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发光装置和显示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26561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发光装置和显示器,发光装置允许在不增加其部件数量或厚度的情况下获得偏振光,显示器包括该发光装置。发光装置包括:发光元件,在基板上以从基板依次包括第一电极、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基板在面向第一电极的表面上具有第一凹凸结构,该第一凹凸结构包括多个宽度等于或小于可见光波长上限的条状凸部,第一电极、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在与面向基板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均具有模仿第一凹凸结构的凸部的第二凹凸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诸如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EL元件)的发光元件的发光 装置,以及一种包括该发光装置的显示器。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冷阴极荧光灯已经广泛用作液晶显示器的背光。冷阴极荧光灯具有包 括发射波长范围、亮度等的优良特性,但是需要反射板、导光板等以用光照射液晶显示器的 整个表面,所以冷阴极荧光灯具有需要解决的诸如部件成本上升和高功耗的问题。因此,近 年来,已经提出了如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10-125461号中所描述的使用有机EL元件 作为背光的液晶显示器。有机EL元件是一种发光元件,并且具有许多优点,诸如通过薄膜 工艺的可制造性、低功耗、宽的波长选择范围等。通常,有机EL元件具有如下构造,S卩,在诸如玻璃基板的透明基板上层压作为阳 极的透明电极、包括有机EL层的发光层和作为阴极的反射电极。透明电极例如由ITO(氧 化铟锡)等制成,而反射电极由Al (铝)等制成。发光层具有包括空穴输送层、有机EL层 以及电子输送层的层压构造。在具有这种构造的有机EL元件中,当在透明电极和反射电极之间施加DC电压时, 从透明电极注入的空穴通过空穴输送层导入有机EL层,从反射电极注入的电子通过电子 输送层导入有机EL层。在有机EL层中,通过导入有机EL层的空穴和电子的复合产生具有 预定波长的光,产生的光通过透明电极和透明基板向外部射出。
技术实现思路
在这种有机EL元件中,除非发光层的材料具有各向异性,否则在发光层中产生的 光通常是非偏振光。因此,发光层中产生的大部分光被液晶显示面板的偏光镜吸收。因此, 考虑在背光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设置反射偏光镜。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部件数量增多,并 且显示器厚度增大。期望提供一种允许在不增加其部件数量或厚度的情况下获得偏振光的发光装置, 以及包括该发光装置的显示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发光元件,在基板上从基板 依次包括第一电极、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基板在面向第一电极的表面上具有第一凹凸结 构,该第一凹凸结构包括多个宽度等于或小于可见光波长上限的条状凸部。第一电极、发光 层以及第二电极在与面向基板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均具有模仿第一凹凸结构的凸部的第 二凹凸结构。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器,包括基于图像信号驱动的显示面 板;以及发出施加至显示面板的光的发光装置。发光装置包括基板,并且在基板的与面向显 示面板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从基板依次包括第一电极、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基板在面向 第一电极的表面上具有第一凹凸结构,该第一凹凸结构包括多个宽度等于或小于可见光波 长上限的条状凸部的。第一电极、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在与面向基板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 均具有模仿第一凹凸结构的凸部的第二凹凸结构。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和显示器中,将包括多个宽度等于或小于可见 光波长上限的条状凸部的第一凹凸结构设置在基板的面向的第一电极的表面上。第一电 极、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在与面向基板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均具有模仿第一凹凸结构的凸 部的第二凹凸结构。从而,通过基板表面上的第一凹凸结构或第一电极、发光层以及第二电 极的第二凹凸结构将发光层中生成的光转换为偏振光。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和显示器中,通过基板表面上的第一凹凸结构 或第一电极、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的第二凹凸结构将发光层中产生的光转换为偏振光。