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治宇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安全带用的扣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38828 阅读:6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安全带用的扣锁装置,该扣锁装置由锁具、左右锁舌、按键与弹簧组成;锁具在后方有锁舌腔,在上方有锁牙腔,左右两片锁舌的伸出端为长方形片状,在各自相邻的一面有互相楔合的凹凸榫条,可以上下叠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长方体结构插在锁舌腔内,该长方体结构前端有箭头状向下斜向突起的榫牙;按键下有弹簧顶在锁牙腔底端,按键下方有中空的锁牙结构穿过锁牙腔锁在左右锁舌叠成的长方体前端榫牙后方凹陷处;锁具的锁舌腔底部有另一弹簧顶住左右锁舌的前端,当按压按键使锁牙结构松开左右锁舌的前端榫牙时,该弹簧把左右锁舌顶出锁具的锁舌腔,完成解锁的动作;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体积小、重量低、强度高,为消费者带来更可靠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用的扣锁装置,尤其是锁舌采用了上下叠合互锁结构的非金属扣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汽车安全带用的扣锁装置,由2片锁舌及锁具和按键组成,2片锁舌及锁具的末端均有系带孔,连接安全带形成三点式安全带装置,现有的设计其锁舌由两片水平放置可以互锁的金属片构成,插在锁具的空腔内,空腔内部有带按键的锁牙结构,锁住并固定金属锁舌,按下按键,内部的弹簧把金属锁舌弹出,其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重,日常使用并不方便,不适合儿童使用,且由于金属片容易弯曲,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汽车安全带用的扣锁装置,其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重,片状锁舌易变形等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扣锁装置,其锁舌采用上下叠合互锁结构,重叠后形成长方形整体,并采用塑料材料,锁具的内部结构也相对简单。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扣锁装置由锁具、左右锁舌、按键与弹簧组成,锁具在水平向后方向开有方形的锁舌腔,在垂直向上方向开有长条形的锁牙腔,左右锁舌插在锁舌腔上,按键穿过锁牙腔锁在左右锁舌上。前述左右两片锁舌的伸出端为长方形片状,在各自相邻的一面有互相契合的凹凸榫条,可以上下叠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长方体结构,该长方体结构前端有箭头状向下斜向突起的榫牙。前述按键顶端有弹簧顶在前述锁牙腔底端,四周有4个榫牙插在锁具顶端对应的榫孔上,按键 下方中空的锁牙结构,前述左右锁舌叠成的长方体结构穿过该锁牙的中空位置,在按键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锁牙向上提升,锁住前述左右锁舌叠成的长方体结构的前端榫牙。前述锁具的锁舌腔底部有另一弹簧顶住左右锁舌的前端,当向下按压按键使锁牙结构松开左右锁舌的前端榫牙时,该弹簧把左右锁舌顶出锁具的锁舌腔,完成解锁的动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上下叠合的锁舌结构,整体强度大为提高,减小了成品的外型尺寸,又可以使用较轻的工程塑料,在提高产品坚固度的同时,提供了小尺寸低重量的新型产品,为产品带来更好的安全性和使用舒适度,且结构简单,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带来更高的节能效率和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锁具部件的四分三立体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按键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4是本技术的左右锁舌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左右锁舌部件叠合后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各部件在锁住状态下的中线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各部件在分开状态下的中线剖面示意图。图中1.锁具,2.锁舌腔,3.锁舌弹簧,4.锁牙腔,5.榫孔,6.按键,7.锁牙,8.榫牙,9.按键弹簧,10.左锁舌,11.左榫牙,12.右锁舌,13.右榫牙。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为方便说明,锁具1沿前后向中轴剖去一角以看清其内部结构,锁具1在后方沿水平方向开有方形的锁舌腔2,锁舌腔2的最里端安装有锁舌弹簧3,在在锁具1的垂直向上方向开有长条形的锁牙腔4,在锁牙腔4的四周分布有数 个榫孔5,该榫孔5用于限定后述的按键6的移动范围。