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0876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像素结构适于与扫描线以及数据线电性连接,此像素结构包括主动元件以及像素电极。主动元件与扫描线以及数据线电性连接。像素电极与主动元件电性连接。像素电极具有多个条状狭缝组。各条状狭缝组包括多个延伸方向彼此平行的条状狭缝,且至少部分条状狭缝的形状为非等腰梯形。使得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像素结构的显示面板较不易发生暗线的情形,进而优化此显示面板的显示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像素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聚合物稳定配向型 (Polymer-stabled alignment, PSA)像素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科技的蓬勃发展,消费大众对于显示器显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大众除了对显示器的分辨率(resolution)、色饱和度(color saturation)、反应时间 (response time)的规格有所要求外,对显示器的对比(contrast ratio)以及透光度 (transmittance)的规格要求亦日渐提高。因此,已有显示器业者开发出一种聚合物稳定配向(PSA)型显示面板,以提升显示面板的对比及透光度。但,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聚合物稳定配向型显示面板中,其像素电极两侧R易发生暗线(disclination line)的情形,而使得显示面板的对比及透光度下降。承上述,如何开发出透光度较高且不易发生暗线问题的聚合物稳定配向型显示面板,实为研发者所欲达成的目标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像素结构,具有此像素结构的显示面板,其透光度 (transmittance)特性佳且不易发生暗线(disclination line)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像素结构,此像素结构适于与扫描线以及数据线电性连接,此像素结构包括主动元件以及像素电极。主动元件与扫描线以及数据线电性连接。像素电极与主动元件电性连接。像素电极具有多个条状狭缝组。各条状狭缝组包括多个延伸方向彼此平行的条状狭缝,且至少部分条状狭缝的形状为非等腰梯形(non-isosceles trapezoid)。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非等腰梯形为直角梯形(right trapezoid)。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直角梯形具有上底、下底、第一腰以及第二腰。第一腰实质上垂直于上底且不平行于数据线的延伸方向。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腰实质上平行于或实质上垂直于扫描线的延伸方向。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腰实质上与数据线的夹角约为4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像素电极包括第一主电极部、第二主电极部以及多个条状电极组。第一主电极部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于扫描线的延伸方向。第二主电极部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于数据线的延伸方向。多个条状电极组与第一主电极部以及第二主电极部连接,各条状电极组包括多个延伸方向彼此平行的条状电极,以分别定义出其中一组条状狭缝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上述的同一条状电极组中,部分条状电极从第一主电极部向外延伸,而其余条状电极从第二主电极部向外延伸。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条状电极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各第一端与第一主电极部或第二主电极部连接,而各第二端具有分支,且各分支分别与相邻的条状电极的第二端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条状电极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各第一端与第一主电极部或第二主电极部连接,而各第二端具有分支,且各分支分别往相邻的条状电极的第二端延伸,但不与相邻的条状电极的第二端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条状电极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各第一端与第一主电极部或第二主电极部连接,而第二端彼此相连。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条状电极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各第一端与第一主电极部或第二主电极部连接,而部分第二端彼此相连以形成锯齿状的外轮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条状电极的宽度为L,而各条状狭缝的宽度为 S,其中1微米< LS 8微米,而1微米< SS 4微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条状电极的宽度为L,而各条状狭缝的宽度为 S,其中2微米< LS 7微米,而1微米< SS 4微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条状电极的宽度为L,而各条状狭缝的宽度为 S,其中2微米< LS 6微米,而1微米< SS 4微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条状狭缝与像素电极侧边的最短距离为d,其中1 微米< 10微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条状狭缝与像素电极侧边的最短距离为d,其中1 微米< 8微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条状狭缝与像素电极侧边的最短距离为d,其中1 微米< 7微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非等腰梯形具有一上底、一下底、一第一腰以及一第二腰,第一腰靠近像素电极的一边缘,第二腰远离像素电极的边缘,第一腰与该上底的夹角为α,其中45°彡α彡135°。