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针杆排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2233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排油装置,其能够降低供给针杆的润滑油的剩余量在轴承下端滞留的情况,其具有:固定在机架上并在针杆滑动面中腹的内槽中配置有第一吸油部件的轴承;连接在机架上并与主轴的旋转连动而进行吸引动作的排油管,将供给针杆的润滑油的一部分经由排油管返回缝纫机底部的储油器,其中,在轴承的内槽及机壳穿透设有与该内槽及机壳连通的释放孔,在该释放孔的出口连接排油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供给针杆的润滑油的剩余量返回缝纫机底部的储油器的针杆 排油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缝纫机的针杆排油装置已知通过与主轴的旋转连动而进行吸引动作 的排油管将供给针杆的润滑油的剩余量返回缝纫机底部的储油器的结构(例如,参照专 利文献1)。另外,针杆由固定在机架上的轴承能够上下滑动地支承,针杆下端的针与主 轴的旋转连动而间歇贯通布料积载面。向针杆的供油自轴承上方进行,供给针杆的油通 过针杆的上下移动等而浸入轴承内槽的筒状毛毡(第一吸油部件)。由此,轴承的滑动面 被油润滑,剩余的油被从轴承下端的排油管吸引。专利文献1 日本实开平1-155986号公报(第2_3页、第2_5图)但是,在以往的缝纫机的针杆排油装置中,以中低速驱动缝纫机时储存在轴承 下端的油、即供给针杆的润滑油的剩余量不能由排油管充分吸引。当发生这样的现象, 剩余的油始终滞留在轴承下端,针杆下的布料会被该油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供给针杆的润滑油的剩余量在轴承下 端滞留的缝纫机的针杆排油装置。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排油装置,其具有固定在 机架上并在针杆滑动面中腹的内槽中配置有第一吸油部件的轴承;连接在机架上并与主 轴的旋转连动而进行吸引动作的排油管,将供给针杆的润滑油的一部分经由排油管返回 缝纫机底部的储油器,其特征在于,在轴承的内槽及机壳穿透设有与该内槽及机壳连通 的释放孔,在该释放孔的出口连接排油管。另外,所述释放孔由从轴承的内槽向右方水平延伸的第一通路、与第一通路连 通并面前上扬地倾斜的第二通路、与第二通路连通并具有排油管连接用的出口的第三通 路构成。另外,在所述释放孔的第一通路中配置第二吸油部件,该吸油部件连接在第一 吸油部件上。(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轴承的内槽及机壳穿透设有与该内槽及机壳连通的释放 孔,在该释放孔的出口连接排油管,所以供给针杆的润滑油的剩余量滞留在轴承下端之 前由排油管吸引。另外,当释放孔由第一通路、第二通路及第三通路构成时,能够使机 架内部的配线整齐,不仅外观上,内观上也好看。另外,当在释放孔中配置第二吸油部 件,将该吸油部件与第一吸油部件连接时,能够有助向排油管侧吸引油。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的针杆排油装置的概要的侧面图。图2是表示适用于该装置的缝纫机针杆机构的部件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轴承周边的要部(图1的A-A剖面)与排油管的关系的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1 针杆2 轴承2a 内槽15筒状毛毡(第一吸油部件)16释放孔16a 第一通路16b 第二通路16c第三通路17杆状毛毡(第二吸油部件)22排油管25储油器MH 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针杆1如图1所示,由轴承2能够上下 滑动地支承,轴承2由螺钉3固定在机壳MH上。机壳MH具有中空的主室和头部室, 两室由分隔壁MW分隔。针杆1的上端经由销4连结在摆动轴5的腕部6上,由螺钉7 安装在主轴S上的柱杆8经由销9连结在摆动轴5的动杆10上。另外,如图2所示,腕 部6及动杆10分别由螺钉虹、IOa固定在摆动轴5上。摆动轴5由固定在机架上的套管 11A、IlB支承,隔着套管IlB配置的轴环12和E型止动环13限制摆动轴5向推力方向 移动。另外,主轴S旋转时,摆动轴5的摆动腕6的先端做圆弧运动。通过腕部6的 圆弧运动,针杆1沿着轴承2上下往复运动,安装在针杆1下端的针Ia间歇贯通布料积 载面MB。供油管14通过分隔壁MW延伸设置至主室以及头部室,从供油管14渗出的 油同样地由位于头部室内的腕部6的圆弧运动而飞散。由此,头部室内的可动部件被油 润滑,头部室内的剩余油在分隔壁MW等上传递,从回收口 M返回缝纫机底部的储油器 25。轴承2在针杆滑动面的中途具有内槽&,上下开放型的筒状毛毡15收纳在该内槽 &中。另外,如图3所示,在轴承2的内槽&以及机架MH穿透设有连通(将内槽&及 机架MH连通)的释放孔16。该释放孔16由从轴承的内槽&向右方水平延伸的第一通路 16a、与第一通路Ife连通并面前上扬(向操作者方向朝上)地倾斜的第二通路16b和与第 二通路16b连通并具有排油管连接用的出口的第三通路16c构成。在第一通路16a中配置 杆状的毛毡17 (吸油部件),在第三通路16c的出口拧入排油管连接用的管道18。杆状的 毛毡17的一端与筒状毛毡15连接,另一端向第二通路16b突出。另外,第二通路16b 的前端由虫形螺钉19封锁,第三通路16c的左端由横罩20封锁。这样,释放孔16与机架MH连通设置,所以即使由各种操作装卸横罩20的情况下,通路状态也不会变更。另外,轴承2在外周设有外槽沈、2b,该外槽沈、沈隔着第一通路1 而位于 上下。并且,0型环21、21安装在外槽2b、2b,由此,由杆状毛毡17吸收的油不从机 架MH与轴承2的间隙向布料积载面MB侧垂下。在释放孔16出口的管道18连接有排 油管22。该排油管22与配置在缝纫机底部的次摆线泵23的吸引口 23a连接,次摆线泵 23的蜗轮23b啮合在主轴S的齿轮部。伴随主轴S的旋转,蜗轮23b旋转,则在次摆线 泵23的吸入口 23a产生吸引力。即、由在吸引口 23a上产生的吸引力使轴承2中的剩余 油从内槽&经由释放孔16流入排油管22,最终向缝纫机底部的储油器25返回。另外, 优选预先实现即使在泵23的吸引口 23a产生吸引力,杆状毛毡17的配置也维持在第一通 路16a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展示了杆状毛毡的详细情况,但是在轴承的内槽&侧与机架 MH侧分别设置分体的杆状毛毡,预先形成将其相连的结构,容易向轴承2进行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排油装置,其具有:固定在机架上并在针杆滑动面中腹的内槽中配置有第一吸油部件的轴承;连接在机架上并与主轴的旋转连动而进行吸引动作的排油管,将供给针杆的润滑油的一部分经由排油管返回缝纫机底部的储油器,其特征在于,在轴承的内槽及机壳穿透设有与该内槽及机壳连通的释放孔,在该释放孔的出口连接排油管。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9-9-16 2009-2146101.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排油装置,其具有固定在机架上并在针杆滑动面中腹的内 槽中配置有第一吸油部件的轴承;连接在机架上并与主轴的旋转连动而进行吸引动作的 排油管,将供给针杆的润滑油的一部分经由排油管返回缝纫机底部的储油器,其特征在 于,在轴承的内槽及机壳穿透设有与该内槽及机壳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门胁荣一中野一行川人俊夫堂安治南云由纪子
申请(专利权)人: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