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镜和光拾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32427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实现小型化且轻量化的物镜和光拾取装置。光拾取装置(1)通过将光束照射在旋转的光记录介质(5)上而检测自光记录介质(5)反射的光束,该光拾取装置(1)具有3波段共用式物镜(20),该物镜(20)使第1激光会聚在第1光记录介质(5)上、使波长与第1激光不同的第2激光会聚在第2光记录介质(5)上、使波长与第1激光和第2激光均不相同的第3激光会聚在第3光记录介质(5)上,该光拾取装置(1)使第1激光的折射光聚焦在第1光记录介质(5)的信号记录面上,使第2激光的衍射光聚焦在第2光记录介质(5)的信号记录面上,使第3激光的衍射光聚焦在第3光记录介质(5)的信号记录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镜和光拾取装置,且涉及一种用于提供小型且轻量的光拾取装置的 技术。
技术介绍
近年来,正在推广一种使用了蓝紫色(蓝色)波段为400nm 420nm的激光(例 如波长为405nm)的BD (Blu-rayDisk,蓝光盘)格式的大容量光记录介质。作为用于在上述 光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或再现的光拾取装置(Optical PickupUnit),也需能适用于利用红 色波段为645nm 675nm的激光进行记录或再现的DVD (Digital Versatile Disk,数字多 用途光盘)格式的光记录介质、利用红外波段为765nm 805nm的激光进行记录或再现的 CD (Compact Disk)格式的光记录介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能够适用于上述格式的光记录介质的光拾取装 置,该光拾取装置利用下述两个组合,能够在第1 第3光记录介质以及另一光盘这4种记 录介质上记录或再现信息,上述两个组合是指组合使波长为405nm的光束适当地会聚在 第1光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的物镜,和对波长为650nm的光束付与相位差分布、对波长为 405nm的光束不付与相位差分布的光学元件;组合使波长为405nm的光束适当地会聚在另 一光盘的记录面上的物镜,和对波长为780nm的光束付与相位差分布、而对波长为405nm的 光束不付与相位差分布的光学元件。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5-20拟99号公报对于使用了光拾取装置的AV (audio-video,音频视频)设备、计算机等产品,一直 希望具有轻便性、能够节省空间,由此要求被搭载在该种产品中的光拾取装置能够小型且 轻量。但是,若为例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使用多个物镜的结构,光学系统的零件数量必 然变多。而且,在使用了多个物镜的情况下,用于驱动该多个物镜的驱动器等控制系统的构 造变得复杂,很难满足上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背景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且轻量化的 物镜以及光拾取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提供一种物镜,该物镜用在通过将光 束照射在旋转的光记录介质上而检测自上述光记录介质反射的光束的光拾取装置中,该物镜使第1激光会聚在第1上述光记录介质上;使波长与上述第1激光不同的第2激光会聚在第2上述光记录介质上;使波长与上述第1激光和上述第2激光均不相同的第3激光会聚在第3上述光记 录介质上;该物镜包括呈以该物镜的光轴为中心的同心圆状地设置有衍射构造的衍射区域 和设置在上述衍射区域的外周侧的第1非衍射区域;在上述第1非衍射区域的折射作用下,使上述第1激光聚焦在上述第1光记录介 质的信号层上;在上述衍射区域的衍射作用下,使上述第2激光聚焦在上述第2光记录介质的信 号层上;在上述衍射区域的衍射作用下,使上述第3激光聚焦在上述第3光记录介质的信 号层上。这样,本专利技术的物镜的镜面被分割成以物镜的光轴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地形成有衍 射光栅(相位环形带)的衍射区域和未形成有衍射光栅的第1非衍射区域。那么,透过了 本专利技术的物镜的第1激光在第1非衍射区域的折射作用下聚焦在第1光记录介质的信号层 上,透过了本专利技术的物镜的第2激光在衍射区域的衍射作用下聚焦在第2光记录介质的信 号层上,透过了本专利技术的物镜的第3激光在衍射区域的衍射作用下聚焦在第3光记录介质 的信号层上。这样,本专利技术的物镜使第1激光的折射光(0级光)聚焦在第1光记录介质的信号 记录面上,因此针对第1激光能够获得较高的光利用率。