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涡流溶气气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434139 阅读:206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涡流溶气气浮系统,包括箱体和气液循环系统,箱体内通过隔板依次将箱体内腔间隔构成气浮接触室、分离室和清水室,所述气液循环系统由扩张管、涡流溶气泵和输送管道构成,输送管道一端与气浮接触室的底端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扩张管和涡流溶气泵串接后与清水室底部连通,涡流溶气泵与清水室之间的输送管道上连接有进气管道。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基建投资少、占地面积小,便于日常的操作、运行维护与管理;气浮处理效果得到改善,在节能和降低药剂使用量方面的作用突出;气浮效果好;简化了电气自控要求,使用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溶气气浮系统,特别是一种新型涡流溶气气浮系统
技术介绍
涡流气浮设备主要由空气饱和设备、空气释放及与废水相混合的设备、固-液或 液_液分离设备三部分组成。其中溶气和释放系统为整个溶气气浮的核心,溶气的气液混 合比、释放气泡的大小、密度、分布等都对气浮的处理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传统溶气 气浮的溶气和释放系统由循环水泵、空压机、溶气罐、控制系统等组成。其存在以下不足之 处基建投资高、占地面积大,操作复杂,维护与管理繁琐,产品使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经过改进能够 减少基建投资及占地面积,便于日常的操作、运行维护与管理的新型涡流溶气气浮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新型涡流溶气气浮系统,包括 箱体和气液循环系统,箱体内通过隔板依次将箱体内腔间隔构成气浮接触室、分离室和清 水室,分离室上方设有刮渣装置,刮渣装置右侧设有排渣口,箱体左侧设有与气浮接触室连 通的污水进口,箱体右侧设有与清水室连通的清水出口,气液循环系统分别与气浮接触室 和清水室连通,所述气液循环系统由扩张管、涡流溶气泵和输送管道构成,输送管道一端与 气浮接触室的底端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扩张管和涡流溶气泵串接后与清水室底部连通,涡 流溶气泵与清水室之间的输送管道上连接有进气管道。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扩张管上连接有排气阀。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清水室连接端至进气管道连接端之间的输送管道上 依次串接有液体流量计、进口调节阀和真空压力表。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扩张管与涡流溶气泵之间的输送管道上连接有 止回阀。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扩张管与气浮接触室之间的输送管道上依次串接有 压力表和压力调节阀。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气浮接触室与分离室之间的第一隔板与箱体底 部连接,分离室与清水室之间的第二隔板与箱体顶部连接。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第一隔板上端往分离室倾斜角度,其倾斜角为 45度至85度。 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清水室内增设有第三隔板,第三隔板的下 端与箱体底部连接。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扩张管的直径大于输送管道的直径。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进气管道上依次串接有气量调节阀和气体流量计。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一是采用涡流溶气泵来替代体积较大的压力溶气罐、涡流水泵及空压机,不仅能够减少基建投资及占地,而且便于日常的操作、运行维护与管理;二是用一根扩张管来替代原压力溶气罐的溶气储存作用,扩张管内溶气的停留时 间为1分钟,大大小于原压力溶气罐所需的停留时间;三是涡流涡流溶气泵产生的气泡细微、弥散均勻,气浮处理效果得到大幅度改善, 在节能和降低药剂使用量方面的作用突出;四是无需专门的溶气释放头,溶气的释放采用溶气管直接在溶气释放区释放即 可,简化的溶气释放装置并不会影响气泡的细微度和均勻弥散,气浮效果优越;五是由于系统设备的减少,从而简化了电气自控要求,压力溶气罐的取消也使整 个系统更为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新型涡流溶气气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参照图1。新型涡流溶气气浮系统,包括箱体23和气液循环系统,箱体 23内通过隔板依次将箱体内腔间隔构成气浮接触室5、分离室7和清水室12,分离室7上方 设有刮渣装置8,刮渣装置8右侧设有排渣口 9,箱体23左侧设有与气浮接触室2连通的污 水进口,箱体23右侧设有与清水室12连通的清水出口 13,气液循环系统分别与气浮接触 室5和清水室12连通,所述气液循环系统由扩张管22、涡流溶气泵18和输送管道构成,输 送管道一端与气浮接触室5的底端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扩张管22和涡流溶气泵18串接后 与清水室12底部连通,涡流溶气泵18与清水室12之间的输送管道上连接有进气管道16。 所述扩张管22上连接有排气阀1。清水室12连接端至进气管道16连接端之间的输送管道 上依次串接有液体流量计17、进口调节阀20和真空压力表19。所述扩张管22与涡流溶气 泵18之间的输送管道上连接有止回阀21。扩张管22与气浮接触室5之间的输送管道上依 次串接有压力表3和压力调节阀4。所述气浮接触室5与分离室7之间的第一隔板6与箱 体23底部连接,分离室7与清水室12之间的第二隔板11与箱体23顶部连接。所述第一 隔板6上端往分离室7倾斜角度,其倾斜角a为45度至85度。清水室12内增设有第三隔 板11,第三隔板11下端与箱体23底部连接。所述扩张管22的直径大于输送管道的直径。 进气管道16上依次串接有气量调节阀15和气体流量计14。视具体水质情况,若进水SS含量高且密度大,可在气浮接触室5底部增设泥斗及 排泥系统,将气浮和沉淀合二为一。需要理解到的是本实施例虽然对本技术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 明,只是对本技术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技术实 质精神内的专利技术创造,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涡流溶气气浮系统,包括箱体和气液循环系统,箱体内通过隔板依次将箱体内腔间隔构成气浮接触室、分离室和清水室,分离室上方设有刮渣装置,刮渣装置右侧设有排渣口,箱体左侧设有与气浮接触室连通的污水进口,箱体右侧设有与清水室连通的清水出口,气液循环系统分别与气浮接触室和清水室连通,其特征是:所述气液循环系统由扩张管、涡流溶气泵和输送管道构成,输送管道一端与气浮接触室的底端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扩张管和涡流溶气泵串接后与清水室底部连通,涡流溶气泵与清水室之间的输送管道上连接有进气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新型涡流溶气气浮系统,包括箱体和气液循环系统,箱体内通过隔板依次将箱体内腔间隔构成气浮接触室、分离室和清水室,分离室上方设有刮渣装置,刮渣装置右侧设有排渣口,箱体左侧设有与气浮接触室连通的污水进口,箱体右侧设有与清水室连通的清水出口,气液循环系统分别与气浮接触室和清水室连通,其特征是所述气液循环系统由扩张管、涡流溶气泵和输送管道构成,输送管道一端与气浮接触室的底端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扩张管和涡流溶气泵串接后与清水室底部连通,涡流溶气泵与清水室之间的输送管道上连接有进气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涡流溶气气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扩张管上连接有排气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涡流溶气气浮系统,其特征是清水室连接端至进气管 道连接端之间的输送管道上依次串接有液体流量计、进口调节阀和真空压力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涡流溶气气浮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杭飞陈寿兵伍世军张妮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华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 2014年12月13日 01:21
    接地气就是要广泛接触老百姓的普通生活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用大众的生活习惯用语等而不是脱离了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愿望浮于表面而是踏踏实实深入人心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而不是盲目行事用来形容一些政府官员及名人人士比较亲善大众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