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喜专利>正文

竹节形毫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0976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竹节形毫针,它包括针柄、针体和针尖,针体是圆柱形,针尖呈尖锥形,从针尖沿针体每隔0.5cm就有一个梭形凸起,中部较粗而两端细,长度约为0.5mm,使用时,运用提、插、捻、转等手法使针感增强,加速和增强疏经活络,提高疗效,且拔针后遗留的针感持续时间也较长。(*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竹节形毫针,是一种针灸器具,属子医疗器械的
针灸医疗是祖国的文化遗产,治疗效果较为显著,颇受国内外病患者的欢迎。主要是通过针感的刺激作用,当毫针刺入人体穴位以后,施以提、插、捻、转等针刺手法使针与机体组织发生机械的刺激所产生的针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但是现有的毫针其针感产生较慢,针感不强,亟待改进。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竹节形毫针,它可以克服上述的缺点,主要使毫针做成竹节形,其针体每间隔一段长度就有一个梭形凸起,中部粗两端细,使用时可提高针体与机体组织间摩擦系数,可快速产生针感,增强针感,并可快速激发经络系统,疏经活络,提高疗效。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毫针包括针柄(1)、针体(2)和针尖(3)。针体是圆柱形,针尖呈尖锥形,从针尖(3)沿针体(2)每隔一段有一梭形凸起,该凸起的中部较粗而两端细。针体的梭形凸起(4)的最大直径比针体原有直径大1/4。附图说明图1.竹节形毫针示意图兹结合附图对竹节形毫针的结构详细叙述由图1,毫针包括针柄(1)、针体(2)和针尖(3)。针体(2)是圆柱形,其直径约为0.4mm,针尖(3)呈尖锥形,从针尖(3)沿针体(2)每隔0.5cm长度有一梭形凸起(4),中部较粗而两端细,其长度约为0.5mm,梭形凸起(4)的最大直径比原有的针体(2)直径大1/4。例如针体直径为0.4mm,梭形凸起(4)的最大直径是0.4+0.4×1/4=0.5mm,图中表示有3个梭形凸起,长度各为0.5mm,两个梭形凸起(4)之间相距约为0.5cm。使用时,针体刺入人体穴位,运用提、插、捻、转等手法增加针与机体组织之间的摩擦系数,可快速产生针感,使针感显著加强;出针后仍留有针感,持续时间较长。与现有技术相比,竹节形毫针具有下列优点1.毫针有梭形凸起,增加针与机体组织之间的摩擦系数并快速产生针感。2,可快速激发经络系统,调节阴阳,疏经活络,提高疗效。3.出针后仍留有针感,持续时间较长。权利要求1.一种竹节形毫针,其特征在于毫针包括针柄(1)、针体(2)和针尖(3)。针体是圆柱形,针尖呈尖锥形,从针尖(3)沿针体(2)每隔一段有一梭形凸起,该凸起的中部较粗而两端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针,其特征在于针体的梭形凸起(4)的最大直径比针体原有直径大1/4。专利摘要一种竹节形毫针,它包括针柄、针体和针尖,针体是圆柱形,针尖呈尖锥形,从针尖沿针体每隔0.5cm就有一个梭形凸起,中部较粗而两端细,长度约为0.5mm,使用时,运用提、插、捻、转等手法使针感增强,加速和增强疏经活络,提高疗效,且拔针后遗留的针感持续时间也较长。文档编号A61H39/00GK2406662SQ9920811公开日2000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2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2日专利技术者张喜 申请人:张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节形毫针,其特征在于:毫针包括针柄(1)、针体(2)和针尖(3)。针体是圆柱形,针尖呈尖锥形,从针尖(3)沿针体(2)每隔一段有一梭形凸起,该凸起的中部较粗而两端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喜
申请(专利权)人:张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