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真菌混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87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防治稻病原体的杀真菌混合物,包含协同有效量的如下成分作为活性组分:1)式(Ⅰ)的三唑并嘧啶衍生物,和2)式(Ⅱ)的亚胺菌。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使用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的混合物防治稻病原体的方法,化合物(Ⅰ)与化合物(Ⅱ)在制备这类混合物中的用途,以及包含所述混合物的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防治稻病原体的杀真菌混合物,其以协同有效量包含作为活性组分的如下成分1)式I的三唑并嘧啶衍生物 和2)式II的亚胺菌(kresoxim-methyl) 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化合物I与化合物II的混合物防治稻病原体的方法、化合物I与化合物II在制备该类混合物中的用途以及包含这些混合物的组合物。化合物I,即5-氯-7-(4-甲基哌啶-1-基)-6-(2,4,6-三氟苯基)-[1,2,4]三唑并[1,5-a]嘧啶、其制备及其对有害真菌的作用由文献(WO 98/46607)已知。化合物II,即甲氧亚氨基-(2-邻甲苯氧基甲基苯基)乙酸甲酯、其制备及其对有害真菌的作用同样由文献(EP-A 253 213;通用名亚胺菌)已知。亚胺菌目前在市场上有售,主要用作禾谷类杀真菌剂,对由子囊菌纲(Ascomycetes)或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引起的霉病和锈病有效。三唑并嘧啶衍生物与亚胺菌的混合物以通常方式描述于EP-A 988 790中。化合物I包括在该文献的一般性公开中,但并未明确提及。因此,化合物I与亚胺菌的组合是新的。由EP-A 988 790已知的协同增效混合物被描述为对禾谷类、水果和蔬菜的各种病害,如小麦和大麦的霉病或苹果的灰霉病具有杀真菌活性。由于稻类植物的特殊栽培条件,稻用杀真菌剂必须满足的要求显著不同于禾谷类或水果生长中所用杀真菌剂所必须满足的要求。施用方法存在差异除了在多数情形下叶面施用外,在现代稻栽培中,杀真菌剂在播种过程中或紧接播种之后直接施用于土壤上。杀真菌剂经由根吸收到植物中并在植物的汁液中输送到需要保护的植物部分中。对于稻用杀真菌剂而言,高内吸作用因此是必要的。相反,在禾谷类或水果生长中,杀真菌剂通常施用于叶子或水果上;因此,在这些作物中活性化合物的内吸作用显然不太重要。此外,典型的稻病原体不同于禾谷类或水果中的病原体。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和笹木伏革菌(Corticium sasakii,同义词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是在稻类植物中最流行的病害病原体。立枯丝核菌是唯一来自Agaricomycetidae亚纲的具有农业重要性的病原体。与大多数其他真菌相反,该真菌不是经由孢子侵袭植物,而是经由菌丝体侵染来侵袭植物。为此,有关在禾谷类或水果栽培中的杀真菌活性的发现并不能用于稻类作物。农业实践经验表明,在有害真菌的防治中反复和单一施用单独的活性化合物在很多情况下可能导致对菌株出现快速的选择性,这些菌株对于所述活性化合物具有天然的或者适应的耐药性。所述活性化合物不再可能有效地防治这些真菌。为了降低耐药性真菌菌株出现选择性的危险,现在通常使用不同活性化合物的混合物来防治有害真菌。通过组合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活性化合物,可以确保在较长的时期内的成功防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从以尽可能低的施用率进行有效的耐药性控制和有效防治稻病原体角度看,在活性化合物的总施用量降低下对有害真菌具有改进的作用的混合物。我们已发现该目的由开头所定义的混合物实现。此外,我们还发现,与单独的化合物可能获得的防治相比,同时,即联合或单独施用化合物I和化合物II,或依次施用化合物I和化合物II对稻病原体提供了更好的防治。当制备混合物时,优选使用纯活性化合物I和II,可以根据需要向其中加入其他对抗有害真菌或其他害虫,如昆虫、蜘蛛或线虫的活性化合物III和IV,或除草或生长调节活性化合物或肥料。