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疗器,所述罐疗器包括罐体(6)、阀杆(2),所述罐体(6)为上端收拢的中空的圆柱体,在所述圆柱体收拢处的顶端中心处设有一个罐顶管(3),主要特点在于:在所述的罐顶管(3)的下端由一圈内收的台阶构成小孔(5)。所述的阀杆(2)的下端有一个箭头形的末端,在所述的箭头形的末端的上部有一个台阶。所述的罐疗器有一个气密塞(4),在所述气密塞(4)的中上部的轴线上设有一个孔穴。所述的阀杆(2)下端的箭头形的末端插入所述气密塞(4)的孔穴中。插有气密塞(4)的阀杆(2)置于罐顶管(3)的下端的小孔(5)之上。实践证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气密性良好、装配方便、生产效率高。(*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吸引器械,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以罐为工具,扣拔于患处,经抽真空形成负压,起到防病、治病作用的理疗工具。在国际专利分类表中应分为A61M小类。目前,传统的拔火罐疗法,是以拔火罐为工具,通过燃烧、抽吸、挤压等于段使拔火罐内形成负压,扣拔于患处、经络穴位上,起到防病、治病作用。这种传统的拔火罐医疗方法,可以自行单独操作,实现自我治疗,方便自如、功效显著、深受人们喜爱,一直沿用至今。然而也有不足之处操作繁琐,操作不慎时还会烧伤、烫伤皮肤。最近出现了一些罐疗器,克服了上述不足,但还是有缺点结构复杂、装配不方便、密封结构也不好、容易漏气。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密性良好、结构相对简单、装配方便的、生产效率较高的可以自行调节罐内负压的罐疗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罐疗器包括罐体(6)、阀杆(2),所述罐体(6)为上端收拢的中空的圆柱体,在所述圆柱体收拢处的顶端中心处设有一个罐顶管(3),主要特点在于在所述的罐顶管(3)的下端由一圈内收的台阶构成小孔(5)。所述的阀杆(2)的下端有一个箭头形的末端,在所述的箭头形的末端的上部有一个台阶。所述的罐疗器有一个气密塞(4),在所述气密塞(4)的中上部的轴线上设有一个孔穴。所述的阀杆(2)下端的箭头形的末端插入所述气密塞(4)的孔穴中。插有气密塞(4)的阀杆(2)置于罐顶管(3)的下端的小孔(5)之上。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罐疗器有一个阀杆套(1),所述阀杆套(1)为圆管形,该阀杆套(1)的内径大于阀杆(2)的直径,该阀杆套(1)的内径小于阀杆(2)的箭头形末端的上部的台阶的直径;所述阀杆套(1)的外径小于小于罐顶管(3)的内径;所述阀杆套(1)的上端有一个向外侧垂直延伸的边沿,所述边沿的外径大于罐顶管(3)的内径。所述阀杆(2)的箭头形末端的上部的台阶的直径大于所述的小孔(5)的直径。所述气密塞(4)的下端为圆锥形,在所述的小孔(5)的上面有一个与之相应的圆锥形曲面。在所述的罐顶管(3)与所述的阀杆套(1)之间设有粘结层(8)。在所述的阀杆(2)的上端有一个内收的细颈,在所述细颈的上面连接一个小圆球体。所述的罐体(6)的下端为罐口(7),所述罐口(7)为宽边圆弧形。所述的气密塞(4)为橡胶气密塞。所述的阀杆套(1)的上端的截面为锥形。以便于插、拔抽气枪。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结构设计合理,密封性良好,装配方便,比原来的罐疗器生产效率高。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其中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全剖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阀杆(2)的正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气密塞(4)的正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气密塞(4)的俯视图。附图5是本技术的阀杆套(1)半剖图。从附图1中可以看清楚本技术的主要结构,其中1是阀杆套、2是阀杆、3是罐顶管、4是气密塞、5是小孔、6是罐体、7是罐口、8是粘结层。所述罐疗器主要结构包括罐体(6)、阀杆(2),所述罐体(6)为上端收拢的中空的圆柱体,在所述圆柱体收拢处的顶端中心处设有一个罐顶管(3),所述罐顶管与罐体(6)是连接在一起的,主要特点在于在所述的罐顶管(3)的下端由一圈内收的台阶构成小孔(5)。所述的阀杆(2)的下端有一个箭头形的末端,在所述的箭头形的末端的上部有一个台阶。所述的罐疗器有一个气密塞(4),在所述气密塞(4)的中上部的轴线上设有一个孔穴。所述的阀杆(2)下端的箭头形的末端插入所述气密塞(4)的孔穴中。插有气密塞(4)的阀杆(2)置于罐顶管(3)的下端的小孔(5)之上。