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以及板式热交换器技术

技术编号:6507777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板式热交换器,通过增加波形状部的钎焊的接合部的接合面积,实现耐压强度、内压疲劳强度等强度的提高。在板式热交换器的钎焊工序前,层积多个板并且加压。通过该加压工序,在上下相互接合的板的波形状的接触点(9)处,形成“0.05~0.1mm”程度的压痕。在该加压工序后,通过将板钎焊,增加通过钎焊接合的接合部的接合面积。通过接合面积的增加,接合部强度增强,能够提高板式热交换器的耐压强度、内压疲劳强度等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式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以及板式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为了确保热介质和冷媒(也称作制冷剂)的流路,板式热交换器层积多个在板的传热面上具有波形状的板。互相接触的两个板的一方的波形状的山顶部的一部分和另一方的波形状的谷底部的一部分接触。该接触部分通过钎焊接合,这样的接合部通过各层的板的整个面构成,从而保证了强度。另一方面,在配置在板上的热介质和冷媒的流入口、流出口的附近,由于需要使热介质和冷媒互相完全分流,因而存在无法构成上述波形状彼此的接合部的区域。由于该区域,流入口、流出口附近和其他区域相比,强度降低。为此,在以往的板式热交换器中,在流入口和流出口附近,通过使波形状的棱线的一部分起伏或者使棱线的一部分弯曲来形成结合部。(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7-M3781号公报。但是,在使波形状的棱线的一部分起伏或者弯曲的形态下,由于该板的成形时的延伸在起伏部、弯曲部不均勻,所以存在容易发生成形时的断裂或者成形后的尺寸精度变粗糙等课题。此外,由于波形状复杂,存在使板成形的模具的制造成本变高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式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该板式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在钎焊前将规定数量的板在层积的状态下加压,从而在各板的波形状的接合部形成深度为0. 05mm 0. Imm的压痕,增加接合的波形状彼此的接触面积,通过在该状态下进行钎焊, 增加钎焊产生的接合部的面积。通过该面积的增加,强度提高,使用不需要复杂加工的模具,通过该模具使板成形的可靠性优良。在本专利技术的板式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具有多个板,该多个板形成具有长边和短边的矩形的形状并且层积,而且形成在层积方向上位移的波形状。在将上述层积方向的一方作为下侧,另一方作为上侧的情况下,对于邻接的下侧板和上侧板,表示上述上侧板的波的底的多个底棱线和表示上述下侧板的波的顶的顶棱线交叉,形成了多个交叉部,在上述多个交叉部,上述上侧板的上述波的底和上述下侧板的上述波的顶通过钎焊工序相接合,本专利技术的板式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加压工序,该加压工序是按照完成时的顺序将上述多个板在钎焊工序前层积,以压缩层积了的上述多个板的方式在上述层积方向上加压,从而在上述多个交叉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上述上侧板的上述波的底和上述下侧板的上述波的顶处形成压痕。根据本专利技术,在通过钎焊接合的板式热交换器中,能够提供一种容易制造而且耐压性能提高了的板式热交换器。 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1的板式热交换器100的俯视图。图2是相当于图1的A-A截面的以往的板式热交换器的截面图。图3是相当于实施方式1的板式热交换器100的A-A截面图的图(加压前)。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加压工序的图。图5是表示加压后的图3的图。图6是实施方式2的板式热交换器100的俯视图。图7是实施方式2的板式热交换器100的加压前的B-B截面图。图8是实施方式2的板式热交换器100的加压后的B-B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1参照图1 图5,对实施方式1的板式热交换器1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是板式热交换器100的俯视图。板式热交换器100的结构和以往的板式热交换器大致相同。与以往的板式热交换器的不同点在于,如后述图3所示,在波形状的高度中,形成“0. 05mm 0. 1mm”的高度变化,通过由后述的加压工序抵消该高度的变化来增大板之间的山顶部和谷底部的钎焊面积。(板式热交换器100的结构)板式热交换器100具有多个板,上述多个板形成具有长边102a、102b和短边101a、 IOlb的矩形的形状并且层积,而且形成在层积方向上位移的波形状。在板式热交换器100 中,在将上述层积方向的一方作为下侧,另一方作为上侧的情况下,对于邻接的下侧板和上侧板,表示上侧板的波的底的多个底棱线106和表示下侧板的波的顶的顶棱线107交叉,形成多个交叉部105。而且,在多个交叉部105,上侧板的波的底和下侧板的波的顶通过钎焊工序相接合。