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像素结构中,通过部分延伸方向彼此平行的非等腰梯形狭缝,可使得位于像素电极的两侧的显示介质,其倾倒方向与相邻且位于同一像素电极内的显示介质较为一致,而使得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像素结构的显示面板较不易发生暗线 (disclination line)的情形,进而优化此显示面板的显示特性。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像素结构示意图;图2、图4、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像素结构上视示意图;图3为图2的区域A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像素结构上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像素结构上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像素结构示意图;图9、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像素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00、1000A 像素结构100:像素电极100a:像素电极侧边110、110a、IlOb、110c、110d 条状狭缝组112:条状狭缝114:直角梯形114a:上底114b:下底114c:第一腰114d:第二腰120:第一主电极部130:第二主电极部140、140a、140b、140c、140d 条状电极组142 条状电极142a 第一端142b 第二端142b-l 分支SL 扫描线DL:数据线T 主动元件G 栅极CH 通道S,源极D 漏极H 接触窗D1、D2、D3、D4 方向α、θ 夹角L 条状电极宽度S:条状狭缝宽度d 距离X、Y、K:外轮廓A、B、C、R、R1、R2 区域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第一实施例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像素结构1000上视示意图。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像素结构1000适于与扫描线SL以及数据DL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扫描线SL与数据线DL彼此交错设置。换言之,数据线DL的延伸方向与扫描线SL的延伸方向不平行,较佳的是,数据线DL的延伸方向与扫描线SL的延伸方向垂直。扫描线SL与数据线DL —般是使用金属材料。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根据其它实施例,扫描线SL与数据线DL也可以使用其它导电材料。例如合金、金属材料的氮化物、金属材料的氧化物、金属材料的氮氧化物、 或是金属材料与其它导电材料的堆叠层。本实施例的像素结构1000可包括主动元件T以及像素电极100。主动元件T与扫描线SL以及数据线DL电性连接。详言之,主动元件T可包括栅极G、通道CH、源极S’以及漏极D。栅极G可为扫描线SL的部分区域。通道CH位于栅极G的上方。源极S’以及漏极 D位于通道CH的上方,且源极S’可为数据线DL的分支。上述的主动元件T是以底部栅极型薄膜晶体管为例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根据其它实施例,上述的主动元件T也可是以顶部栅极型薄膜晶体管。根据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像素结构,适于与一扫描线以及一数据线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像素结构包括:一主动元件,与该扫描线以及该数据线电性连接;以及一像素电极,与该主动元件电性连接,该像素电极具有多个条状狭缝组,各该条状狭缝组包括多个延伸方向彼此平行的条状狭缝,且至少部分条状狭缝的形状为非等腰梯形。

【技术特征摘要】
2010.12.27 TW 0991461421.一种像素结构,适于与一扫描线以及一数据线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像素结构包括一主动元件,与该扫描线以及该数据线电性连接;以及一像素电极,与该主动元件电性连接,该像素电极具有多个条状狭缝组,各该条状狭缝组包括多个延伸方向彼此平行的条状狭缝,且至少部分条状狭缝的形状为非等腰梯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非等腰梯形为直角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直角梯形具有一上底、一下底、一第一腰以及一第二腰,该第一腰实质上垂直于该上底,且该第一腰不平行于该数据线的延伸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腰实质上平行于或实质上垂直于该扫描线的延伸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腰实质上与该数据线的夹角约为4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像素电极包括一第一主电极部,该第一主电极部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于该扫描线的延伸方向; 一第二主电极部,该第二主电极部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于该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以及多个条状电极组,与该第一主电极部以及该第二主电极部连接,各该条状电极组包括多个延伸方向彼此平行的条状电极,以分别定义出其中一组条状狭缝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条状电极组中,部分条状电极从该第一主电极部向外延伸,而其余条状电极从该第二主电极部向外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条状电极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各该第一端与该第一主电极部或该第二主电极部连接,而各该第二端具有一分支, 且 各该分支分别与相邻的条状电极的第二端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条状电极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各该第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公勍詹德威曹正翰何昇儒邱钟毅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