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21518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6),包括喇叭(5),在所述喇叭(5)上通过软管(2)连接有气导管(1),所述气导管(1)置于靠近中耳咽鼓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助听器解决信号传递到耳膜时信号衰减的问题,在保证使用者佩戴舒适性的前提下,将传统的提高信号的质量来提高使用者的接收声音的方式,改变为通过改变结构,增加气管道(1)的方式来使声音信号从外耳道直接传递到耳膜,从而使用者可获得较高的功率效果,提高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功率20%以上。(*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强化耳内授话喇叭功率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耳内授话耳背 式(BTE)助听器,所述助听器通过结构改进来强化耳内授话。
技术介绍
现在生产助听器的厂家大多都在提高助听器的输出信号、抑制环境噪声、声音反 射信号等方面做文章,用来保证输出信号的质量。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即使输 出的信号的质量很好,但是使用者接收到的部分很少,使用者也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例如 申请号为200810089520.9的中国专利申请、美国专利US2004/0190734,其目的就是为了获 得质量较高的输出信号。市场上的助听器有耳挂式(即耳背式,BTE)和耳塞式(CIC)两种。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 耳道一般分为外耳道101、中耳道102、深耳道104和耳膜103,耳背式助听器而言,耳内授话 喇叭通常只是放置在外耳道101入口处,距中耳道102和耳膜103尚有相当距离,而且,喇 叭外边的固定塞必须留有空气流通缝隙。因此,即使喇叭功率很强,喇叭功率也就是助听器 功率,将会损失高达30%,降低了使用效果。许多重度听力损失患者抱怨耳内授话耳背式助 听器功率小。当喇叭距离耳膜过近时,又极易产生共鸣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不增加助听器的电池、喇叭、和系统功率的 前提下,提供一种可提高助听器功率的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包 括喇叭,在所述喇叭上连接有强化耳内授话喇叭功率的装置,所述强化耳内授话喇叭功率 的装置为一气导管,所述气导管置于靠近中耳咽鼓管处,从而将助听器声音信号直接输送 到接近中耳鼓室和鼓膜和听小骨。所述气导管长为5mm 20mm,这样气导管便可靠近中耳咽鼓管,另外其内径可设 置为0. 2mm 1Omm,外径可设置为1. Omm 15mm。所述气导管截面的外形为圆形、椭圆形、方形、多边形或耳道形状,气导管内或外 尺寸,从一端到另一端,可以是均勻、逐渐变大或缩小。所述气导管为单孔或多孔;气导管为多孔时,其气孔为均勻或非均勻孔径,并按均 勻或非均勻方式排列。所述孔可以是圆或非圆型,孔径为0.05mm 6mm。这样的气导管结 构不仅增强了其支撑强度,即便在气导管产生一定的形变时,其也可以保证畅通。为便于助听器置放到指定位置和取出,有利于固定在耳道内,所述气导管沿耳道 长度方向的结构刚度连续或非连续变化,刚度变化可以通过材料配对或接构形状和尺寸变 化而实现。所述气导管通过过度配合冷或热套、胶粘结、机械耦合等方式与喇叭内部或外部 连接。为保证气导管有一定的柔韧度,所述气导管的材料是硬度在20-80之间的单一或 混合高分子聚合物,所述聚合物可以为硅橡胶、聚氨酯、氯酊橡胶或塑料。为了减少声波传递过程的阻尼效应,所述气导管的管内壁光滑度在V6-V14之 间。为减少声波传递过程的阻尼效应,气导管管内壁也可以进行特殊表面处理。所述气导管上设置有耳塞,所述耳塞置于气导管的端部或中部。气导管与耳塞的 材料与所组成的结构系统的自然频率在8000Hz以上。所述气导管沿耳道方向为直线型或是根据耳道的弯曲形状预成型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助听器解决信号传递到耳膜时信号衰减 的问题,在保证使用者佩戴舒适性的前提下,将传统的提高信号的质量来提高使用者的接 收声音的方式,改变为通过改变结构,增加气管道的方式来使声音信号从外耳道直接传递 到耳膜,从而使用者可获得较高的功率效果,提高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功率20%以上。同 时本技术易于置放和取出。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耳朵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为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强化耳内授话喇叭功率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耳道的长度示意图。图5为多孔气导管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三孔气导管的截面示意图。