板式热交换器100的各板,在一方的短边IOla的附近,冷媒通过的冷媒流入口 111(开口)和与冷媒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通过的热介质流出口 112(开口)在短边方向上形成,另外,在另一方的短边IOlb的附近,冷媒通过的冷媒流出口 113(开口)和热介质通过的热介质流入口 114(开口)在短边方向上形成。波形状形成于冷媒流入口 111、热介质流出口 112和冷媒流出口 113、热介质流入口 114之间的区域。以上的板式热交换器100的结构和以往的板式热交换器相同。图2表示相当于图1的A-A截面的以往的板式热交换器的截面图。(以往的板式热交换器的截面)图2的截面表示多个板在层积方向104的方向上层积的状态。在上下接合的两个板1、2中,形成于一方的板的波形状的山顶部3(顶)和另一方的板的波形状的谷底部 4 (底)在接触点5相接。成形于板的板1、2的的波形状的山顶部3或者谷底部4的截面形状大致呈圆弧形,另外,因为板1、2的的波形状的棱线的方向互相交叉,所以板的互相的接触点5 (相当于交叉部)成为点接触。(板式热交换器100的板的特征)图3表示相当于后述“加压工序前”的图1的A-A截面的板式热交换器100的截面。为了进行说明,图3分为区域6a、6b和区域6a、6b以外的区域两方表示。因此,图3表示的并不是实际的A-A截面。如图3所示,板式热交换器100的板的特征在于,冷媒流入口 111以及热介质流出口 112附近的区域6a (开口附近区域)和冷媒流出口 113以及热介质流入口 114附近的区域6b(开口附近区域)的波形状的波高H1,相对于其它区域(区域6a 以及区域6b以外的区域)的波形状的波高H2,高(长)出尺寸a。这里的尺寸a为0. 05mm彡a彡0. 1mm。这样,各板的特征在于,区域6a、区域6b的从层积方向104的上侧向着下侧的方向上的波的底的位置121,与区域6a、区域6b以外的区域的波的底的位置122相比,低尺寸3- ο而且,板1(下侧板)和板2(上侧板)通过压力成形制造,上述尺寸a的范围 “0. 05 0. 1mm”能够通过使用模具对板1、2进行压力成形而实现,其中,上述模具以如下方式形成,即,在对板1、2进行压力成形的模具中,使形成波形状的部位的高度形成与 “0. 05 0. 1mm”相当的量的差。因为将板1、2按照以上的方式构成,所以如图1所示,在将多个板1、2试装配且层积的情况下,参照图3,在上下接合的两个板1、2中,流入口、流出口附近的区域6a、6b的、一方的板的波形状的山顶部和另一方的板的波形状的谷底部成为在接触点9点接触的状态。 另一方面,其它区域的波形状部成为相互具有0. 05 0. Imm的间隙10的状态。而且,在图3中观察板2-1,在区域6a、6b的范围内,波的底的位置121相对于区域 6a、6b的范围以外的区域,在下侧低寸法a,这是一个例子。关于板2_1 (其它的板也相同), 也可以在区域6a、6b的范围内使上侧的波的顶的位置在上侧方向上高出尺寸a。(加压工序)图4是表示加压工序的图。图5表示图3的加压工序后的状态。在钎焊工序前层积所需个数的多个层积了的板1、2,如图4所示,将板1、2的大致整个面通过具有平面的加压工具16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式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具有层积的多个板,所述多个板为具有长边和短边的矩形的形状,而且形成有在层积方向上位移的波形状,在将所述层积方向的一方作为下侧,另一方作为上侧的情况下,对于邻接的下侧板和上侧板,表示所述上侧板的波的底的多个底棱线和表示所述下侧板的波的顶的顶棱线交叉,形成多个交叉部,在所述多个交叉部,所述上侧板的所述波的底和所述下侧板的所述波的顶通过钎焊工序相接合,其特征在于,具有加压工序,该加压工序按照完成时的顺序将所述多个板在所述钎焊工序前层积,以对层积了的所述多个板进行压缩的方式在所述层积方向上加压,从而在所述多个交叉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上侧板的所述波的底和所述下侧板的所述波的顶形成压痕。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2.26 JP 2010-0411851.一种板式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具有层积的多个板,所述多个板为具有长边和短边的矩形的形状,而且形成有在层积方向上位移的波形状,在将所述层积方向的一方作为下侧,另一方作为上侧的情况下,对于邻接的下侧板和上侧板,表示所述上侧板的波的底的多个底棱线和表示所述下侧板的波的顶的顶棱线交叉,形成多个交叉部,在所述多个交叉部,所述上侧板的所述波的底和所述下侧板的所述波的顶通过钎焊工序相接合,其特征在于,具有加压工序,该加压工序按照完成时的顺序将所述多个板在所述钎焊工序前层积,以对层积了的所述多个板进行压缩的方式在所述层积方向上加压,从而在所述多个交叉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上侧板的所述波的底和所述下侧板的所述波的顶形成压痕。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板式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关于所述多个板的各个板,两个开口分别在双方的所述短边的附近形成于短边方向上,并且,上述波形状形成于在双方的所述短边的附近形成的各个所述两个开口之间的区域,在所述多个板的各个板的所述波形状中,作为各个所述两个开口附近的区域的开口附近区域的距离Hl、即所述波形状的波的底和波的顶的所述层积方向上的距离H1,与所述开口附近区域以外的区域中的所述波形状的波的底和波的顶的所述层积方向的距离H2相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毅浩松永和典伊东大辅桑原俊树内野进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