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匡建专利>正文

用于输送建筑施工和装修垃圾的防尘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2488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送建筑施工和装修垃圾的防尘管,其包括:多节具有连接孔的防尘管体,多个挂环以及由回型开口链组构成的链条,一个所述的挂环与一个所述的连接孔相对应,所述挂环一端嵌入所述防尘管体上的所述连接孔并固定在所述防尘管体上,所述挂环的另一端与所述链条相连接,多节所述防尘管体通过所述链条相互对接,形成所述防尘管,所述相互对接的防尘管体密封对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尘管可在所有建筑工地安设,将大大减低扬尘污染在有形、无形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从而减少潜在的扬尘危害人体健康而造成的吸多成疾,使人们能够呼吸合格空气的效果,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防尘管,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输送建筑施工和装修垃圾的可拆卸的防尘管。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人口按每年 1. 5% -3. 5%的增加,城镇的建筑工地持续增多,建筑物高度也逐年增高、增多,一些建筑工地在拆、建和整体装修时,因为工地楼房、建筑物没有安设防尘管而对建筑物内建筑垃圾和细颗粒物(通常其直径为2. 5至10微米)随意往梯井或者窗外抛洒,甚至经常在夜间向空中往下抛洒建筑垃圾,工地周围往往是厚厚的灰尘,看不见的可吸入颗粒物形成扬尘,造成大气污染严重,城市空气质量降低,且扬尘极易被人们吸入体内,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产生多种疾病,有关数据表明,空气污染是诱发肺癌的主因之一,而空气污染的主要因子就是直径为2. 5至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因此对建筑工地以及房屋装修的扬尘污染防治尤其是中高空建筑物建筑垃圾随意抛洒产生的扬尘污染控制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输送建筑施工和装修垃圾的新型的可拆卸的防尘管,便于安装固定和增强使用强度,便于建筑施工和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细颗粒物外运,所述防尘管体积小,成本低,使用便捷,可有效防止各类时工建筑扬尘污染和中高建筑垃圾抛洒,同时降低建筑施工的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送建筑施工和装修垃圾的防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节具有连接孔的防尘管体,多个挂环以及由回型开口链组构成的链条,一个所述挂环与一个所述连接孔相对应,所述挂环一端嵌入所述防尘管体上的所述连接孔并固定在所述防尘管体上,所述挂环的另一端与所述链条相连接,所述多节防尘管体通过所述链条相互对接,形成所述防尘管,所述相互对接的防尘管体密封对接。其中,所述防尘管体的数量可以根据建筑物的高度或建筑物每一层的高度任意设定,优选,每层建筑物的防尘管部分包括4至7节防尘管体,每节防尘管体的长度优选为50 至90厘米,更进一步优选为70厘米,在该长度范围内,所述防尘管体通过所述链条相互对接的更加紧密,形成的防尘管易于弯曲,从而更加适应不同建筑物的外表面结构的变化,而如果超过90厘米的长度,所形成的防尘管不易弯曲,不能很好的使用不同建筑物的外表面结构的变化,如果小于50厘米的长度,则制造的防尘管的成本过高,同时由于采用的防尘管体过多,使用链条不能很好的保证多节防尘管体的很好的对接密封。其中,所述每节防尘管体的管径优选为35至40厘米,进一步优选管径为38厘米。其中,所述防尘管体采用塑料制成,进一步优选聚丙烯制备而成,更进一步优选改性的聚丙烯制备而成。其中,所述每节防尘管体上的连接孔优选为在防尘管体的上端和下端各设置两个,所述链条优选为两条。其中,所述挂环的形状优选为S型挂环。其中,所述防尘管体的上端的连接孔优选设置为圆形孔,便于管体连接和弯曲,直径优选为9毫米,下端的连接孔优选设置为长形孔,便于管体有上下活动度,不易卡住而造成连接困难。其中,所述每节防尘管体的上下端处优选分别设置加强筋,其优选设置在距离上下端7至10厘米处,进一步优选为距离上下端8厘米处。其中,每节防尘管体和整个防尘管的形状优选为圆筒形,便于废砖块、废水泥块料,尘土等无阻碍流下,并适当弯曲成蛇形状,从而使防尘管随建筑物外墙表面结构不同便于安装。其中,优选每几节防尘管体用回型开口链连接,便于调节拉紧,各回型开口链相互之间连接构成整个链条,进一步优选每4至5节防尘管体用回型开口链连接。其中,在所述防尘管最上口第一节防尘管体的上开口处优选安置漏斗装置和角铁挂架,所述漏斗装置用角铁挂架支撑,所述角铁挂架用以挂住所述链条和支撑漏斗装置以及防尘管。其中,所述漏斗装置优选为其腔室截面开口为半圆形的漏斗。其中,所述防尘管在中间任何部位均优选设置两根钢筋,从而将防尘管挂在楼层上并保持固定。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用于组成上述用于输送建筑施工和装修垃圾的防尘管的防尘管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用于输送建筑施工和装修垃圾的防尘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采用塑料制备多节防尘管体,其中每节防尘管体上具有连接孔,第二步,将挂环的一端嵌入所述防尘管体上的所述连接孔并固定在所述防尘管体上,第三步,将所述多节防尘管体两两相互对接,将每节防尘管体上的挂环的另一端与链条相连接,从而形成所述防尘管。