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7287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按摩器。通过外壳(20)中所容纳的按摩机构(50),对被施疗者的患处进行按摩的按摩器中,在外壳(20)的内部,具有进行吹风的风扇(30)及驱动该风扇(30)的风扇用马达(32)、以及将风扇(30)送出的空气导向被施疗者患处的流路(34)。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按摩器对被施疗者脚端以暖风或吹风实施加热或冷却,从而提高按摩效果,并且可舒适地按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对被施疗者的脚端等患处进行按摩的按摩器,更具体地,提供一种按摩器,其除了对患处进行按摩,还可以对患处进行冷却或加温,从而进一步提高按摩效果以及可舒适地按摩。
技术介绍
已经提供出这样一种按摩器,该按摩器可使转动的一对圆盘状施疗体靠近、离开,对被施疗者患处,具体的为脚端及脚掌进行搓揉、按压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特开2001-204781号公报当对患处实施按摩,则患处血液流通加快,患处的温度上升。因此随着闷热感的产生,会有一种不快感。另外,在冬季等气温低的时候,将按摩器置于患处时,会感到冷,会有一种不快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摩器,其以通过对被施疗者的脚端吹风或送暖风以进行冷却或加温的方式,提高按摩效果以及可舒适地按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按摩器,采用外壳中所容纳的按摩机构对被施疗者的患处进行按摩,其中,在外壳的内部,具有进行吹风的风扇及驱动该风扇的风扇用马达、以及将风扇送出的空气导向被施疗者的患处的流路。流路中具有加热器,可提供暖风。流路的吹出口优选为盖板内部或外部的开口。另外,作为优选方式,为了排出来自吹出口的空气,盖板至少在与吹出口相对的位置采用通气性好的材料,或在与吹出口相对的位置形成网状。进一步优选地,在吹出口,向着所送空气方向形成有风门。另外,优选地,在患处为脚端时,吹出口被设在脚尖前侧及脚后跟侧。(专利技术效果)在按摩器中向患处吹风或以具有吹风和送暖风功能的方式,在气温高的场合及按摩患处而发热发闷的场合等中,驱动风扇,可采用吹风对患处进行冷却,可实现舒适地按摩。相反,在气温低的场合及按摩器冰冷的场合,患处发冷的场合等中,驱动加热器及风扇以暖和患处,可加快血液循环。这样,可尽可能地提高按摩效果。另外,还可以以将吹出口设置在盖板内部和/或外部的方式,以对患处直接或间接加热或冷却。进一步,以将与吹出口相对的盖板部分采用通气性好的材料或形成网状的方式,具有可将吹出口排出的空气顺畅导向患处的优点。以在吹出口上形成风门的方式,可将空气导向所希望的方向,可提高患处的加热或冷却效果。除此之外,在患处为脚端的场合,将吹出口设置在易于发冷及易于传热的脚尖前侧及脚后跟侧,以提供热风或吹风的方式,可有效地对脚端加热或冷却。另外,以一边提供脚尖前侧和脚后跟侧的暖风一边吹风的方式,还可以对整个脚掌彻底地进行加热或冷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按摩器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按摩器的侧视图。图3为沿着图2线A-A向视截面图。图4是表示从图3卸下按摩机构的状态的截面图。图5为简化示出风扇、加热器、流路及吹出口的截面图。图6为表示挠性盖板一部分呈网状的实施例的按摩器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吹出口及风门不同的实施例的截面图。图8为具有罩体的按摩器的侧视图。图9表示具有罩体的按摩器内的空气流动情况的截面图。图中10-按摩器;14-盖;20-外壳30-风扇;34-流路;35-吹出口;37-风门(flap);50-按摩机构;60-加热器。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图1至图3所示的按摩器10中,有如下的目的,即,以向被施疗者患处或患处附近吹风或采用加热器60提供加热了的暖风的方式,防止患处等闷热及发冷;对于按摩器10的结构,参见下面示出的最佳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并非限于此。