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陆两栖特种车的易拆装防护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17558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特种车的易拆装防护架,防护架设于车体上,防护架包括设于车体驾驶室左右两侧上方的两主支架,主支架呈门框形;两主支架前侧下方设有前支架,前支架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两主支架活动相接;两主支架后侧上方设有后支架,后支架的两端也分别通过连接件与两主支架活动相接。在水路两栖特种车辆乘坐舱上设置防护架,防护架包括两侧的呈门框形的主支架,方便乘坐者出入。两主支架前后上部均设置前后支架,整体呈一个立体框架,保证架构强度,起到在车辆侧翻时,保护车内即架内人员。在主着力部设置加强支架,进一步保证保护架的强度。整体架构结构简单,质量轻便,同时又能很好起到防护作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陆两栖特种车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水陆两栖特种车的易拆装防护架
技术介绍
水陆两栖特种车是一种能够实现在各种特殊地形如水上、沙漠、雪地、沼泽等地形行驶的车型,它广泛应用于空投作战、边疆巡逻、科考探险、森林防护、治安防暴、抢险救灾、 水上营救等特殊作业,同时在工农作业、户外休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车型有一个独特的车体,如专利ZL 200720111367.6公开的一种水陆两栖车车体,采用了类似于船体即上周边口成空腔状的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车体上在岸离岸时和在崎岖路面时的越野能力问题,还解决了水中浮性和稳性的问题,尤其是解决了动态中纵向稳性的问题;增加了车体能适应全地形行程的越野能力。正因为这种车体的特殊性,所以市场上的一般的防护架在该车体上不适用。比如专利ZL 200520115352. 8公开的一种由开字形防护架和由弹性钢板叠成的撞击能量吸收器组成的柔性汽车防撞保护装置,开字形防护架受撞后使隐藏在车梁底部的两组弹性钢板弯曲,撞击能量被钢板弯曲吸收,撞击力大,钢板弯曲也大,对受撞汽车起了缓冲保护作用。 水陆两栖特种车需要穿越于各种特种地形,所以要求它的车身不能够太重,尤其在湖泊、沼泽等地,车身太重容易下陷,所以一般的防护架结构太复杂,重量太重均不适用。另外包裹的严实的防护架也不适用,因为这种特殊车体像个船体一样,需要从上方进入车体,包裹的严实的防护架没法进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填补现有技术没有一种能够适用于水陆两栖特种车的防护架的空缺,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质量轻便、同时又能很好起到防护作用的水陆两栖特种车的易拆装防护架。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水陆两栖特种车的易拆装防护架,防护架设于车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架包括设于车体驾驶室左右两侧上方的两主支架,主支架呈门框形;两主支架前侧下方设有前支架,前支架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两主支架活动相接;两主支架后侧上方设有后支架,后支架的两端也分别通过连接件与两主支架活动相接。在水路两栖特种车辆乘坐舱上设置防护架,防护架包括两侧的呈门框形的主支架,方便乘坐者出入。两主支架前后上部均设置前后支架,整体呈一个立体框架,保证架构强度,起到在车辆侧翻时,保护车内即架内人员。在主支架的主着力部设置加强支架,进一步保证保护架的强度。整体架构结构简单,质量轻便,同时又能很好起到防护作用。所有连接处均采用中间件即连接件相连接,可以很方便实现拆装。作为优选,所述后支架与两主支架连接处设有加强护架,加强护架呈弧形结构,加强护架的两端通过一连接件分别与后支架和主支架活动相接。在主着力部设置加强支架, 进一步保证保护架的强度。同时加强护架又采用独特的弧形设计,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扶手, 方便乘坐着扶持。作为优选,所述两主支架上侧设有上支架,上支架呈椭圆结构,椭圆的两侧窄边弧顶位置分别通过一连接件与主支架活动相接。设置上支架的目的,因为这种特殊车型还要用于救灾抢险,上支架可以设置警灯,上支架呈扁平椭圆结构方便安装警灯。作为优选,所述两主支架后侧下方分别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向主支架内侧延伸。该处两个支撑架除了加强主支架的着力强度,而且能够用作扶手。作为优选,连接件包括两对称的相扣接配合的半管体,其中一半管体与主支架相固定连接,另一半管体与前支架或后支架或上支架或加强护架相固定连接。所述半管体的管壁上设有凹槽,凹槽底部设有两通孔。连接件采用这种形式,非常方便于拆装,结构也最为轻巧。有益效果在水路两栖特种车辆乘坐舱上设置防护架,防护架包括两侧的呈门框形的主支架,方便乘坐者出入。两主支架前后上部均设置前后支架,整体呈一个立体框架, 保证架构强度,起到在车辆侧翻时,保护车内即架内人员。在主着力部设置加强支架,进一步保证保护架的强度。整体架构结构简单,质量轻便,同时又能很好起到防护作用。所有连接处均采用中间件即连接件相连接,可以很方便实现拆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应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件的其中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件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体,2-防护架,3-主支架,4-前支架,5-后支架,6_支撑架,7_上支架, 8-加强护架,9-连接件,10-半管体,11-凹槽,12-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水陆两栖特种车的易拆装防护架,防护架2设于车体1上,防护架2包括安装在车体1驾驶室左右两侧上方的两主支架3,主支架3呈门框形;两主支架3前侧下方设有前支架4,前支架4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9与两主支架3活动相接;两主支架3后侧上方设有后支架5,后支架5的两端也分别通过连接件9与两主支架3活动相接。后支架5与两主支架3连接处设有加强护架8,加强护架8呈弧形结构,加强护架8的两端通过一连接件9分别与后支架5和主支架3活动相接。两主支架3上侧设有上支架7,上支架7呈椭圆结构,椭圆的两侧窄边弧顶位置分别通过一连接件9与主支架 3活动相接。两主支架3后侧下方分别设有支撑架6,支撑架6向主支架3内侧延伸。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件9包括两对称的相扣接配合的半管体10,其中一半管体 10与主支架3相固定连接,另一半管体10与前支架4、后支架5、上支架7以及加强护架8 相固定连接。半管体10的管壁上开有凹槽11,凹槽11底部设有两通孔12。通孔12内设置螺丝和螺帽将需要连接的两者相连。 实用在水路两栖特种车辆乘坐舱上设置防护架,防护架包括两侧的呈门框形的主支架,方便乘坐者出入。两主支架前后上部均设置前后支架,整体呈一个立体框架,保证架构强度,起到在车辆侧翻时,保护车内即架内人员。在主着力部设置加强支架,进一步保证保护架的强度。整体架构结构简单,质量轻便,同时又能很好起到防护作用。所有连接处均采用中间件即连接件相连接,可以很方便实现拆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水陆两栖特种车的易拆装防护架,防护架设于车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架包括设于车体驾驶室左右两侧上方的两主支架,主支架呈门框形;两主支架前侧下方设有前支架,前支架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两主支架活动相接;两主支架后侧上方设有后支架,后支架的两端也分别通过连接件与两主支架活动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两栖特种车的易拆装防护架,防护架设于车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架包括设于车体驾驶室左右两侧上方的两主支架,主支架呈门框形;两主支架前侧下方设有前支架,前支架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两主支架活动相接;两主支架后侧上方设有后支架,后支架的两端也分别通过连接件与两主支架活动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特种车的易拆装防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与两主支架连接处设有加强护架,加强护架呈弧形结构,加强护架的两端通过一连接件分别与后支架和主支架活动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特种车的易拆装防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文良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西贝虎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