图7为四孔气导管的截面示意图。图8为五孔气导管的截面示意图。图9为七孔气导管的截面示意图。图10为耳孔形状截面示意图。图11为气导管延长度方向实现不同弯曲刚度的第一种方式的剖视图。图12为气导管延长度方向实现不同弯曲刚度的第二种方式的剖视图。图13为气导管延长度方向实现不同弯曲刚度的第三种方式的剖视图。图14为气导管延长度方向实现不同弯曲刚度的第四种方式的剖视图。图15为本技术的助听器置于耳内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一种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6,包括喇叭5,在所述喇叭5上通过软管 2(如图3所示)连接有强化耳内授话喇叭5功率的装置,所述强化耳内授话喇叭5功率的 装置为一气导管1,所述气导管1置于靠近中耳咽鼓管处,从而将助听器声音信号直接输送 到接近中耳鼓室和鼓膜和听小骨。为防止沿周边的声压泄漏;提供靠近耳道中心附近的空气流通道以防止闭塞效 应;支撑和固定喇叭和气导管1,防止松动或脱位、防止震动和共振;柔软和佩戴舒服;便于 更换或清理耳垢等;易于置放和取出,气导管1上设置有耳塞3,所述耳塞3置于气导管1的端部或中部。耳塞可以是单极、双级、或多极,均勻或非均勻分布在气导管端部、中部或是其 他部位。美国专利US7092543B1介绍了受听力影响的人群中耳道4长度,如图4所示,其 耳道4的长度在23mm-34mm之间,其中左耳的耳道4平均长度为28. 31mm,右耳的耳道4平 均长度为28. 27mm,得出耳道4的平均长度为28.29mm。因此,所述气导管1长为5mm 20mm,这样气导管1便可靠近中耳咽鼓管,另外其内径可设置为0. 2mm 10mm,外径可设置 为 1. 0mm 15mm。气导管1可以为为单孔或多孔;图5所示的为气导管1为多孔的截面示意图。气 导管1为多孔时,其气孔为均勻或非均勻孔径,并按均勻或非均勻方式排列。这样的气导管 1结构不仅增强了其支撑强度,即便在气导管1产生一定的形变时,其也可以保证畅通。图6至图9所示的为具有多孔的气导管的实施例,其中,图6所示的为气导管1为 三孔的截面示意图;图7所示的为气导管1为四孔的截面示意图;图8所示的为气导管1为 五孔的截面示意图;图9所示的为气导管1为七孔的截面示意图。所述孔可以是圆或非圆 型,孔径为0. 05mm 6mm。气导管1截面的外形为圆形、椭圆形、方形、多边形或耳道形状,气导管1内或外尺 寸,从一端到另一端,可以是均勻、逐渐变大或缩小。图10所示的为耳道4的截面示意图, 其形状为近似椭圆形。为便于助听器置放到指定位置和取出,有利于固定在耳道内,所述气导管1沿耳 道长度方向的结构弯曲刚度连续或非连续变化,弯曲刚度变化可以通过材料配对或接构形 状和尺寸变化而实现,其弯曲刚度变化可以是连续变化或者是阶梯变化。图11、图12所示的是弯曲刚度连续变化的气导管的剖面示意图;图13所示的是 弯曲刚度阶梯变化的气导管的剖面示意图;图14所示的是弯曲刚度通过材料变化的气导 管的剖面示意图,其中气导管的第一部分7、第二部分8和第三部分9采用不同的材料。气导管1可以通过过度配合冷或热套、胶粘结、机械耦合等方式与喇叭5的内部或 外部连接。气导管1上可设置有耳塞3,所述耳塞3置于气导管的端部或中部。气导管1与耳 塞3材料的自然频率在8000Hz以上,避免自身由于声音信号传播可能引起的振动或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6),包括喇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喇叭(5)上连接有强化耳内授话喇叭(5)功率的装置,所述强化耳内授话喇叭(5)功率的装置为一气导管(1),所述气导管(1)置于靠近中耳咽鼓管处。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9-12-31 200920282786.51.一种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6),包括喇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喇叭(5)上连接 有强化耳内授话喇叭(5)功率的装置,所述强化耳内授话喇叭(5)功率的装置为一气导管 (1),所述气导管(1)置于靠近中耳咽鼓管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导管(1)长 为5mm 20mm,内径为0. 2mm 10mm,夕卜径为1. 0mm 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导管(1)截 面外形为圆形、椭圆形、方形、多边形或耳道(4)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导管 (1)为单孔或多孔;气导管(1)为多孔时,其气孔为均勻或非均勻孔径,并按均勻或非均勻 方式排列;所述孔可以是圆或非圆型,其孔径为0. 05mm 6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内授话耳背式助听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导管(1)沿 耳道(4)长度方向的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勇赵金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贝泰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