其中,所述塑料优选为聚丙烯,进一步优选经过改性的聚丙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和装修过程中废弃物的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将上述用于输送建筑施工和装修垃圾的防尘管采用钢筋以及角铁挂架挂在建筑物的外墙上,其中所述角铁挂架设置在防尘管最上口第一节防尘管体的上开口处, 在所述防尘管的其他位置处的防尘管体上设置所述钢筋,使防尘管稳定;第二步,将建筑施工和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细颗粒物倒入所述防尘管中,使所述建筑垃圾和细颗粒物顺所述防尘管流下,后经过水喷淋后集中外运;第三步,拆卸所述防尘管并移至其他建筑物进行废弃物的运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用于输送建筑施工和装修垃圾的防尘管或防尘管体在建筑施工和装修过程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在建筑施工中使用上述建筑工地防尘管将大大减低扬尘污染在有形、无形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从而减少潜在的扬尘危害人体健康而造成的吸多成疾,使人们能够呼吸合格空气的效果,同时,建筑工地防尘管安装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节防尘管体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节防尘管体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防尘管安装在建筑物外墙上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安装在防尘管最上口第一节防尘管体的上开口处的角铁挂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专利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采用聚丙烯制备50节防尘管体1,该制备防尘管体1采用模具一次冲压成型。每节防尘管体1上的上下两端分别具有2个连接孔2,总共在每节防尘管体1上具有4个连接孔2,防尘管体1上端的两个连接孔2是直径为9毫米的圆形孔,下端的两个连接孔2是长形孔,采用S型挂环3,将其一端嵌入防尘管体1上的一个连接孔2并固定在所述防尘管体1上,形成在所述防尘管体1的上下两端的每个连接孔2上各固定有 S型挂环3的防尘管体1,所述每个防尘管体1的长度设置为70厘米,防尘管体1的管径为 38厘米,防尘管体1的形状为圆筒形,防尘管体1的上下端处分别设置加强筋4,其距离防尘管体的上下端8厘米。实施例2如图3所示,将30节防尘管体1两两相互对接,每5个防尘管体1通过回型开口链连接,各回型开口链相互连接构成链条5,每个防尘管体1的S型挂钩3与链条5相连接, 从而形成防尘管6,其中保证每层建筑物对应5至7节防尘管体1,相互相对连接的防尘管体1保证密封对接,在整个防尘管中间用两根钢筋将防尘管6挂在楼层上并保持固定,或者在每层建筑物对应的防尘管部分均用两个钢筋将防尘管挂在楼层上并保持固定,所形成的防尘管随建筑物外外表面结构不同适当弯曲成蛇形,便于安置。实施例3如图4所示,在防尘管最上口第一个防尘管体1的上开口处安置其腔室截面为圆形的漏斗装置和角铁挂架7,角铁挂架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运输建筑施工和装修垃圾的防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节具有连接孔的防尘管体,多个挂环以及由回型开口链组构成的链条,一个所述的挂环与一个所述的连接孔相对应,所述挂环一端嵌入所述防尘管体上的所述连接孔并固定在所述防尘管体上,所述挂环的另一端与所述链条相连接,多节所述防尘管体通过所述链条相互对接,形成所述防尘管,所述相互对接的防尘管体保证密封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运输建筑施工和装修垃圾的防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节具有连接孔的防尘管体,多个挂环以及由回型开口链组构成的链条,一个所述的挂环与一个所述的连接孔相对应,所述挂环一端嵌入所述防尘管体上的所述连接孔并固定在所述防尘管体上, 所述挂环的另一端与所述链条相连接,多节所述防尘管体通过所述链条相互对接,形成所述防尘管,所述相互对接的防尘管体保证密封对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管,其特征在于每节所述防尘管体的长度为50至90厘米,直径为35至40厘米,其形状为圆筒形,每层建筑物对应的防尘管的防尘管体为4至7 节,每4至5节防尘管体通过一个所述回型开口链连接,各所述回型开口链相互连接构成所述链条。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尘管,其特征在于每节所述防尘管体的上下端处分别设置加强筋,其设置在距离上下端7至10厘米处。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防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管最上口第一个所述防尘管体的上开口处安置有漏斗装置和角铁挂架,所述漏斗装置用所述角铁挂架支撑。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防尘管,其特征在于在每节所述防尘管体的上端和下端各设置两个连接孔,所述链条为两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建
申请(专利权)人:匡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