在图2中,按键6顶部为平面结构,向下延伸出中空的锁牙7结构,在锁牙7的两侧各固定有按键弹簧9,按键6顶端的四周向下有与前述榫孔5对应的榫牙8,具有弹性的榫牙8插在榫孔5里,限制按键6的活动范围,按键弹簧9顶在前述锁牙腔4的底部,给按键6施加了向上的弹力;如图3-4所示,在图3左锁舌10的仰视立体图中,左锁舌10向前端延伸的长条状锁舌下方有凹凸榫条结构,前端有向下突起的榫牙11,同样在图4右锁舌12的俯视立体图中,左锁舌11向前端延伸的长条状锁舌上方有凹凸榫条结构,前端有箭头状向下斜向突起的榫牙13,前述左右锁舌10、12延伸的长条状锁舌,在其相邻一面的凹凸榫条互相契合,可以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长方体结构如图5所示。如图5所示,左锁舌10与右锁舌12的长条状锁舌上下叠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锁舌结构,其最前端是一个箭头状向下斜向突起的齿状榫牙。在图6中所示本技术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为方便说明,锁具1沿水平面剖开分成2部分以看清其内部结构,在后方沿水平方向开有方形的锁舌腔2,锁舌腔2的最里端安装有锁舌弹簧3,在在锁具1的垂直向上方向开有长条形的锁牙腔4,在锁牙腔4的四周分布有数个用于限定按键6的榫孔5;按键6安装在锁具1的上方,向下延伸出中空的锁牙7结构,在锁牙7的两侧各固定有按键弹簧9,按键6顶端的四周向下有与榫孔5对应的榫牙8,具有弹性的榫牙8插在榫孔5里,限制按键6的活动范围,按键弹簧9顶在锁牙腔4的底部,给按键6施加了向上的弹力;在锁具1的锁舌腔2后方有左锁舌10和右锁舌12,两锁舌均有向前延伸的长条状伸出端,左右锁舌10、12的伸出端可以重叠在一起,在相邻的一面有互相契合的凹凸榫条,可以上下叠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长方体结构,左右锁舌10、12的伸出端前方各有向下斜向突起的榫牙11、13;左右锁舌10、12叠合在一起,插进锁舌腔2中并穿过锁牙7的空腔, 突起的榫牙11、13被锁牙7的空腔卡住,构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当按键6受压向下移动时,锁牙7的空腔向下松开锁舌,锁舌在锁舌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弹出锁牙腔4与锁牙分开。如图7所示本技术各部件在锁住状态下的中线剖面示意图,左右锁舌10、12叠在一起形成整体结构,前端插入锁具1的锁舌腔2中,在锁牙腔4内的按键6在按键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其下方中空的锁牙7底部(如图中斜线标识部分)卡在榫牙11、13的突起位置后面的凹陷处,锁住锁舌(10、12),使其与锁具1形成牢固的紧锁结构。-->如图8所示本技术各部件在开锁状态下的中线剖面示意图,对按键6施加向下压力,使锁牙7向下运动,中空的锁牙7底部(如图中斜线标识部分)松开榫牙11、13,这时,锁舌弹簧3产生的弹力将左右锁舌10、12弹出锁舌腔2,完成本技术的解锁动作。在图8中,如在锁舌10、12后端向前推动锁舌,榫牙11、13的斜向突起会对锁牙7产生向下的拉力,使锁舌前端穿过锁牙7的中空部位,直至榫牙11、13的突起完全穿过锁牙7,这时锁牙7向上弹起,恢复到图7时的紧锁结构。本技术产品在其锁具1,左右锁舌10、12的外端均有由于连接安全带的空槽,此为本类产品的一般性结构,在此不做阐述,按键6四周的榫牙8和其对应的榫孔5形成的限位结构也为一般的现有技术工艺,对其位置和数量的变化,或采用其他限位技术,也应属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采用了左锁舌10在上,右锁舌12在下的叠合结构,也可采用左锁舌10在下,右锁舌12在上的叠合结构,对其叠合方式或对其相互契合的凹凸榫条的改变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实质性改进,均应属对本专利的侵权行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改进设计在于,由于采用了重叠的左右锁舌结构,其锁舌部分整体厚度比以往水平排列的锁舌结构厚实,整体结构强,且可采用塑料材料,以往产品金属锁舌部分的长度约为6-7厘米,而本新型的锁舌部分仅为 3-4厘米长度,比以往产品其形状、体积、重量均大为缩小,同时提高了产品的整体强度,带来更可靠的安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安全带用的扣锁装置,由锁具、左右锁舌、按键与弹簧组成,其特征是:锁具在水平向后方向开有方形的锁舌腔,在垂直向上方向开有长条形的锁牙腔,左右锁舌插在锁舌腔上,按键穿过锁牙腔锁在左右锁舌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安全带用的扣锁装置,由锁具、左右锁舌、按键与弹簧组成,其特征是:锁具在水平向后方向开有方形的锁舌腔,在垂直向上方向开有长条形的锁牙腔,左右锁舌插在锁舌腔上,按键穿过锁牙腔锁在左右锁舌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带用的扣锁装置,其特征是:前述左右两片锁舌的伸出端为长方形片状,在各自相邻的一面有互相契合的凹凸榫条,可以上下叠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长方体结构,该长方体结构前端有箭头状向下斜向突起的榫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带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治宇
申请(专利权)人:陈治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