其他在上述意义上合适的活性化合物尤其为选自如下的杀真菌剂·酰基丙氨酸类,如苯霜灵(benalaxyl)、甲霜灵(metalaxyl)、甲呋酰胺(ofurace)或噁霜灵(oxadixyl),·胺衍生物,如aldimorph、吗菌灵(dodemorph)、丁苯吗啉(fenpropimorph)、苯锈啶(fenpropidin)、双胍盐(guazatine)、双胍辛醋酸盐(iminoctadine)或克啉菌(tridemorph),·抗菌素,如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灰黄霉素(griseofulvin)、春雷素(kasugamycin)、多马霉素(natamycin)、多氧霉素(polyoxin)或链霉素(streptomycin),·唑类,如双苯三唑醇(bitertanol)、糠菌唑(bromoconazole)、环唑醇(cyproconazole)、噁醚唑(difenoconazole)、烯唑醇(dinitroconazole)、氧唑菌(epoxiconazole)、腈苯唑(fenbuconazole)、喹唑菌酮(fluquiconazole)、氟硅唑(flusilazole)、粉唑醇(flutriafol)、己唑醇(hexaconazole)、烯菌灵(imazalil)、环戊唑醇(ipconazole)、环戊唑菌(metconazole)、腈菌唑(myclobutanil)、戊菌唑(penconazole)、丙环唑(propiconazole)、丙氯灵(prochloraz)、prothioconazole、simeconazole、戊唑醇(tebuconazole)、氟醚唑(tetraconazole)、三唑酮(triadimefon)、唑菌醇(triadimenol)、氟菌唑(triflumizole)或戊叉唑菌(triticonazole),·二羧酰亚胺类,如甲菌利(myclozolin)或杀菌利(procymidone),·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如福美铁(ferbam)、代森钠(nabam)、威百亩(metam)、甲基代森锌(propineb)、福代锌(polycarbamate)、福美锌(ziram)或代森锌(zineb),·杂环化合物,如敌菌灵(anilazine)、啶酰菌胺(boscalid)、多菌灵(carbendazim)、萎锈灵(carboxin)、氧化萎锈灵(oxycarboxin)、氰霜唑(cyazofamid)、棉隆(dazomet)、噁唑酮菌(famoxadone)、咪唑菌酮(fenamidone)、麦穗宁(fuberidazole)、氟酰胺(flutolanil)、呋吡唑灵(furametpyr)、稻瘟灵(isoprothiolane)、丙氧灭绣胺(mepronil)、氟苯嘧啶醇(nuarimol)、噻菌灵(probenazole)、咯喹酮(pyroquilon)、喹氧灵(quinoxyfen)、硅噻菌胺(silthiofam)、涕必灵(thiabendazole)、溴氟唑菌(thifluzamide)、tiadinil、三环唑(tricyclazole)或嗪氨灵(triforine),·硝基苯基衍生物,如乐杀螨(binapacryl)、敌螨普(dinocap)、敌螨通(dinobuton)或异丙消(nitrophthal-isopropyl),·苯基吡咯类,如拌种咯(fenpiclonil)或氟噁菌(fludioxonil),·硫,·其它杀真菌剂,如噻二唑素(acibenzolar-S-methyl)、氯环丙酰胺(carpropamid)、百菌清(chlorothalonil)、cyflufenam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杀真菌混合物,其包含协同有效量的如下化合物:1)式Ⅰ的三唑并嘧啶衍生物:***Ⅰ和2)式Ⅱ的亚胺菌:***Ⅱ。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3-7-9 103 31 117.3;DE 2003-7-16 103 32 460.71.一种杀真菌混合物,其包含协同有效量的如下化合物1)式I的三唑并嘧啶衍生物 和2)式II的亚胺菌2.一种杀真菌混合物,以100∶1-1∶100的重量比包含式I化合物和式II化合物。3.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包含液体或固体载体和如权利要求1或2所要求的混合物。4.一种防治有害真菌,即稻病原体的方法,其包括用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I和化合物II处理真菌、其栖息地或需要防止真菌侵袭的植物、土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托尔莫艾布拉斯科T格尔特M舍勒尔R施蒂尔S施特拉特曼U舍夫尔E哈登M哈姆佩尔
申请(专利权)人:巴斯福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