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式铲运机、铲运装置及其斗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11461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主动式铲运机的斗门装置,包括斗门油缸、上围板、下围板和连杆;上围板与铲运斗铰接,上围板与下围板铰接相连,且上围板的下侧边与下围板的上侧相配合;下围板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铲运斗铰接;斗门油缸的前端与上围板铰接,斗门油缸的后端与铲运斗铰接;上述各铰接处形成的铰接轴相互平行;下围板下侧边与铲运斗前端开口下侧边相配合。由于主动式铲运机采用了斗门装置,在铲装工况和卸载工况时,斗门装置打开;在运输工况时,斗门装置关闭;这样既保证了主动式铲运机的工作性能,也使得铲运斗内的土方很难掉出来,进而使得主动式铲运机的装载能力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式铲运机、铲运装置及其斗门装置技术领 域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主动式铲运机的斗门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主动式铲运机的斗门装置的铲运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铲运装置的主动式铲运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用于基础建设领域的工程机械种类越来越多,其中包括预定动力源的主动式铲运机,主动式铲运机是一种集挖土、运土、卸土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工程机械。该种主动式铲运机包括左行走装置、右行走装置、左仰俯油缸、右仰俯油缸、铲运斗和车架,通常情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将左行走装置和右行走装置设置为履带形式;铲运斗与车架固定,且车架的后端同时与左行走装置和右行走装置的后端铰接;左仰俯油缸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车架和左行走装置铰接,右仰俯油缸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车架和右行走装置铰接。当主动式铲运机处于铲装工况时,左仰俯油缸和右仰俯油缸缩短,铲运斗的前端的铲刀与地面接触,主动式铲运机向前运动,铲运斗的前端借助主动式铲运机的牵引力将土方铲入铲运斗内;当铲运斗装满后,左仰俯油缸和右仰俯油缸伸长,铲运斗的前端升高,铲运斗的前端的铲刀与地面分离,主动式铲运机由铲运工况转换为运输工况,此时铲运斗的铲刀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以保证主动式铲运机具有适当的通过性能; 当到达指定的地点后,主动式铲运机处于卸载工况,左仰俯油缸和右仰俯油缸缩短,铲运斗旋转预定角度,将铲运斗内的土方卸载。为了保证铲装和卸载的顺利,铲运斗的前端通常设置一个开口 ;在运输工况时,铲运斗内的土方很容易从前端的开口处掉出;这就限制了主动式铲运机的装载能力,还影响了运输路程中的路面环境。因此,如何使得主动式铲运机铲运斗中的土方不容易掉出,提高主动式铲运机的装载能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动式铲运机的斗门装置,该斗门装置可以使得铲运斗中的土方不容易掉出,并且提高了主动式铲运机的装载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主动式铲运机的斗门装置,包括斗门油缸、上围板、下围板和连杆;所述上围板与铲运斗铰接,所述上围板与所述下围板铰接相连,且上围板的下侧边与下围板的上侧边相配合;所述下围板与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铲运斗铰接;所述斗门油缸的前端与所述上围板铰接,所述斗门油缸的后端与所述铲运斗铰接;上述各铰接处形成的铰接轴相互平行;所述下围板下侧边与所述铲运斗前端开口下侧边相配合。优选地,所述主动式铲运机的斗门装置包括两个斗门油缸,两个所述斗门油缸为左斗门油缸和右斗门油缸;所述左斗门油缸的前端与所述上围板的左侧铰接,所述左斗门油缸的后端与铲运斗的左侧壁铰接;所述右斗门油缸的前端与所述上围板的右侧铰接,所述右斗门油缸的后端与铲运斗的右侧壁铰接。优选地,所述主动式铲运机的斗门装置包括两个连杆,两个所述连杆为左连杆和右连杆;所述左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下围板左侧铰接,所述左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铲运斗的左侧壁铰接;所述右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下围板右侧铰接,所述右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铲运斗的右侧壁铰接。优选地,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的一端分别具有铰接长孔,所述下围板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有左铰接轴和右铰接轴,所述左铰接轴与所述左连杆的铰接长孔滑动配合,所述右铰接轴与所述右连杆的铰接长孔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左连杆的一端和所述右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下围板的左侧的中间部位和右侧的中间部位铰接。一种铲运装置,包括铲运斗,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主动式铲运机的斗门装置。一种主动式铲运机,包括车架、左行走装置、右行走装置、左仰俯油缸和右仰俯油缸,所述车架的后端与所述左行走装置和右行走装置的后端铰接,所述左仰俯油缸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车架和左行走装置铰接,所述右仰俯油缸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车架和右行走装置铰接,还包括上述所述的铲运装置,所述铲运装置的铲运斗与所述车架固定。