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池增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22885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鱼池增氧装置,由转轴、氧气通道、增氧头、出气细孔、吸氧头、吸氧孔和电动机组成,转轴内设置有氧气通道,增氧头上设置有多个出气细孔,增氧头与转轴连接,增氧头上的细孔均与转轴内的氧气通道连通,吸氧头上设置有吸氧孔,吸氧头与转轴连接,吸氧头上的吸氧孔与转轴内的氧气通道连通,转轴与电动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耗省,效率高,结构简单,通过电动机的高速转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空气通过吸氧孔进入到氧气通道,然后再经出气细孔高速甩出,同时由于增氧头与水的切割作用,把甩出的空气切割成小气泡。小气泡可迅速充分地溶于水中,提高了增氧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增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鱼池增氧装置
技术介绍
增氧设备一般用于水产养殖中,目前常见的气泡增氧设备,有水循环、叶轮式、罗茨风机、射流、搅拌、水车式、空气压缩等。但是上述增氧设备大多存在电耗大、制氧率低,设备笨重,制作复杂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上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结构简单,省电,增氧效率高的鱼池增氧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鱼池增氧装置,由转轴、氧气通道、增氧头、 出气细孔、吸氧头、吸氧孔和电动机组成,转轴内设置有氧气通道,增氧头上设置有多个出气细孔,增氧头与转轴连接,增氧头上的细孔均与转轴内的氧气通道连通,吸氧头上设置有吸氧孔,吸氧头与转轴连接,吸氧头上的吸氧孔与转轴内的氧气通道连通,转轴与电动机连接。本技术电耗省,效率高,结构简单,通过电动机的高速转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空气通过吸氧孔进入到氧气通道,然后再经出气细孔高速甩出,同时由于增氧头与水的切割作用,把甩出的空气切割成小气泡。小气泡可迅速充分地溶于水中,提高了增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转轴,2、氧气通道,3、增氧头,4、出气细孔,5、吸氧头,6、吸氧孔,7、电动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鱼池增氧装置,由转轴、氧气通道、增氧头、出气细孔、吸氧头、吸氧孔和电动机组成,转轴内设置有氧气通道,增氧头上设置有100个出气细孔,增氧头与转轴连接,增氧头上的细孔均与转轴内的氧气通道连通,吸氧头上设置有吸氧孔,吸氧头与转轴连接,吸氧头上的吸氧孔与转轴内的氧气通道连通,转轴与电动机连接。使用时,将本技术所述的装置竖直固定于鱼池边缘,将电动机通电,使其高速转动,通过电动机的高速转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空气通过吸氧孔进入到氧气通道,然后再经出气细孔高速甩出,同时由于增氧头与水的切割作用,把甩出的空气切割成小气泡。小气泡可迅速充分地溶于水中,提高了增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池增氧装置,由转轴、氧气通道、增氧头、出气细孔、吸氧头、吸氧孔和电动机组成,其特征在于:转轴内设置有氧气通道,增氧头上设置有多个出气细孔,增氧头与转轴连接,增氧头上的细孔均与转轴内的氧气通道连通,吸氧头上设置有吸氧孔,吸氧头与转轴连接,吸氧头上的吸氧孔与转轴内的氧气通道连通,转轴与电动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鱼池增氧装置,由转轴、氧气通道、增氧头、出气细孔、吸氧头、吸氧孔和电动机组成,其特征在于转轴内设置有氧气通道,增氧头上设置有多个出气细孔,增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雨虹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