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志专利>正文

多功能按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1911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功能按摩器,包括电机、偏心轮、振动装置、按摩头等,按摩头(8)为双峰式,外壳为棒状,按摩器设置有采用风扇(2)、电致冷器(3)和电发热器(6)的冷热风装置及负离子发生装置(4);电路控制装置(7)为薄膜型的触摸开关,控制风扇(2)、电致冷器(3)、电发热器(6)、负离子发生装置(4)的启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按摩器,结构简单,功能多样,美观,使用方便,效果好。通过将负离子冷热疗功能和物理捶击按摩方式于一体,可以有效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疏解肌肉紧张、消除疲劳和胀痛,发挥按摩、保健作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按摩器,更具体而言,涉及负离子冷热型按摩器的技术。
技术介绍
借助按摩器材来消除疲劳和身体的酸痛等不适,已经十分普及了。常用的按摩器材主要是振动式按摩器。现有的振动式按摩器工作原理是以电机为动力源,在电机主轴上设有偏心轮,偏心轮带动振动装置,使电机的转动变为振动装置的振动运动。设在振动装置上的按摩头通过对人体施加的振动,发挥加速血循环的按摩、保健功能。但是现有的振动式按摩器的振动幅度多为固定的,不能根据需要随意调节;按摩器的功能较单一,按摩头为平面或单峰式,与人体的接触面小,对人体的刺激作用不强,按摩效果较差。虽然有的振动式按摩器也进行了改进,增加了磁性、红外等效应,但对振动式按摩器的功能较单一仍然没有改变性的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目前振动式按摩器的功能单一,按摩头与人体的接触面小,对人体的刺激作用不强,按摩效果较差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多功能按摩器。根据本技术的这种多功能按摩器,按摩器的振动幅度可以有多种调节,按摩头为双峰式,根本上克服了按摩头与人体接触面小的缺陷。本技术的多功能按摩器还进一步设置了冷热风装置和负离子发生装置,大大扩展了振动式按摩器的功能,从而增强了按摩器的按摩、保健作用。本技术的多功能按摩器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功能按摩器,包括电机、偏心轮、振动装置、按摩头和外壳这里的偏心轮设置在电机主轴上,偏心轮带动振动装置,使电机的转动变为振动装置的振动运动。按摩头设在振动装置上。这里的按摩头为双峰式,按摩头与人体的接触面较大。为了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要,本技术的多功能按摩器还设有振动幅度和频率的调节装置。振动幅度和频率的改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振动幅度和频率的改变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分级改变的;较为方便的是把振动幅度和频率的改变设为高、中、低三级。这里的按摩器外壳为棒状,按摩头位于外壳前端,外壳后端较细,作为手持端。电机、偏心轮、振动装置等均设在按摩器外壳腔内。本技术的多功能按摩器还进一步设置了冷热风装置和负离子发生装置,增强对人体加速血循环的按摩、保健功能。这里的冷热风装置采用风扇、电致冷器和电发热器。多功能按摩器外壳设有进风口,多功能按摩器的出风口设在按摩头处,例如,设在按摩头周围的间隙处。风扇设在多功能按摩器内,在风扇和出风口间设有电致冷器和电发热器。电致冷器可以采用半导体致冷材料,电发热器可以采用电阻型电发热材料。但电致冷器和电发热器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材料制造。负离子发生装置可以设在多功能按摩器风扇与出风口之间任何合适的位置,一般可以设在电致冷器、电发热器与出风口之间。为了控制上述冷热风装置、负离子发生装置的启动与否,以及调节振动幅度和频率,本技术的多功能按摩器还设置了相应的电路控制装置。为了方便使用,电路控制装置设在靠近按摩器外壳手持端处。电路控制装置可以是普通的机械开关,也可以采用其他体积小、操纵轻便的微动开关、触摸开关等。电路控制装置最好采用薄膜型的触摸开关。使用时,使用者手握按摩器外壳手持端,按摩头位于外壳前端,为双峰式。开启电源,按摩器就开始工作。电机带动设置在电机主轴上的偏心轮,偏心轮带动振动装置,使电机的转动变为振动装置的振动运动。按摩头设在振动装置上。使用者可以通过电路控制装置来调节多功能按摩器的振动幅度和频率。使用者还可以通过电路控制装置来分别选择是否启动风扇、电致冷器、电发热器、负离子发生装置。