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爱萍专利>正文

倍捻锭子内置式纱线油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17043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倍捻锭子内置式纱线油润滑装置,用于倍捻机加捻股线用,属于纺织机械中纱线加捻技术领域。主要采用在张力管内设置储油腔,储油腔中有一通纱管和渗油层用以通过被加捻纱线,在通过渗油层时,被加捻纱线时被加油润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当被加捻纱线通过并加油润滑后,再经过锭杆瓷件和加捻盘出丝口瓷件时,由于油料的润滑作用,使纱线与瓷件之间的滑动磨擦力减小,从而减小纱线内张力,有效降低纱线加捻时断纱发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倍捻锭子内置式纱线油润滑装置,用于纱线倍捻生产,属于纺织机械中纱线倍捻领域。技术背景本技术以前,在已有技术中,倍捻锭子纱线加油常见于毛纺倍捻中用外置式油杯装置,进行纱线加油润滑,以避免外气圈与锭子隔离板接触时纱线被磨伤。但由于倍捻纱线较粗,油润滑时吸油量较大,所以,设置的加油杯相应较大。另外,在应用于超细纱线倍捻时,因纱线断裂强度小,在加捻过程中,因为要和锭杆瓷件,加捻盘出丝口瓷件相接触,产生滑动磨擦力,使纱线张力相应增加,致使纱线断头率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纱线断头率高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又可以有效油润滑纱线,使上述滑动磨擦力降低的倍捻锭子内置式纱线油润滑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倍捻锭子内置式纱线油润滑装置,在倍捻锭子上设有张力管,其特征在于在张力管内设置纱线油润滑装置,所述的纱线油润滑装置包括设置于张力管内的储油腔,在储油腔的中间为纱线通道,纱线通道的四周设置有渗油层。本技术是这样实现上述目的的通过在倍捻锭子内置一套纱线油润滑装置, 使纱线通过该油润滑装置时被加油而减小磨擦系数,从而降低纱线在倍捻锭子中所产生的纱线张力,降低纱线在倍捻过程中的断头率。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的渗油层为吸附有润滑油的羊毛毡或其他吸油材料如吸油棉等。这样,可以在吸附润滑油的同时,防止生产时过量润滑油渗出。通过在储油腔的上部设置有加油孔,可以随时合理控制润滑油量。所述纱线通道包括设置于渗油层上方的通纱管,以及开设于渗油层中间的通纱孔,所述的通纱管、通纱孔的轴心线与纱线运行轨迹一致。优选地,通纱管的直径大于通纱孔的直径;更优选地,通纱管采用表面光滑的材料制成,如光滑的瓷件、塑料件。通纱管的设置,可以使纱线在进入渗油层前具有良好的运行环境,由于张力管中内加捻的存在,使纱线平稳运行于渗油层的通纱孔中完成润滑油的涂覆,有效防止断纱的发生。优选地;所述的通纱管的下端插入所述的渗油层的上部。这样,可以在储油腔储有更多润滑油的同时,保障纱线的运行环境。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纱线从纱筒上退解进入张力管,并通过通纱管进入渗油层,由于纱线在张力管内进行内加捻时,会产生内加捻气圈,通过渗油层时,渗油层产生的润滑油沾于纱线表面;纱线继续向下穿过锭杆瓷件和出丝口瓷件时,纱线在锭杆瓷件和出丝口瓷件上滑移而过,产生磨擦力,由于纱线上沾有的润滑油,降低它们之间磨擦系数,减小了磨擦力,相应降低了纱线的张力,纱线出了出丝口瓷件后,在外加捻区中形成外气圈,再通过导纱瓷件进入卷绕工序,完成倍捻加捻过程。附图说明图1是典型短纤倍捻锭子内置式纱线油润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典型短纤倍捻锭子的纱线油润滑工作结构示意图。