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保平专利>正文

一种按摩靠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0213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按摩靠背包括壳体、电机、传动装置和按摩头,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按摩头相连接,在壳体上设置有与按摩头位置相对应的通孔,在按摩头上还设置有柔性机构。本按摩靠背的传动装置全部采用齿轮和凸轮,传动平稳,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在按摩头上设置了柔性机构,提高了按摩靠背的舒适性。触头在随凸轮在交替上升和下降的同时,还围绕着顶杆轴线旋转及自转,能起到捶背和手工按摩的双重作用。按摩靠背上设置的控制器可通过微机调控实现正、反转及无级调速,使用起来更方便。该按摩靠背还可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按摩椅上或按摩床上。(*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保健器械,主要涉及一种可以模拟手工对人体进行按摩的靠背。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在工作之余通过保健器械来消除身体上的疲劳,因此,各种各样的按摩椅和按摩靠背相继问世,但大多数都存在功能单一、结构复杂及笨重的缺点。专利200420022105.9公开了一种“捶背和按摩靠背”,该靠背内设两个电机,分别带动捶背装置和震动按摩装置,捶背装置包括直连杆、拨杆与捶杆,捶杆上固定有捶头;震动按摩装置包括主、从动按摩板、按摩杆及按摩球。该按摩靠背的优点是具备捶背和按摩两种功能,缺点是需要两个电机,结构复杂;另外,采用连杆与拨杆传动受力不均,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且其动作的轻柔度差,不够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捶背和按摩两种功能、结构合理、使用寿命长、舒适性好的按摩靠背。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按摩靠背包括靠背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电机、传动装置和按摩头,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按摩头相连接,在壳体上设置有与按摩头位置相对应的通孔,在按摩头上还设置有柔性机构。所述壳体为可拆卸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齿轮和凸轮,凸轮固定在凸轮轴上,凸轮轴通过轴承座固定在前壳体上,电机通过输出齿轮与设置在凸轮轴上的输入齿轮相连接;所述按摩头包括顶杆和设置在顶杆前端面上的触头。所述固定在前壳体上的凸轮轴为若干个,在每根凸轮轴上固定有若干个凸轮,在每个凸轮轴的一端都设置有互相啮合的传动齿轮,在其中一根凸轮轴的另一端设置有可垂直传递动力的伞齿轮副,伞齿轮副通过设置在前壳体上的短轴和设置在短轴上的旋转主动轮与旋转齿轮相连接,每个凸轮对应于一个旋转齿轮,每个旋转齿轮之间互相啮合;旋转齿轮的前端通过销钉与顶杆相连接,顶杆的前端与设置在前壳体上的通孔相配合;旋转齿轮的后端设置有顶托,各个凸轮分别与所对应旋转齿轮上的顶托相接触。所述柔性机构包括弹簧、弹簧内套和弹簧外套,弹簧外套固定在前壳体上,在弹簧外套的内壁设置有轴向凹槽;弹簧内套套在弹簧外套内,在弹簧内套的外壁设置有能与弹簧外套上的轴向凹槽相配合的凸起;顶杆的后段装在弹簧内套中,在顶杆与弹簧内套之间设置有弹簧;在弹簧内套的后端还设置有与弹簧后端面相接触的挡台,在挡台与旋转齿轮的前端面之间设置有滚珠。装在顶杆前端面的触头与顶杆滑动配合,触头的中心位置与顶杆的中心位置相偏离。在壳体上还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和控制元件与电机相连接。每两个相邻凸轮在凸轮轴上的安装位置相差180°,每两根凸轮轴上的相邻凸轮的安装位置也相差180°。由于本技术的传动装置全部采用齿轮、凸轮轴和凸轮,传动平稳,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在按摩头上设置了柔性机构,提高了按摩靠背的舒适性。在凸轮的传动作用下,按摩头一方面交替上升和下降,另一方面围绕着顶杆轴线旋转及自转,能同时起到捶背和手工按摩的作用。