从 而,允许将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变换为偏振光,因此,在不增加发光装置的部件数量或厚度 的情况下获得偏振光。结果,在利用偏振光的显示器(通常是后述的液晶投影仪、液晶电视 机、液晶监视器等)或照明装置中,可以实现更高的亮度和更高的对比度。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从下面的描述中更加充分地显现出来。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器的截面图。图2A和图2B是包括在图1所示的照明装置中的发光装置的透视图和截面图。图3是用于描述图2A和图2B中的发光装置的功能(function)的示意图。图4是电流密度与亮度之间的关系图。图5是偏振分量与功率效率之间的关系图。图6是节距与消光率之间的关系图。图7是高宽比(aspect ratio)与消光率(extinction ratio)之间的关系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构造图。图9是图2中的发光装置的变形实例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优选实施方式。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描述。1.第一实施方式(显示器)2.第二实施方式(投影仪)第一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器1的示意性构造的实例。显示器1 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 (显示面板)、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0背面的照明装置20、支撑液晶 显示面板10和照明装置20的外壳30以及驱动液晶显示面板10以显示图像的驱动电路 (未示出)。在显示器1中,液晶显示面板10的正面朝向观看者(未示出)。液晶显示面板104液晶显示面板10显示图像。例如,液晶显示面板10是透射型显示面板(其中每 个像素响应于图像信号被驱动),并且具有液晶层被夹在一对透明基板之间的构造。例如, 液晶显示面板10从靠近照明装置20侧开始依次包括偏光镜、透明基板、像素电极、取向膜 (alignment film)、液晶层、取向膜、共用电极、滤色片、透明基板(对向基板)以及偏光镜 (全部未示出)。透明基板由对可见光透明的诸如平板玻璃的基板构成。此外,在液晶显示面板10 中靠近照明装置20侧的透明基板中形成包括电连接至像素电极的TFT(薄膜晶体管)、配 线等的有源驱动电路。例如,像素电极和共用电极由ITO(氧化铟锡)制成。像素电极被以 栅格排列(lattice arrangement)或Δ排列(delta arrangement)设置在透明基板上,并 且作为用于各个像素的电极。另一方面,共用电极被形成在滤色片的整个表面上,并且用作 面向像素电极的共用电极。例如,取向膜由诸如聚酰亚胺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并且对液晶执 行取向处理。例如,液晶层由VA(垂直配向)模式、NT(扭转向列)模式、或STN(超扭转向 列)模式液晶制成,并且具有如下功能,即,通过从驱动电路施加的电压来改变每个像素中 从照明装置20发出光的偏振轴的方向。此外,逐步改变液晶取向,使得以步进的方式调整 每个像素透射轴的方向。在滤色片中,例如,对应于像素电极的排列来设置将透过液晶层的 光分别分离为红(R)、绿(G)以及蓝⑶三原色或诸如R、G、B以及白(W)4种颜色的滤色 片。作为滤色片排列(像素排列),通常可以使用条状排列、对角线排列、Δ排列或矩形排 列。偏光镜是一种光学光阀(opticalshutter),仅允许一定振动方向上的光(偏振光)通 过。设置偏光镜使得它们的偏振轴彼此相差90°,从而偏光镜允许从照明装置20发出的光 经由液晶层透过,或阻挡发出的光。照明装置20例如,照明装置20包括图2A中示出的作为直下式光源(directtype light source)的发光装置21。此外,图2A示出了发光装置21的透视图,而图2B示出了沿着图 2A中的箭头方向A-A截取的截面构造的实例。例如,发光装置21包括基板22和发光元件 23。发光元件23形成在基板22的一个表面上,更具体地,形成在基板22的与面向液晶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发光元件,在基板上从所述基板依次包括第一电极、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其中,所述基板在面向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上具有第一凹凸结构,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包括多个宽度等于或小于可见光波长上限的条状凸部,以及所述第一电极、所述发光层以及所述第二电极在与面向所述基板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均具有模仿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所述凸部的第二凹凸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宽则榎本正蚁坂裕一若生仁志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