另外,通过以上述方式使0级光聚 焦,能够防止因发生超分辨率现象而使旁瓣(Side lobe)的强度增加从而与相邻的凹坑产 生干涉而产生噪声。另外,由于能够使第2激光的衍射光聚焦在第2光记录介质的信号记 录面上、使第3激光的衍射光聚焦在第3光记录介质的信号记录面上,因此针对第2激光和 第3激光均能获得较高的光利用率。并且,采用本专利技术,即使是3波段共用式物镜20,也能 对于确保第1 第3光记录介质均具有足够的工作距离WD (Working Distance)。另外,上述衍射区域包括使上述第3激光聚焦在上述第3光记录介质的信号层上 的第1衍射区域和设置在比上述第1衍射区域靠外周侧的位置上的第2衍射区域,上述第 2衍射区域使上述第3激光不聚焦在上述第3光记录介质的信号层上。通过上述那样地设置,当在第2光记录介质或第3光记录介质上分别进行第2激 光或第3激光的信号再现或信号记录时,能够使物镜作为具有适合进行第2激光或第3激 光的信号再现或信号记录的数值孔径(NA)的物镜的发挥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以上述物镜为基础,在上述衍射区域的内周侧设置有第2 非衍射区域。这样,通过在衍射区域的内周侧设置未形成有衍射光栅的第2非衍射区域,在该 第2非衍射区域的折射作用下,也能使通过该第2非衍射区域的第1激光聚焦在第1光记 录介质的信号层上。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第1激光的光利用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以上述物镜为基础,使在上述第2非衍射区域的作用下会 聚的第3激光不聚焦在上述第3光记录介质的信号层上。这样,通过使在第2非衍射区域的作用下会聚的第3激光不聚焦在第3光记录介 质的信号层上,能够充分地确保物镜的工作距离WD。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以上述物镜为基础,使上述第1激光的0级光聚焦在上述 第1光记录介质的信号记录面上,使上述第2激光的2级衍射光聚焦在上述第2光记录介 质的信号记录面上,使上述第3激光的2级衍射光聚焦在上述第3光记录介质的信号记录 面上。这样,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物镜使第1激光的折射光(0级光)聚焦在第1光记录介质的信号记录面上,因此针对第1激光能够获得较高的光利用率。另外,通过上述那样地使用0 级光,能够防止因发生超分辨率现象而使旁瓣的强度增加从而与相邻的凹坑发生干涉而产 生噪声。另外,由于能够使第2激光的2级衍射光聚焦在第2光记录介质的信号记录面上、 使第3激光的2级衍射光聚焦在第3光记录介质的信号记录面上,因此针对第2激光和第 3激光均能获得较高的光利用率。另外,采用本专利技术,即使是3波段共用式物镜20,也能确 保对于第1 第3光记录介质均具有足够的工作距离WD。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以上述物镜为基础,上述第1激光的蓝紫色波段为400nm 420nm ;上述第2激光的红色波段为645nm 675nm ;上述第3激光的红外波段为765nm 805nm ;该物镜的数值孔径NA (Numerical Aperture)为 0. 85 ;使上述第1激光的透过上述物镜的第1非衍射区域或第2非衍射区域的上述0级 光聚焦在上述第1光记录介质的信号记录面上,该第1非衍射区域是上述物镜的NA > 0. 60 的范围,该第2非衍射区域是上述物镜的NA彡0. 20的范围;使上述第2激光的透过上述物镜的上述衍射区域的0. 20 < NA ^ 0. 60范围的上 述2级衍射光聚焦在上述第2光记录介质的信号记录面上;使上述第3激光的透过上述物镜的上述衍射区域的0. 20 < NA ^ 0. 47范围的上 述2级衍射光聚焦在上述第3光记录介质的信号记录面上。另外,在为了使物镜起到上述作用而设置了上述衍射构造的情况下,上述第1衍 射区域是上述物镜的0. 20 < NA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镜,该物镜用在通过将光束照射在旋转的光记录介质上而检测自上述光记录介质反射的光束的光拾取装置中,该物镜使第1激光会聚在第1上述光记录介质上;使波长与上述第1激光不同的第2激光会聚在第2上述光记录介质上;使波长与上述第1激光和上述第2激光均不相同的第3激光会聚在第3上述光记录介质上;其特征在于,该物镜包括:呈以该物镜的光轴为中心的同心圆状地设置有衍射构造的衍射区域和设置在上述衍射区域的外周侧的第1非衍射区域;在上述第1非衍射区域的折射作用下,使上述第1激光聚焦在上述第1光记录介质的信号层上;在上述衍射区域的衍射作用下,使上述第2激光聚焦在上述第2光记录介质的信号层上;在上述衍射区域的衍射作用,使上述第3激光聚焦在上述第3光记录介质的信号层上。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9-10-7 2009-2337321.