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对部分尚未竣工和刚竣工不久的变电站架构基础和设备基础进行调查发现,质量存在缺陷,边角破损、表面裂缝、表面粗糙是变电站基础的主要缺陷,边角破损是造成变电站基础缺陷的首要因素,占所有因素的63. 2%,表面裂缝占17. 5%,表面粗糙占15. 8%,其他缺陷占3.5%。平均每百个变电站基础存在缺陷19处,一次成优率81%。这些缺陷的存在影响了基础的一次成优率。为达到验收的要求,于是对存在这些缺陷的基础进行二次修补,不但消耗人力、物力,而且修补部位经过一段时间后,有可能开裂甚至脱落,即使不脱落,修补处与原基础色泽也大有差异,影响基础最终验收质量。其原因主要是养护方法不对、安装设备时破坏基础边角、基础边角施工工艺不好、存在应力集中。如何提高设备基础一次成优率,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减少边角破损、表面裂缝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基础支设模板时,沿模板内侧各个边和各个立角处钉上定做好的1/4圆弧倒角条, 把基础边角做成圆弧状,使基础边角受力更均勻;B覆盖养护时间14-20天,养护期间在基础边角位置扣上木条加以保护,直至砼强度 90%以上,再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C基础浇筑完成,待砼强度达到70%的设计强度后,在基础阴角处割20mm深的应力缝至最近的预埋件,减少基础阴角由于应力集中产生的裂缝。本专利技术的,步骤B中,用保温、保湿覆盖的方法进行砼的养护在砼浇注12小时后先在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变电站基础质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基础支设模板时,沿模板内侧各个边和各个立角处钉上定做好的1/4圆弧倒角条,把基础边角做成圆弧状,使基础边角受力更均匀;B覆盖养护时间14-20天,养护期间在基础边角位置扣上木条加以保护,直至砼强度90%以上,再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C基础浇筑完成,待砼强度达到70%的设计强度后,在基础阴角处割20mm深的应力缝至最近的预埋件,减少基础阴角由于应力集中产生的裂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变电站基础质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基础支设模板时,沿模板内侧各个边和各个立角处钉上定做好的1/4圆弧倒角条, 把基础边角做成圆弧状,使基础边角受力更均勻;B覆盖养护时间14-20天,养护期间在基础边角位置扣上木条加以保护,直至砼强度 90%以上,再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C基础浇筑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祎,王洪英,丁宝民,马诗文,陈明浩,吕念,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