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保护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12866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保护锂电池,包括柱状的锂电池本体、正极接触片和负极接触片,所述正极接触片和负极接触片上套有绝缘环片,所述绝缘环片上嵌有保护电路板,所述保护电路板的引线接相应的正极接触片和负极接触片。与现有锂电池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正极接触片和负极接触片上套有绝缘环片,有效的避免电池漏电,所述绝缘环片上嵌有保护电路板,所述保护电路板的引线接相应的正极接触片和负极接触片,避免因过度充电导致电池烧坏的情况,增强电池的安全性能,实现电池的自我保护。(*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尤其涉及一种自保护锂电池
技术介绍
作为电源的锂电池,凭借它容量大、重量轻、环保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的一些锂电池自身不具有自保护电路,因而存在因过度充电导致电池烧坏的情况,严重时会引发火灾事故,而且电池漏电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自保护电路, 避免因过度充电使电池烧坏,且有效减少电池漏电的锂电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保护锂电池,包括柱状的锂电池本体、正极接触片和负极接触片,所述正极接触片和负极接触片上套有绝缘环片,所述绝缘环片上嵌有保护电路板,所述保护电路板的引线接相应的正极接触片和负极接触片。作为优选所述保护电路板为采用IC邦定工艺微型化,且具有过流保险功能的电路板。作为优选所述锂电池本体的外壳上覆盖有绝缘层,所述正极接触片和负极接触片为锌条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正极接触片和负极接触片上套有绝缘环片,有效的避免电池漏电,所述绝缘环片上嵌有保护电路板,所述保护电路板的引线接相应的正极接触片和负极接触片,避免因过度充电导致电池烧坏的情况,增强电池的安全性能,实现电池的自我保护。所述保护电路板为采用IC邦定工艺微型化,且具有过流保险功能的电路板,体积小,有效的节约空间。所述锂电池本体的外壳上覆盖有绝缘层,避免漏电, 所述正极接触片和负极接触片为锌条片,导电性能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锂电池本体;2.正极接触片;3.负极接触片;4.绝缘环片;5.保护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自保护锂电池,包括柱状的锂电池本体1、正极接触片2和负极接触片3,所述正极接触片2和负极接触片3为锌条片,导电性能好,所述正极接触片2和负极接触片3上套有绝缘环片4,所述锂电池本体 1的外壳上覆盖有绝缘层,有效的避免电池漏电,所述绝缘环片4上嵌有保护电路板5,所述保护电路板5的引线接相应的正极接触片2和负极接触片3,所述保护电路板5为采用IC邦定工艺微型化,且具有过流保险功能的电路板,避免因过度充电导致电池烧坏的情况,增强电池的安全性能,实现电池的自我保护,且体积小,有效的节约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保护锂电池,包括柱状的锂电池本体(1)、正极接触片(2)和负极接触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触片(2)和负极接触片(3)上套有绝缘环片(4),所述绝缘环片(4)上嵌有保护电路板(5),所述保护电路板(5)的引线接相应的正极接触片(2)和负极接触片(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保护锂电池,包括柱状的锂电池本体(1)、正极接触片(2)和负极接触片(3), 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触片(2)和负极接触片(3)上套有绝缘环片(4),所述绝缘环片(4) 上嵌有保护电路板(5),所述保护电路板(5)的引线接相应的正极接触片(2)和负极接触片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福兰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