一种物镜,该物镜用在通过将光束照射在旋转的光记录介质上而检测自上述光记录 介质反射的光束的光拾取装置中,该物镜使第1激光会聚在第1上述光记录介质上; 使波长与上述第1激光不同的第2激光会聚在第2上述光记录介质上; 使波长与上述第1激光和上述第2激光均不相同的第3激光会聚在第3上述光记录介 质上;其特征在于,该物镜包括呈以该物镜的光轴为中心的同心圆状地设置有衍射构造的衍射区域和设 置在上述衍射区域的外周侧的第1非衍射区域;在上述第1非衍射区域的折射作用下,使上述第1激光聚焦在上述第1光记录介质的 信号层上;在上述衍射区域的衍射作用下,使上述第2激光聚焦在上述第2光记录介质的信号层上;在上述衍射区域的衍射作用,使上述第3激光聚焦在上述第3光记录介质的信号层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上述衍射区域包括使上述第3激光聚焦在上述第3光记录介质的信号层上的第1衍射 区域和设置在比上述第1衍射区域靠外周侧的位置上的第2衍射区域;上述第2衍射区域使上述第3激光不聚焦在上述第3光记录介质的信号层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衍射区域的内周侧设置有第2非衍射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使在上述第2非衍射区域的作用下会聚的第3激光不聚焦在上述第3光记录介质的信 号层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该物镜使上述第1激光的0级光聚焦在上述第1光记录介质的信号记录面上; 使上述第2激光的2级衍射光聚焦在上述第2光记录介质的信号记录面上; 使上述第3激光的2级衍射光聚焦在上述第3光记录介质的信号记录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激光的蓝紫色波段为400nm 420nm ; 上述第2激光的红色波段为645nm 675nm ; 上述第3激光的红外波段为765nm 805nm ; 该物镜的数值孔径NA为0. 85 ;使上述第1激光的透过上述物镜的第1非衍射区域或第2非衍射区域的上述0级光聚 焦在上述第1光记录介质的信号记录面上,该第1非衍射区域是上述物镜的NA > 0. 60的 范围,该第2非衍射区域是上述物镜的NA≤0. 20的范围;使上述第2激光的透过上述物镜的衍射区域的0. 20 < NA ≤ 0. 60范围的上述2级衍 射光聚焦在上述第2光记录介质的信号记录面上;使上述第3激光的透过上述物镜的上述衍射区域的0. 20 < NA ≤ 0. 47范围的上述2 级衍射光聚焦在上述第3光记录介质的信号记录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衍射构造,在该物镜的上述第1 第3激光入射侧的镜面上形成闪耀衍射光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上述闪耀衍射光栅形成在上述物镜的0. 20 < NA ^ 0. 60的范围内,该闪耀衍射光栅的 槽的深度为2. 67 μ m。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在将上述物镜的镜面顶点之间的距离设为d时,以上述第1光记录介质的上述0级光 的会聚点为基准的前侧主点位置Δ1和后侧主点位置Δ2分别满足下述关系 +0. 40 ^ Δ 1/d 彡 +0. 60 -0. 50 彡 A2/d ^ -0. 20。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 该物镜的外径为3. 5mm。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该物镜使上述第1激光的0级光聚焦在上述第1光记录介质的信号记录面上; 使上述第2激光的1级衍射光聚焦在上述第2光记录介质的信号记录面上; 使上述第3激光的1级衍射光聚焦在上述第3光记录介质的信号记录面上。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激光的蓝紫色波段为400nm 420nm ; 上述第2激光的红色波段为645nm 675nm ; 上述第3激光的红外波段为765nm 805nm ; 该物镜的数值孔径NA为0. 85 ;使上述第1激光的透过上述物镜的第1非衍射区域或第2非衍射区域的上述0级光聚 焦在上述第1光记录介质的信号记录面上,上述第1非衍射区域是上述物镜的NA > 0. 60 的范围,上述第2非衍射区域是上述物镜的NA彡0. 14的范围;使上述第2激光的透过上述物镜的衍射区域的0. 14 < NA ^ 0. 60范围的上述1级衍 射光聚焦在上述第2光记录介质的信号记录面上;使上述第3激光的透过上述物镜的上述衍射区域的0. 14 < NA ^ 0. 47范围的上述1 级衍射光聚焦在上述第3光记录介质的信号记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田彻川崎良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光学设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