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按摩器,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外形美观,使用方便,效果优良的特点。通过将负离子冷热疗功能和物理捶击按摩方式于一体,可以有效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疏解肌肉紧张、消除疲劳和胀痛,发挥按摩、保健作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并非限制本技术的应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多功能按摩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附电路控制装置的多功能按摩器结构示意图;图3是双峰式按摩头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多功能按摩器的电路控制装置一个实例。图1中,进风口(1)、风扇(2)、电致冷器(3)、电发热器(6)、负离子发生装置(4)、出风口(5);图2中,电路控制装置(7)控制风扇(2)、电致冷器(3)、电发热器(6)及负离子发生装置(4)的是否启动;图3中,(8)为双峰式按摩头;图4中,电路控制装置(7)采用的集成电路为EM78P156。实施例1、多功能按摩器,包括电机、偏心轮、振动装置、按摩头和外壳偏心轮设置在电机主轴上,偏心轮带动振动装置,使电机的转动变为振动装置的振动运动。按摩头(8)设在振动装置上,按摩头(8)为双峰式。多功能按摩器可以设有振动幅度和频率的调节装置。振动幅度和频率的改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连续改变的,也可以是分级改变的。多功能按摩器外壳为棒状,按摩头位于外壳前端,外壳后端较细,作为手持端。电机、偏心轮、振动装置等均设在按摩器外壳腔内。多功能按摩器还设置了冷热风装置,冷热风装置采用风扇(2)、电致冷器(3)和电发热器(6)。多功能按摩器外壳设有进风口(1),多功能按摩器的出风口(5)设在按摩头(8)处,例如,设在按摩头(8)周围的间隙处。风扇(2)设在多功能按摩器内,在风扇(2)和出风口(5)间设有电致冷器(3)和电发热器(6)。实施例2、如实施例1的多功能按摩器,但电致冷器(3)采用半导体致冷材料,电发热器(6)采用电阻型电发热材料。实施例3、如实施例1、2的多功能按摩器,但多功能按摩器还设置有负离子发生装置(4)。负离子发生装置(4)设在多功能按摩器风扇(2)与出风口(5)之间任何合适的位置,一般可以设在电致冷器(3)、电发热器(6)与出风口(5)之间。实施例4、如实施例1、2的多功能按摩器,但多功能按摩器还设置了电路控制装置(7)。电路控制装置(7)设在靠近按摩器外壳手持端处,通过电路控制装置(7)来分别选择是否启动风扇(2)、电致冷器(3)、电发热器(6)。实施例5、如实施例3的多功能按摩器,但多功能按摩器还设置了电路控制装置(7)。电路控制装置设在靠近按摩器外壳手持端处,通过电路控制装置(7)来分别选择是否启动风扇(2)、电致冷器(3)、电发热器(6)、负离子发生装置(4)。实施例6、如实施例4、5的多功能按摩器,但电路控制装置(7)可以是普通的机械开关,也可以采用其他体积小、操纵轻便的微动开关、触摸开关等。电路控制装置(7)最好采用薄膜型的触摸开关。实施例7、如实施例6的多功能按摩器,但电路控制装置(7)如附图4所示。实施例8、如实施例6的多功能按摩器,但多功能按摩器的振动幅度和频率的改变设为高、中、低三级。可以通过电路控制装置(7)来调节多功能按摩器的振动幅度和频率。权利要求1.多功能按摩器,包括电机、偏心轮、振动装置、按摩头和外壳;偏心轮设置在电机主轴上,偏心轮带动振动装置,按摩头设在振动装置上;其特征在于按摩头(8)为双峰式,外壳为棒状,按摩头(8)位于外壳前端;电机、偏心轮、振动装置均设在按摩器外壳腔内;多功能按摩器设置有冷热风装置,冷热风装置采用风扇(2)、电致冷器(3)和电发热器(6);多功能按摩器外壳设有进风口(1),出风口(5)设在按摩头(8)处;风扇(2)设在多功能按摩器内,在风扇(2)和出风口(5)间设有电致冷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按摩器,包括电机、偏心轮、振动装置、按摩头和外壳;偏心轮设置在电机主轴上,偏心轮带动振动装置,按摩头设在振动装置上;其特征在于:按摩头(8)为双峰式,外壳为棒状,按摩头(8)位于外壳前端;电机、偏心轮、振动装置均设在按摩器外壳 腔内;多功能按摩器设置有冷热风装置,冷热风装置采用风扇(2)、电致冷器(3)和电发热器(6);多功能按摩器外壳设有进风口(1),出风口(5)设在按摩头(8)处;风扇(2)设在多功能按摩器内,在风扇(2)和出风口(5)间设有电 致冷器(3)和电发热器(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君
申请(专利权)人:邹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