图3是典型长丝倍捻锭子内置式纱线油润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典型长丝倍捻锭子的纱线油润滑工作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法短纤倍捻锭子实施例一本技术如图1和图2,一种倍捻锭子内置式纱线油润滑方法及其装置,采用储油腔1-1放置在倍捻锭子张力管1-8内,通纱管1-2安装在储油腔1-1中,储油腔1-1中储有润滑油,渗油层1-4装置在储油腔1-1中,渗油层1-4采用羊毛毡材料,内吸附润滑油,通纱管1-2的下端插入渗油层1-4的上部,渗油层1-4中间开设有通纱孔1-3,通纱管1-2、通纱孔1-3的轴心线与纱线1-5运行轨迹一致。倍捻锭子工作时,纱线1-5从纱筒1-10上退解进入张力管1-8,并通过通纱管1-2进入渗油层1-4,由于纱线1-5在张力管内进行内加捻时,会产生内加捻气圈,通过渗油层1-4时会沾有润滑油1-3。纱线1-5继续向下穿过锭杆瓷件1-6和出丝口瓷件1-7时,纱线1-5会在锭杆瓷件1-6和出丝口瓷件1-7上滑移而过,这时就会产生磨擦力。由于纱线1-5上沾有的润滑油1-3,降低了它们之间磨擦系数,减小了磨擦力,相应降低了纱线1-5的张力,使纱线1-5的断头次数减小。纱线1-5出了出丝口瓷件1-7后,在外加捻区中形成外气圈,再通过导纱瓷件1-9进入卷绕工序,完成倍捻加捻过程。加油孔1-11位于储油腔1-1上端。长丝倍捻锭子实施例二 本技术如图3和图4,一种倍捻锭子内置式纱线油润滑方法及其装置,采用储油腔2-1放置在倍捻锭子张力管2-8内,通纱管2-2安装在储油腔2-1中,储油腔2_1中储有润滑油2-3,渗油层2-4装置在储油腔2-1中,渗油层2-4采用羊毛毡材料,内吸附润滑油,通纱管2-2的下端插入渗油层2-4的上部,渗油层2-4中间开设有通纱孔2-3,通纱管 2-2、通纱孔2-3的轴心线与纱线2-5运行轨迹一致。倍捻锭子工作时,纱线2-5从纱筒2_10 上退解进入张力管2-8,并通过通纱管2-2进入渗油层2-4,由于纱线2-5在张力管2_8内进行内加捻时,会产生内加捻气圈,通过渗油层2-4时会沾有润滑油2-3。纱线2-5继续向下穿过锭杆瓷件2-6和出丝口瓷件2-7时,纱线2-5会在锭杆瓷件2-6和出丝口瓷件2_7上滑移而过,这时就会产生磨擦力,由于纱线2-5上沾有的润滑油2-3,降低它们之间磨擦系数,减小了磨擦力,相应降低了纱线2-5的张力,使纱线2-5的断头次数减小。纱线2-5出了出丝口瓷件2-7后,在外加捻区中形成外气圈,再通过导纱瓷件2-9进入卷绕工序,完成倍捻加捻过程。加油孔2-11位于储油腔2-1上端。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有效降低纱线倍捻时张力,降低断头率。以上实施例仅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权利要求中已有描述,在未改变本技术基本结构的前提下所作出的变更和改进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倍捻锭子内置式纱线油润滑装置,在倍捻锭子上设有张力管,其特征在于:在张力管内设置纱线油润滑装置,所述的纱线油润滑装置包括设置于张力管内的储油腔,在储油腔的中间为纱线通道,纱线通道的四周设置有渗油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倍捻锭子内置式纱线油润滑装置,在倍捻锭子上设有张力管,其特征在于在张力管内设置纱线油润滑装置,所述的纱线油润滑装置包括设置于张力管内的储油腔,在储油腔的中间为纱线通道,纱线通道的四周设置有渗油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倍捻锭子内置式纱线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油层为吸附有润滑油的羊毛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倍捻锭子内置式纱线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储油腔的上部设置有加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容
申请(专利权)人:朱爱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