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排水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04451 阅读:6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流排水管接头,包括竖管,该竖管的上端对应设置有上进水口、其下端对应的设有排水口,竖管的内壁上与上进水口和排水口之间设置有沿竖管轴向延伸的螺旋导流叶片,在竖管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侧进水管,侧进水管上与竖管相连接的连接部上设有用于连通侧进水管和竖管的中部空腔的出水口,侧进水管于出水口处的进水通道与竖管的中部空腔沿切线贯通,所述的侧进水管与竖管相连接的连接部的出水口处的截面在沿竖管轴向上的长度大于侧进水管的进水口处的截面在沿竖管轴向上的长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排水
,具体涉及建筑物中单立管排水系统排水管连接用的一种旋流排水管接头
技术介绍
建筑物排水系统特别是中高层建筑物的排水系统,原使用的大多为双立管排水系统,一根立管专用于排水,另一根立管专用于通气。这种排水系统占地面积大,耗用管材多。也有使用普通单立管排水系统的,但普通单立管排水系统由于在水向下排的同时,管内的气体向上排,影响排水的水力工况,当管内水较多时,气体排不出去,造成管内堵塞等问题,其排水工况不好。目前在单立管排水系统中多采用特殊单立管,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只有一根立管,这种立管即排水也通气,因此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耗用管材少,占用空间小,施工方便, 其市场占有率较高。特殊单立管相比于普通单立管的特殊之处主要在于其让排出的水在立管中产生旋流附壁效应,旋转的水紧贴管壁,从而在立管的中间形成空气芯,气体从空气芯中通过, 从而实现了在一根立管中既排水也通气的功能,起到了双立管排水系统的作用。上述驱动排水产生旋流的主要原因在于单立管上所采用的能够引导水产生旋流的管接头,在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539658U的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旋流式管接头,其包括管接头体,在管接头体的竖管上、下端分别设有上进水口和排水口, 管接头的侧面设置至少一个侧进水口,管接头体的竖管中部空腔的直径大于上进水口、排水口及侧进水口的直径,侧进水口的进水通道与管接头体的竖管中部空腔沿切线贯通,管接头体的竖管内壁凸出有呈螺旋状的导流肋条,导流肋条与管接头体的管壁固定连接成整体,导流肋条位于上进水口与排水口之间,导流肋条沿侧进水口的进水方向螺旋下降,导流肋条分为上导流肋条和下导流肋条,上导流肋条的螺旋导线和下导流肋条的螺旋导线相同或者不同,且两者沿管接头体的竖向延伸方向的垂直投影交叠形成完成或不完成的圆环, 在上导流肋条的上端设有上段导流肋条,上段导流肋条位于上进水口与侧进水口之间,上段导流肋条的螺旋导线与下到导流肋条的螺旋导线相同或不同。上述说明书所公开的管接头中由上进水口和侧进水口进入管接头体的竖管中部的通水经扩容、减缓流速后,由上段导流肋条、上导流肋条、和下导流肋条引导通水沿管接头的竖管管壁螺旋下降,使管接头的中心部位形成便于通气的空气芯,利于气体的排出,从而实现在单立管上即排水又通气的功能。因为侧进水口的进水通道与管接头体的竖管中部空腔沿切线贯通,这样从侧进水口进入管接头体的通水的进入方向与管接头体中的通水的螺旋方向相切,侧进水口的通水进入管接头体中时不会与管接头体中经上段导流肋条引导产生的螺旋水流产生冲击,从而降低排水噪声,保证管内气压平衡。但是目前所使用管接头体常采用铸件或塑件,作为三通或四通的管接头在管接头体的竖管上一体设有侧进水管,侧进水管上与竖管相连接的连接部上设有一与竖管的中部空腔连通的出水口,侧进水管的管内腔为与竖管的中部空腔切线贯通的进水通道。侧进水管上与竖管连接的连接部与竖管切线连接,这样侧进水管中通水就沿切线方向进入竖管中,与竖管中流过的旋转水流相汇合,但如果要保证从连接部的出水口处流出的通水尽可能全部沿切线流入竖管中,那么连接部的出水口出的宽度就必须减小,通常表现为侧进水管与竖管的连接部的出水口处的截面在沿竖管轴向上的长度与侧进水管的进水口处的截面在沿竖管轴向上的长度相等,而出水口处的宽度小于进水口处的宽度,从而形成一个较窄的出水口。而如果出水口较大的话,侧进水管中的通水不再沿竖管的切线方向流入竖管中,这会造成侧进水管中的通水对竖管中旋流水横向上的冲击,产生较大的排水噪声,但是狭窄的出水口又会阻碍侧进水管向管接头体的竖管的正常通水,降低了侧进水管的通水流速,增加了侧进水管的管壁所承受的压力,影响管接头的使用。并且在上述技术专利中公开的管接头的竖管的内壁上设置的导流肋条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此时,导流肋条的上螺旋侧面与内管壁面不垂直,这样当通水流过导流肋条时,通水除了在导流肋条的螺旋引导下螺旋下降外,也有部分水会沿着上螺旋侧面向管径中央流动,减少了旋流作用,严重时将影响单立管中空气芯的形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流排水管接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侧进水管与竖管切线连接时导致在侧进水管上与竖管相连接的连接部上形成一个较窄的出水口而影响侧进水管的正常通水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旋流排水管接头,包括竖管,该竖管的上端对应设置有上进水口、其下端对应的设有排水口,竖管的内壁上于上进水口和排水口之间设置有沿竖管轴向延伸的螺旋导流叶片,在竖管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侧进水管,侧进水管上与竖管相连接的连接部上设有用于连通侧进水管和竖管的中部空腔的出水口,侧进水管于出水口处的进水通道与竖管的中部空腔沿切线贯通,所述的侧进水管与竖管相连接的连接部的出水口处的截面在沿竖管轴向上的长度大于侧进水管的进水口处的截面在沿竖管轴向上的长度。