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材及其制备装置、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23902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膜材,包括复合一体的第一层膜和第二层膜,所述第一层膜包括与所述第二层膜相接触的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层膜包括与所述第一层膜相接触的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的纤维线和所述第二接触面的纤维线错开。还提供一种膜材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上述膜材及其制备装置、制备方法,将膜材的第一层膜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层膜的第二接触面接触,且第一接触面的纤维线和第二接触面的纤维线错开,增加了纵向拉伸力,韧性较好,减少了使用增韧剂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聚丙烯树脂材料制成的膜材应用于文具制品、礼品包装等等。传统生产的膜材是 由两支螺杆将不同颜色的聚丙烯树脂原料经料筒加热后挤出经过过滤网座到分配器内,然 后进入模头,由模头流出的熔融料经过两支钢辊轮挤压冷却定型而成。由于两轮间需要积 料,压力很大,使得两轮无法靠近,生成的砂纹板的极限厚度在0. 2毫米至0. 25毫米之间, 且生产的膜材韧性较差易碎,并需增加大量增韧剂,增加了生成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韧性较好的膜材。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制备上述膜材的制备装置。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制备上述膜材的制备方法。一种膜材,包括复合一体的第一层膜和第二层膜,所述第一层膜包括与所述第二 层膜相接触的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层膜包括与所述第一层膜相接触的第二接触面,其特 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的纤维线和所述第二接触面的纤维线错开。优选地,所述膜材的厚度为0. 12毫米 0. 2毫米。优选地,所述第一层膜包括与所述第一接触面相对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层膜包 括与所述第二接触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上均设有花纹。一种膜材的制备装置,包括第一套加工装置和第二套加工装置,所述第一套加工 装置包括装入第一原料的第一入料桶、加热第一原料的第一料筒、过滤加热后的第一原料 的第一过滤网座、装载过滤后的第一原料的第一模头和加工过滤后的第一原料的第一辊轮 组,所述第一辊轮组包括间隙设置的第一刚性辊轮和第一弹性辊轮,所述第一入料桶的出 料口与所述第一料筒的入料口相对应,所述第一料筒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过滤网座的入料 口相对应,所述第一过滤网座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模头的入料口相对应,所述第一模头的 出料口正对于所述第一刚性辊轮和所述第一弹性辊轮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套加工装置中 包括装入第二原料的第二入料桶、加热第二原料的第二料筒、过滤加热后的第二原料的第 二过滤网座、装载过滤后的第二原料的第二模头和加工过滤后的第二原料的第二辊轮组, 所述第二辊轮组包括间隙设置的第二刚性辊轮和第二弹性辊轮,所述第二入料桶的出料口 与所述第二料筒的入料口相对应,所述第二料筒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过滤网座的入料口相 对应,所述第二过滤网座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模头的入料口相对应,所述第二模头的出料 口正对于所述第二刚性辊轮和所述第二弹性辊轮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套加工装置的第一 刚性辊轮和第一弹性辊轮对第一原料进行挤压加工形成第一层膜,所述第一层膜包括第一 接触面,所述第二套加工装置的第二模头将第二原料加入到所述第一层膜的第一接触面, 所述第二套加工装置的第二刚性辊轮和第二弹性辊轮对所述第一层膜的第一接触面上的第二原料进行挤压加工形成含第二接触面的纤维线与所述第一层膜的第一接触面的纤维 线错开的第二层膜。优选地,所述第一层膜的纤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套加工装置的第一模头流出第一 原料的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层膜的纤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套加工装置的第二模头流出第二 原料的方向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一刚性辊轮和第二刚性辊轮均为钢辊轮,所述第一弹性辊轮和第 二弹性辊轮均为硅胶辊轮。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套加工装置的第一辊轮组和所述第二套加工装置 的第二辊轮组之间的导引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一套加工装置的第一辊轮组加工形成的第一 层膜传送到所述第二套加工装置的第二辊轮组。优选地,所述制备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引装置末端的展平辊,用于将所述第 一套加工装置加工形成的第一层膜展平。一种膜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熔融第一原料;将熔融后的所述第一原料经过辊式挤压加工形成膜材的第一层膜,其中,所述第 一层膜包括第一接触面;熔融第二原料;及在所述第一层膜的第一接触面上加入熔融后的所述第二原料,进行辊式挤压加工 形成含第二接触面的纤维线与所述第一层膜的第一接触面的纤维线错开的第二层膜。优选地,还包括在形成所述第一层膜之后,将所述第一层膜传送到形成膜材的第 二层膜的加工处,并在传送中对所述第一层膜展平。上述,将膜材的第一层膜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层膜 的第二接触面接触,且第一接触面的纤维线和第二接触面的纤维线错开,增加了纵向拉伸 力,韧性较好,减少了使用增韧剂的成本。