另外,作为患处,例示出的是按摩器10所按摩的脚端(脚踝更下侧),但是对腿肚、大腿、手臂、腰部、背部、肩部、脖子等进行按摩的按摩器也均可适用于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按摩器10的俯视图,图2为示出将其置于被施疗者脚端状态的按摩器10的左侧视图。另外,下面,为了说明简明,将图1的下侧及图2的脚端前端侧称为“前”。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按摩器10,构成有连向前侧并向上方倾斜构成的作为基体的树脂外壳20,被施疗者通过将脚端置于在外壳20的前侧中央形成的凹部22处所配置的按摩机构(在图1及图2中被挠性盖板14)覆盖而看不到),可使脚端接受按摩。外壳20上,如图1所示,配置有用于被施疗者操作的操作部12,在背后方,凹设有用于移动按摩器10的把手部26。图3为沿着图2线A-A的截面图。另外,在图3等截面图中,为了使图面简化,省略了截面的剖面线。如图3所示,在外壳20的内部,配置有按摩机构50(下面将详述)、作为驱动该按摩机构50的驱动机构的按摩用马达51、本专利技术中的吹风用风扇30、风扇用马达32、吹风用流路34,以及控制按摩器10的控制机构40。控制机构40和风扇30被配置在把手部26附近后方侧。向被施疗者患处进行吹风的风扇30,如图3所示,配置在按摩机构50和把手部26之间的空间中。风扇30与风扇用马达32相连,并通过风扇用马达32的驱动而转动。风扇用马达32与控制机构40电连接。风扇30通过风扇盖板33外周被包围。风扇盖板33由围住风扇30周围的螺旋状侧板和盖住上部的上板形成,在上板的中央部形成有吸入口33a(参照图5),在侧板的按摩机构50侧形成有排气口33b。图3和图4中示出的是拆掉风扇盖板的上板的情况。向风扇盖板33吸入口33a提供来自按摩器10外部空气是通过外壳20的后端上所形成的通气口27而进行的。通气口27是将树脂网状体28嵌入外壳20上所开设的孔中所形成的。把手部26的附近设有通气口27,以这种方式,具有被施疗者可以容易地将按摩器10根据需要来移动,并可容易确认网状体28是否被灰尘堵塞的优点。图4示出的是从图3将按摩机构50拿掉的状态的截面图。在风扇盖板33的排气口33b中,形成有空气的流路34。空气的流路34在按摩机构55的下方延伸,在按摩机构50的下部,分成左右两路。左右分支的流路34的前端进一步在前后向分支,前后向分支的流路34如图5所示,与按摩机构50的形状配合,在向上方向上弯曲成圆弧状。流路34中,如图4和5所示,形成有左右分支的流路34的分支部分以及前后向分支的流路34的分支部分,并且,在流路34的前端,分别形成向上方向开口的空气吹出口35。按摩机构50的前后向开口的吹出口35c、35b优选为对被施疗者患处直接加热,并在对脚端实施按摩的场合,以与脚尖前侧和脚后跟侧相对的方式开口。在按摩机构50的下方开口的吹出口35a、35a、35a对按摩机构50及其周围加热而对患处间接加热。另外,如后所述,按摩机构50被挠性盖板14包围,吹出口35a、35b、35c由于在盖板14内开口,由吹出口35a、35b、35c送出的空气一部分在盖板14内对按摩机构50加热。因此,按摩机构50下方开口的吹出口35a可以根据需要而设。另外,如图所示,将流路配置成通过按摩机构50附近,这样可以由流过流路34的暖风的辐射热对按摩机构50加热。在前后向分支的流路34的前端,外壳20前方外侧上所形成的吹出口35d、35d通过孔38、38连通。于是,如图5所示,不光在挠性盖板14内,可以直接将吹风或暖风送达患处。在流路34的吹出口35中,如图5所示,优选设有控制每个空气吹出方向的风门37。通过形成风门37,从吹出口35b、35c、35d排出的空气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图5中箭头所示),可以实现高效地加热按摩机构及被施疗者的患处。在图5例子中,吹出口35b前半部分和吹出口35c向脚掌中央倾斜,暖和脚掌心,吹出口35b的后半部分和吹出口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摩器,采用外壳(20)中所容纳的按摩机构(50)对被施疗者的患处进行按摩,其特征在于,在外壳(20)的内部,具有进行吹风的风扇(30)及驱动该风扇(30)的风扇用马达(32)、以及将风扇(30)送出的空气导向被施疗者的患处的流路(34)。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尚高桥伸明齐藤亮介高马一丰森田芳年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