按摩靠背上设置的控制器可通过微机调控实现正、反转及无级调速,使用起来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按摩靠背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按摩靠背后视图位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B-B截面视图;图5为图3的A-A截面视图;图6为图5的I局部放大图;图7为按摩靠背安装在按摩椅上的示意图;图8为按摩靠背安装在按摩床上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该按摩靠背包括靠背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调速电机4、控制器3、传动装置和按摩头,按摩头包括顶杆24和设置在顶杆前端面上的触头7。壳体被设置为可拆卸的前壳体1和后壳体2,在本实施例中,前壳体1和后壳体2之间通过扣接方法相连接。此外,也可用通过螺钉连接。在前壳体1上设置有与按摩头位置相对应并能使按摩头穿过的通孔。控制器3与调速电机4由螺钉固定在后壳体2上,控制器3通过导线和控制元件与电机4相连接,电机4通过传动装置与按摩头相连接。控制器3上还设置有调节旋钮6,调节旋钮6露在壳体外,调节旋钮6可以通过无级调速的方式调节运动频率,在调节旋钮6上还设置有数字显示屏,可显示调速电机4的转速。传动装置包括输出齿轮10、输入齿轮5、凸轮12、凸轮轴11和凸轮轴26,凸轮12通过键13固定在凸轮轴11和26上,凸轮轴分别通过轴承座14固定在前壳体1上,轴承座14通过螺钉与前壳体1相连接。输出齿轮10装在调速电机4的输出轴上并随之转动。输出齿轮10通过中间齿轮与输入齿轮5相连接,输入齿轮5装在与中间齿轮最接近的一根凸轮轴11上,并通过键13驱动轴11转动。通过轴承座14固定在前壳体1上的凸轮轴为若干个,在每根凸轮轴上固定有若干个凸轮12,在本实施例中,凸轮轴设置为10个,每个凸轮轴上装有9个凸轮12。除此之外,也可将凸轮轴设置为少于或多于10个,将凸轮设置为少于或多于9个,但为了按摩舒适,人体受到的按摩力应居中且均布,因此需将凸轮数设置为单数。在每个凸轮轴的一端都设置有互相啮合的传动齿轮15,传动齿轮15之间通过互相啮合而驱动每根相邻凸轮轴同时、反向转动。在凸轮轴26的另一端设置有可垂直传递动力的伞齿轮副16和17,伞齿轮副16和17通过铰接在前壳体1上的短轴19和设置在短轴19上的旋转主动轮18与旋转齿轮22相连接,短轴19由轴承21支撑在前壳体1上,轴承盖20盖在前壳体1上挡住轴承孔。每个凸轮12对应于一个旋转齿轮22,每个旋转齿轮22之间互相啮合;旋转齿轮22的前端通过螺钉27和销钉28与顶杆24相连接,将旋转动力传递给顶杆24,顶杆24的前端与设置在前壳体1上的通孔滑动配合,触头7设置在顶杆24的前端面。旋转齿轮22的后端设置有顶托23,各个凸轮12分别与所对应旋转齿轮上的顶托23相接触,在凸轮轴带动凸轮12旋转时,顶托23带动旋转齿轮22随凸轮12上下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每相邻的两个旋转齿轮22在其轴向移动到上下最大行程时,两个相连接齿轮的1/3齿长仍处于啮合状态。凸轮12在凸轮轴上的安装具有方向性,在本实施例中,每两个相邻凸轮12在凸轮轴上的安装位置相差180°,每两根凸轮轴上的相邻凸轮12的安装位置也相差180°。即任意两个同轴的相邻凸轮或任意两轴之间的相邻凸轮的方向都是相反的,以使与人体相接触的高点与低点均匀间隔分布。除此之外,也可将每两个相邻凸轮在凸轮轴上的安装位置和每两根凸轮轴上的相邻凸轮的安装位置设置为相差在0~180°之间,只需使其均匀间隔分布即可。在按摩头上还设置有柔性机构。柔性机构包括弹簧32、弹簧内套31和弹簧外套30,弹簧外套30通过紧压固定在前壳体1上,弹簧内套31套在弹簧外套30内,在弹簧外套30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压制的轴向凹长槽9,在弹簧内套31的外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压制的凸起8,凸起8与轴向凹槽9滑动配合,以保证弹簧外套30和弹簧内套31之间只有轴向移动,不会产生相对转动。顶杆24的后段装在弹簧内套31中,在顶杆24与弹簧内套31之间设置有弹簧32;在弹簧内套31的后端还设置有与弹簧32后端面相接触的挡台25,在挡台25与旋转齿轮22的前端面之间设置有滚珠29。装在顶杆24前端面的触头7与顶杆24滑动配合,触头7的中心位置与顶杆24的中心位置相偏离,以使触头7在围绕顶杆24轴线旋转的同时也可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除此之外,在按摩头的柔性机构上还可以不设置弹簧内套和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摩靠背,包括靠背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电机、传动装置和按摩头,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按摩头相连接,在壳体上设置有与按摩头位置相对应的通孔,其特征在于:在按摩头上还设置有柔性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保平
申请(专利权)人:付保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