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斗车用配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36194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斗车用配重,包括底板和本体,在所述底板两端分别焊接有固定用的衬管,在本体内灌注有配重用的混泥土;在本体后面焊接有封盖混凝土用的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降低成本、节省生铁材料、便于操控、污染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重,具体说是一种翻斗车用配重
技术介绍
该配重原是铸件,材料为灰铸铁,但是,由于该配重采用的材料为纯钢材,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成本的翻斗车用配重。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翻斗车用配重,包括底 板和本体,在所述底板两端分别焊接有固定用的第一衬管、第二衬管,在本体内灌注有配重 用的混泥土 ;在本体后面焊接有封盖混凝土用的盖板。为了提高固定作用,所述第一衬管为5只。所述第二衬管为2只。有益效果因为选用混凝土替代生铁,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节省了生铁材料,而且 便于操控,污染也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 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翻斗车用配重,包括底板1和本体(未标号), 在所述底板1两端分别焊接有固定用的第一衬管2、第二衬管5,在本体内灌注有配重用的 混泥土 4 ;在本体(未标号)后面焊接有封盖混凝土 4用的盖板3。为了增加强度,所述混凝土 4由水泥、青石子、砂按照1 2 3的比例组成。所述第一衬管2最好为5只,这样不仅外形美观,而且还提高了配重的固定作用。所述第二衬管5最好为2只,考虑到用一根的话,承受力比较大,选用两根足够分 担负重,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当底板在制作时,先压模制作,再底板下料,下料尺寸为530mm,压模成型后,再上 车床保证底板厚度95mm。各零件均为焊接连接。 因为选用混凝土替代生铁,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节省了生铁材料,而且便于操控, 污染也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斗车用配重,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本体,在所述底板(1)两端分别焊接有固定用的第一衬管(2)、第二衬管(5),在本体内灌注有配重用的混泥土(4);在本体后面焊接有封盖混凝土(4)用的盖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斗车用配重,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本体,在所述底板(1)两端分别焊 接有固定用的第一衬管O)、第二衬管(5),在本体内灌注有配重用的混泥土 ;在本体后 面焊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建平糜金玉唐庆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句容金猴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