附图说明图IA为一个实施例中膜材的第一层膜和第二层膜接触处的结构示意图IB为图IA中第一层膜的平面示意图IC为图IA中第二层膜的平面示意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膜材的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膜材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IA至图IC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膜材,包括复合一体的第一层膜1和 第二层膜2。第一层膜1包括与第二层膜2相接触的第一接触面11,第一接触面11上形成 纤维线111 ;第二层膜2包括与第一层膜1相接触的第二接触面22,第二接触面22上形成 纤维线222。第一接触面11的纤维线111和第二接触面22的纤维线222错开,即延伸方 向相同且间隔排列。第一层膜1与第二层膜2通过两次加工而成,并形成一体,第一接触面511的纤维线111和第二接触面22的纤维线222错开排布紧密粘合。这样使得膜材的纵向 拉伸力增大,韧性较好,抗撕裂性能好,减少了使用增韧剂的成本。上述膜材的厚度为0. 12毫米 0. 2毫米。通过两次加工,增加了膜材的韧性,加 工使得厚度为0. 12毫米 0. 2毫米时也不易断裂,膜材的厚度更小,节省材料。另外,上述膜材的第一层膜1和第二层膜2的颜色可相同,也可不同。加工第一层 膜1的第一原料的颜色与加工第二层膜2的第二原料的颜色相同或不同。颜色相同时,用 料统一,容易获取。颜色不同时,膜材的色彩多样,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第一原料和第二原 料的主要成为均可为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等,第一原料和第二原料成分可不同。本实施例中,第一层膜1还包括与第一接触面11相对的第一表面(图中未标示), 第二层膜2还包括与第二接触面22相对的第二表面(图中未标示)。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 面上均设有花纹。上述膜材因通过两次加工复合而成,第一层膜1和第二层膜2加工形成一体。第 一次加工时,第一原料流出后进行加工,第一层膜1的第一接触面11未形成花纹,但形成了 与第一原料流出方向相同的纤维线111,第一层膜1的第一表面被带有花纹的第一辊轮组 旋转挤压形成花纹。第二次加工时,重新加入第二原料到第一层膜1的未形成花纹的第一 接触面11上,然后加工形成第二层膜2。第一层膜1的第一接触面11因带有花纹不再进行 花纹加工。第二层膜2的第二接触面22与第一层膜1的第一接触面11相互接触,第二层 膜2的第二接触面22也形成与重新加入的第二原料的流出方向相同的纤维线222,且第一 层膜1的第一接触面11的纤维线111和第二层膜2的第二接触面22的纤维线222错开, 第二层膜2的第二表面被带花纹的第二辊轮组旋转挤压形成花纹,如此第一层膜1的第一 表面和第二层膜2的第二表面上均形成花纹。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膜材的制备装置,包括第一套加工装置10和第 二套加工装置20。第一套加工装置10包括装入第一原料的第一入料桶100、加热第一原料 的第一料筒110、过滤加热后的第一原料的第一过滤网座120和装载过滤后的第一原料的 第一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膜材,包括复合一体的第一层膜和第二层膜,所述第一层膜包括与所述第二层膜相接触的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层膜包括与所述第一层膜相接触的第二接触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的纤维线和所述第二接触面的纤维线错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材,包括复合一体的第一层膜和第二层膜,所述第一层膜包括与所述第二层 膜相接触的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层膜包括与所述第一层膜相接触的第二接触面,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的纤维线和所述第二接触面的纤维线错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材的厚度为0.12毫米 0.2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膜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膜包括与所述第一接触面 相对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层膜包括与所述第二接触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 所述第二表面上均设有花纹。4.一种膜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加工装置和第二套加工装置,所述第 一套加工装置包括装入第一原料的第一入料桶、加热第一原料的第一料筒、过滤加热后的 第一原料的第一过滤网座、装载过滤后的第一原料的第一模头和加工过滤后的第一原料的 第一辊轮组,所述第一辊轮组包括间隙设置的第一刚性辊轮和第一弹性辊轮,所述第一入 料桶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料筒的入料口相对应,所述第一料筒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过滤网 座的入料口相对应,所述第一过滤网座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模头的入料口相对应,所述第 一模头的出料口正对于所述第一刚性辊轮和所述第一弹性辊轮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套加 工装置中包括装入第二原料的第二入料桶、加热第二原料的第二料筒、过滤加热后的第二 原料的第二过滤网座、装载过滤后的第二原料的第二模头和加工过滤后的第二原料的第二 辊轮组,所述第二辊轮组包括间隙设置的第二刚性辊轮和第二弹性辊轮,所述第二入料桶 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料筒的入料口相对应,所述第二料筒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过滤网座的 入料口相对应,所述第二过滤网座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模头的入料口相对应,所述第二模 头的出料口正对于所述第二刚性辊轮和所述第二弹性辊轮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套加工装 置的第一刚性辊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钦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齐心文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