夹层处的内壳底部铺设有电热线。壳的内腔开有供盆内热水流动循环的进水咀4,出水咀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水口之间,串接一个电磁泵8,泵的外壳刚性固定在内壳1上。泵的进水口4与泵的入水口相接,出水口9与泵的出水口相接。本技术更完善的方案是在电磁泵8出水咀处有一三通管,与出水管垂直的进口处连接一根直立与空气相通的进气管12。众所周知,电磁泵是利用交便磁场作用于一个活塞体形成往返运动,使水流加压泵出。由于泵的原理结构特征,泵的振动大,而且泵内水流以高速流经交变磁场。因此泵出的水形成真实的强磁化水。本技术由于采用电磁泵,利用泵本身振动使壳体产生振动,而增加对脚的穴位刺激作用。而且利用泵自然而产生的磁化水,不需附加专门产生磁化水的装置。本技术第二方案中,由于在泵出水口处,增加进气直管,利用射流原理使泵射入盆内水流中引入外间空气,而形成气水混合流,使盆内水流成浪涌状流动,可对脚部产生按摩理疗效果。本技术结构组成十分合理,只选用电磁泵一个关键元件,即产生磁化水和振动浪涌按摩,其理疗保健作用很好。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剖面图。如图1所示,内壳1盆内后壁中间有一凸起,其外底部由一个压-->板7,螺钉6紧固一个电磁泵8,电磁泵入水口与内壳体1的进水咀4相接,泵的出水咀9经连接管10到内壳体的喷水嘴11,为提高循环水流的浪涌效果,在喷水咀上经三通管连接一个直立的进气管12,进气管进口处连接有调整补气阀14,图中13为电拉开关,3为底脚。在内壳体的外底面布置有使盆内热水保温的电热线,内壳体内腔底部有多个凸起点,可提高脚底部穴位刺激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化水保健脚盆,有一个由内壳(1),外壳(2)套装成的盆式双层壁壳体,在内外壳的夹层处的内壳底部铺设有电热线,壳的内腔开有供盆内热水流动循环的进水咀(4),出水咀(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水口之间,串接一个电磁泵(8),泵的外壳刚性固定在内壳(1)上,泵的进水口(4)与泵的入水口相接,出水口(9)与泵的出水口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磁化水保健脚盆,有一个由内壳(1),外壳(2)套装成的盆式双层壁壳体,在内外壳的夹层处的内壳底部铺设有电热线,壳的内腔开有供盆内热水流动循环的进水咀(4),出水咀(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水口之间,串接一个电磁泵(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世昌王光宇王凤真
申请(专利权)人:孙世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