所述的侧进水管与竖管相连接的连接部的出水口处的截面面积等于或大于侧进水管的进水口处的截面面积。所述的螺旋导流叶片的上螺旋面与竖管的内壁面垂直。所述的螺旋导流叶片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或直角梯形或直角三角形。所述的螺旋导流叶片包括设置于竖管的上进水口与侧进水管的出水口之间的上螺旋导流叶片和设置于侧进水管的出水口与竖管的排水口之间的下螺旋导流叶片,所述的上螺旋导流叶片的螺距小于下螺旋导流叶片的螺距。所述的侧进水管与竖管相连接的连接部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结构,该腔体结构由两侧壁、顶壁和底壁围合构成,所述的底壁从侧进水管向竖管下部倾斜延伸。所述的构成连接部的两侧壁中的其中一个侧壁与竖管的外周面相切、另一个侧壁在其朝向螺旋导流叶片延伸的方向上与下螺旋导流片的内径沿竖管轴向生成的投影所构成的圆弧相切。所述的竖管上与侧进水管的出水口处相对应设置有扩容部,该扩容部内径大于竖管的上进水口和排水口的直径,所述的上螺旋导流叶片的下端与所述竖管的扩容部的上端紧邻。所述的上螺旋导流叶片由结构相同的绕竖管周向均布的至少两个螺旋叶片组成, 所述的组成上螺旋导流叶片的螺旋叶片在沿竖管轴向的垂直投影组成完整的圆环;所述的下螺旋导流叶片由结构相同的绕竖管周向均布的至少两个螺旋叶片组成,所述的组成下螺旋导流叶片的螺旋叶片在沿竖管轴向的垂直投影组成完整的圆环。所述的组成上螺旋导流叶片和下螺旋导流叶片的各个螺旋叶片的顶端部设置为圆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旋流排水管接头的侧进水管上与竖管相连接的连接部的出水口处的截面在沿竖管轴向上的长度大于侧进水管的进水口处的截面在沿竖管轴向上的长度,这样当为保证较小的排水噪声而设计的狭窄出水口的截面面积会增加,从而使得狭窄的出水口的截面面积逐渐接近、或等于甚至超过进水口处的截面面积,从而降低狭窄的出水口对侧进水管的通水的影响。螺旋导流叶片的上螺旋面与竖管的内壁面垂直,这样通水在螺旋导流叶片引流作用下沿螺旋叶片流动时,在离心力作用下,水不会像竖管中央流动而影响管接头中空气芯的形成问题。将螺旋导流叶片分为上螺旋导流叶片和下螺旋导流叶片,并且上螺旋导流叶片的螺距小于下螺旋导流叶片的螺距,产生较大的旋转速度,使水流到竖管扩容部时由于竖管直径的加大旋转速度降低后仍旧保持必要的旋转速度。在侧进水管中的通水由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旋流排水管接头,包括竖管,该竖管的上端对应设置有上进水口、其下端对应的设有排水口,竖管的内壁上于上进水口和排水口之间设置有沿竖管轴向延伸的螺旋导流叶片,在竖管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侧进水管,侧进水管上与竖管相连接的连接部上设有用于连通侧进水管和竖管的中部空腔的出水口,侧进水管于出水口处的进水通道与竖管的中部空腔沿切线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进水管与竖管相连接的连接部的出水口处的截面在沿竖管轴向上的长度大于侧进水管的进水口处的截面在沿竖管轴向上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旋流排水管接头,包括竖管,该竖管的上端对应设置有上进水口、其下端对应的设有排水口,竖管的内壁上于上进水口和排水口之间设置有沿竖管轴向延伸的螺旋导流叶片, 在竖管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侧进水管,侧进水管上与竖管相连接的连接部上设有用于连通侧进水管和竖管的中部空腔的出水口,侧进水管于出水口处的进水通道与竖管的中部空腔沿切线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进水管与竖管相连接的连接部的出水口处的截面在沿竖管轴向上的长度大于侧进水管的进水口处的截面在沿竖管轴向上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排水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进水管与竖管相连接的连接部的出水口处的截面面积等于或大于侧进水管的进水口处的截面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流排水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导流叶片的上螺旋面与竖管的内壁面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流排水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导流叶片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或直角梯形或直角三角形。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流排水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导流叶片包括设置于竖管的上进水口与侧进水管的出水口之间的上螺旋导流叶片和设置于侧进水管的出水口与竖管的排水口之间的下螺旋导流叶片,所述的上螺旋导流叶片的螺距小于下螺旋导流叶片的螺距。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庆罗全振李红杰李中灿苏文生刘俊兴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禹州市新光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