所述气密塞(4)的下端为圆锥形,在所述的小孔(5)的上面有一个与之相应的圆锥形曲面。上述结构形成良好的气密性结构。和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减少了漏气途径,因为在罐疗器内的气压小于一个大气压,自然形成负压,压力差越大,上述气密性结构的气密性越好,罐疗器维持的治疗时间越长。在附图1中还可以看到所述的罐疗器有一个阀杆套(1),具体的阀杆套(1)的结构从附图5中可以看地更清楚。所述阀杆套(1)为圆管形,该阀杆套(1)的内径大于阀杆(2)的直径,而阀杆套(1)的内径又小于阀杆(2)的箭头形末端的上部的台阶的直径。所述阀杆套(1)的外径小于罐顶管(3)的内径。所述阀杆套(1)的上端有一个向外侧垂直延伸的边沿,所述边沿的外径大于罐顶管(3)的内径。所述阀杆(2)的箭头形末端的上部的台阶的直径大于所述的小孔(5)的直径。采取上述结构可以保证阀杆(2)在所述的小孔(5)和阀杆套(1)之间活动,以保证抽气,实现罐疗器内的负压。此外,采取上述结构,可以保证阀杆(2)往上移动出不了阀杆套(1),往下移动出不了小孔(5),从而保证了阀杆(2)的合理的运动。需要指出在生产罐疗器时,其最后一道程序是设置粘结层(8)。本技术在制造时,其装配程序如下把罐体(6)放好在工作台上,罐口(7)朝下。把阀杆(2)插入气密塞(4)的孔穴内放进罐顶管(3)内的小孔(5)之上。把阀杆套(1)的外侧涂上胶、边沿朝上的插入罐顶管(3)的上面,待胶凝固后,罐疗器即制造完毕。由上述装配程序得知,其装配程序避免了已有技术在罐体内部装配不方便的不足,生产效率大为提高;另外,和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减少了漏气途径,从而气密性更好,而且负压越大,气密性越好。使用时,把罐体(6)的罐口(7)扣于病痛处或者相应的经络穴位上,由于罐口呈宽边圆弧形,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大,所以与皮肤接触处的气密性良好;加之该罐疗器本身的气密性就好的优点,所以不易掉罐。然后用抽气枪对准阀杆套(1)的上端面,扳动枪的扳机数次,对罐体(6)抽气;相对一个大气压而言,使得罐体(6)内的压力呈现负压状态即可。本技术可以作成尺寸、形状不同的系列产品。实践证明,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气密性良好、装配方便、生产效率高。权利要求1.一种罐疗器,所述罐疗器包括罐体(6)、阀杆(2),所述罐体(6)为上端收拢的中空的圆柱体,在所述圆柱体收拢处的顶端中心处设有一个罐顶管(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罐顶管(3)的下端由一圈内收的台阶构成小孔(5);所述的阀杆(2)的下端有一个箭头形的末端,在所述的箭头形的末端的上部有一个台阶;所述的罐疗器有一个气密塞(4),在所述气密塞(4)的中上部的轴线上设有一个孔穴;所述的阀杆(2)下端的箭头形的末端插入所述气密塞(4)的孔穴中;插有气密塞(4)的阀杆(2)置于罐顶管(3)的下端的小孔(5)之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疗器有一个阀杆套(1),所述阀杆套(1)为圆管形,该阀杆套(1)的内径大于阀杆(2)的直径,该阀杆套(1)的内径小于阀杆(2)的箭头形末端的上部的台阶的直径;所述阀杆套(1)的外径小于罐顶管(3)的内径;所述阀杆套(1)的上端有一个向外侧垂直延伸的边沿,所述边沿的外径大于罐顶管(3)的内径;所述阀杆(2)的箭头形末端的上部的台阶的直径大于所述的小孔(5)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塞(4)的下端为圆锥形,在所述的小孔(5)的上面有一个与之相应的圆锥形曲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疗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罐顶管(3)与所述的阀杆套(1)之间设有粘结层(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罐疗器,所述罐疗器包括罐体(6)、阀杆(2),所述罐体(6)为上端收拢的中空的圆柱体,在所述圆柱体收拢处的顶端中心处设有一个罐顶管(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罐顶管(3)的下端由一圈内收的台阶构成小孔(5);所述的阀杆(2)的下端有一个箭头形的末端,在所述的箭头形的末端的上部有一个台阶;所述的罐疗器有一个气密塞(4),在所述气密塞(4)的中上部的轴线上设有一个孔穴;所述的阀杆(2)下端的箭头形的末端插入所述气密塞(4)的孔穴中;插有气密塞(4)的阀杆(2)置于罐顶管(3)的下端的小孔(5)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拉敏,林星树,
申请(专利权)人:林星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