相对上述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主动式铲运机的斗门装置,包括斗门油缸、上围板、下围板和连杆;所述上围板与铲运斗铰接,所述上围板与所述下围板铰接相连,且上围板的下侧边与下围板的上侧边相配合;所述下围板与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铲运斗铰接;所述斗门油缸的前端与所述上围板铰接,所述斗门油缸的后端与所述铲运斗铰接;上述各铰接处形成的铰接轴相互平行;所述下围板下侧边与所述铲运斗前端开口下侧边相配合。当主动式铲运机处于铲装工况时;上围板绕着上围板与铲运斗之间的铰接轴线向斗门油缸收缩的方向转动,即向后转动;与上围板铰接的下围板在上围板作用下,随之绕上围板与下围板的铰接轴线旋转并随着上围板向上运动,同时使连杆绕连杆与铲运斗的铰接轴线旋转,并产生向上的位移;此时,下围板的下侧边与铲运斗的前端开口的下侧边之间产生一定的距离,从而使得铲运斗前端处于敞开状态;该主动式铲运机向前运动,可以将土方铲入铲运斗内。当铲运斗内装满土方后,该主动式铲运机转入运输工况;此时斗门油缸伸长,上围板绕着上围板与铲运斗之间的铰接轴线向斗门油缸伸长的方向转动,即向前转动;下围板随之旋转并向下运动,同时使连杆绕着连杆与铲运斗的铰接轴线旋转,并产生向下的位移;此时,下围板的下侧边与铲运斗的下侧边保持配合,从而将铲运斗前端的开口封闭;这样铲运斗内的土方很难掉出来,从而就可以尽量的装满铲运斗,进而使得主动式铲运机的装载能力较高。当主动式铲运机处于卸载工况时;斗门油缸收缩,开启主动式铲运机的斗门装置,使得主动式铲运机可以顺利卸土。这样既保证了主动式铲运机的工作性能,也使得铲运斗内的土方很难掉出来,进而使得主动式铲运机的装载能力较尚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主动式铲运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主动式铲运机的斗门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立体图;图4为图3中的B向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主动式铲运机的斗门装置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立体图;图6为图5中的C向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动式铲运机车的斗门装置,该斗门装置可以使得铲运斗中的土方不容易掉出,并且使该主动式铲运机的装载能力较高。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主动式铲运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主动式铲运机的斗门装置包括斗门油缸、上围板1、下围板2和连杆;上围板1可以包括第一前板、左第一侧板和右第一侧板,其中,左第一侧板和右第一侧板与上围板1的第一前板大体垂直相连,具体是,上围板1的左第一侧板和右第一侧板分别与铲运斗5的两侧壁铰接,这样可以充分将铲运斗5的前端封闭,从而避免铲运斗5内的土方泄露;上围板1的下侧边与下围板2的上侧边相配合,并铰接相连;一般情况下围板2可以包括第二前板、左第二侧板和右第二侧板,其中,左第二侧板和右第二侧板与下围板2的第二前板大体垂直相连,具体可以是上围板1的左第一侧板与下围板2的左第二侧板铰接, 上围板1的右第一侧板与下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式铲运机的斗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斗门油缸、上围板、下围板和连杆;所述上围板与铲运斗铰接,所述上围板与所述下围板铰接相连,且上围板的下侧边与下围板的上侧边相配合;所述下围板与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铲运斗铰接;所述斗门油缸的前端与所述上围板铰接,所述斗门油缸的后端与所述铲运斗铰接;上述各铰接处形成的铰接轴相互平行;所述下围板下侧边与所述铲运斗前端开口下侧边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式铲运机的斗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斗门油缸、上围板、下围板和连杆; 所述上围板与铲运斗铰接,所述上围板与所述下围板铰接相连,且上围板的下侧边与下围板的上侧边相配合;所述下围板与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铲运斗铰接;所述斗门油缸的前端与所述上围板铰接,所述斗门油缸的后端与所述铲运斗铰接; 上述各铰接处形成的铰接轴相互平行;所述下围板下侧边与所述铲运斗前端开口下侧边相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铲运机的斗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斗门油缸,两个所述斗门油缸为左斗门油缸和右斗门油缸;所述左斗门油缸的前端与所述上围板的左侧铰接,所述左斗门油缸的后端与铲运斗的左侧壁铰接;所述右斗门油缸的前端与所述上围板的右侧铰接,所述右斗门油缸的后端与铲运斗的右侧壁铰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式铲运机的斗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连杆,两个所述连杆为左连杆和右连杆;所述左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下围板左侧铰接,所述左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铲运斗的左侧壁铰接;所述右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福龙席临曾铁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瑞龙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