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拔芯机的移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26108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拔芯机的移动机构,包括设于工作底板(2)上的两平行布置的直线轴承导杆(26)、移动底板(37)、拉板及控制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板分为上拉板(27)和下拉板(28),分别连接在上摆臂(29)和下摆臂(30)上,上摆臂(29)和下摆臂(30)之间均设有摇臂轴(33),其上分别设有上摇臂(31)和下摇臂(32),控制气缸包括摇臂气缸(34)、拔芯气缸(35)和回程气缸(50),摇臂气缸(34)通过连接于其上的上摇臂(31)和下摇臂(32)控制上摆臂(29)和下摆臂(30),移动底板(37)通过直线轴承座(52)设于两直线轴承导杆(26)上,且其上设有水平布置的拔芯气缸(35),工作底板(2)与移动底板(37)之间设有齿条(36)和齿轮(41),齿轮(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链轮(4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加工质量好、机器使用寿命长、加工效率高等特点,每分钟可完成60-80个电容板的拔芯加工。(*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自动拔芯机的移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自动拔芯机的移动机构。
技术介绍
在电子加工领域对电子件加工质量和速度要求越来越高。如附图2所示,在陶 瓷电容器加工生产中由于陶瓷电容(9)是由胶带(7)将其引脚⑶粘结在环氧板(6)上排 列的,现在将电容(9)从环氧板(6)上取下一般是通过人工,这样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质量也很难保证。目前市场上的拔芯机器由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气缸控制拔芯口, 工人将料插入,然后点动气缸将电容拔下,这种机器效率很低;另一种是采用滚动的方 式,其结构为上下平行安装滚轮,工件沿轨道进入量滚轮中间,利用滚轮的半径滚动时 产生的距离差将电容拔出,这种机器效率可以但是电容的引脚很容易损坏。在拔芯机器 中,进行拔芯操作的移动机构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加工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加工质量好、效率高的用于自动 拔芯机的移动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如此实现的用于自动拔芯机的移动机构,包括设于工作底板上的两平行布置的直线轴承导 杆、移动底板、拉板及控制气缸,所述移动机构中拉板分为上拉板和下拉板,分别连接 在上摆臂和下摆臂上,上摆臂和下摆臂之间均设有摇臂轴,其上分别设有上摇臂和下摇 臂,控制气缸包括摇臂气缸、拔芯气缸和回程气缸,摇臂气缸通过连接于其上的上摇臂 和下摇臂控制上摆臂和下摆臂,移动底板通过直线轴承座设于两直线轴承导杆上,且其 上设有水平布置的拔芯气缸(3 ,工作底板与移动底板之间设有齿条和齿轮,齿轮的一 侧固定连接有移动链轮。作为优选,所述两直线轴承导杆通过支撑座连接在工作底板上。作为优选,所述移动底板上设有两根与直线轴承导杆垂直布置的导杆,其上设 有摆臂底板,上摆臂和下摆臂上连接有支板,并通过支板连接在摆臂底板上。作为优选,所述直线轴承导杆两端分别设有缓冲撞块和气缓冲块。作为优选,所述回程气缸设于缓冲撞块的一侧。本技术设计的用于自动拔芯机的移动机构,包括夹持工件的上下拉板、连 接在拉板上的上下摆臂、控制拉板操作的拔芯气缸、控制上下拉板张开闭合的摇臂气 缸、以及控制移动底板返回原点的回程气缸,齿轮齿条控制拉板的横向移动,由于气缸 的顶力较大,在工作底板上安装缓冲块来缓解冲力。本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加工质量好、机器使用寿命长,加工效率高等 特点,每分钟可完成60-80个电容板的拔芯加工。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送料机构中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2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参考附图,用于自动拔芯机的移动机构,包括设于工作底板2上的两 平行布置的直线轴承导杆26、移动底板37、拉板及控制气缸,两直线轴承导杆沈通过支 撑座25连接在工作底板2上。所述拉板分为上拉板27和下拉板观,分别连接在上摆臂四和下摆臂30上,上 摆臂四和下摆臂30之间均设有摇臂轴33,其上分别设有上摇臂31和下摇臂32,控制气 缸包括摇臂气缸34、拔芯气缸35和回程气缸50,摇臂气缸34通过连接于其上的上摇臂 31和下摇臂32控制上摆臂四和下摆臂30,移动底板37通过直线轴承座52设于两直线 轴承导杆沈上,且其上设有水平布置的拔芯气缸35,工作底板2与移动底板37之间设有 齿条36和齿轮41,齿轮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链轮42。所述移动底板37上设有两根与直线轴承导杆26垂直布置的导杆55,其上设有摆 臂底板38,上摆臂四和下摆臂30上连接有支板51,并通过支板51连接在摆臂底板38上。所述直线轴承导杆沈两端分别设有缓冲撞块39和气缓冲块40。此两处撞块的 设计可缓解撞击冲力,提高加工质量、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回程气缸50设于缓冲撞块 39的一侧。工作时,移动机构与待加工工件等速移动,根据提前设定好的时间,摇臂气缸 34伸缩运动,带动拉板上下张开,夹持住电容,拔芯气缸35启动摆臂底板38向后拉动, 同时上下拉板张开,拔下的电容落入收料斗中,当完成一次加工后,用回程气缸50将拉 板推回到原始点,准备下一个工件的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自动拔芯机的移动机构,包括设于工作底板(2)上的两平行布置的直线轴承导杆(26)、移动底板(37)、拉板及控制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板分为上拉板(27)和下拉板(28),分别连接在上摆臂(29)和下摆臂(30)上,上摆臂(29)和下摆臂(30)之间均设有摇臂轴(33),其上分别设有上摇臂(31)和下摇臂(32),控制气缸包括摇臂气缸(34)、拔芯气缸(35)和回程气缸(50),摇臂气缸(34)通过连接于其上的上摇臂(31)和下摇臂(32)控制上摆臂(29)和下摆臂(30),移动底板(37)通过直线轴承座(52)设于两直线轴承导杆(26)上,且其上设有水平布置的拔芯气缸(35),工作底板(2)与移动底板(37)之间设有齿条(36)和齿轮(41),齿轮(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链轮(42)。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自动拔芯机的移动机构,包括设于工作底板(2)上的两平行布置的直线轴承导 杆06)、移动底板(37)、拉板及控制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板分为上拉板(XT)和下拉 板08),分别连接在上摆臂09)和下摆臂(30)上,上摆臂09)和下摆臂(30)之间均设 有摇臂轴(33),其上分别设有上摇臂(31)和下摇臂(32),控制气缸包括摇臂气缸(34)、 拔芯气缸(35)和回程气缸(50),摇臂气缸(34)通过连接于其上的上摇臂(31)和下摇臂 (32)控制上摆臂09)和下摆臂(30),移动底板(37)通过直线轴承座(52)设于两直线轴 承导杆06)上,且其上设有水平布置的拔芯气缸(3 ,工作底板( 与移动底板(37)之 间设有齿条(36)和齿轮01),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瑜彪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斯通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