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隋新专利>正文

培育蛹虫草的专用培养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21165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培育蛹虫草的专用培养容器,由杯状的容器主体构成,在容器主体的下半部设有凸出或凹陷于容器主体内壁的圆弧形、三角形或其它形状的拦截阻挡环,在容器主体的上口配有上盖。可选用现有的玻璃、塑料等原材料并采用常规的工艺加工制作。培养蛹虫草待子实体长成后,无需采出和烘干即可浸酒或当茶食用,保证蛹虫草的新鲜和有效成分不流失,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培养和食用一体化。拦截阻挡环起到固定培养基或子实体的作用,保证浸泡过程中子实体及培养基不飘起,既安全又美观。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成本低,培养蛹虫草方法简单、容易操作、生长率高、生产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推广应用后必将受到生产和消费者的欢迎。(*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培育容器的改进,具体说是用一种培育蛹虫草的专用培养容O
技术介绍
蛹虫草Cordyc印s militaris俗称北虫草,其药用价值与冬虫夏草相似,故药典中 又记载为“北冬虫夏草”。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完美的保健功能。因其含 有虫草酸、虫草素、虫草多糖和SOD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以及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等,所 以在防癌、抗癌,降血脂,防治动脉硬化,保护心、脑组织,镇静催眠,化痰、平喘,保肺益肾等 方面具有辅助治疗功效。蛹虫草的人工培养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过近30年的研究,蛹虫草的人工培 养方式多种多样。目前培养人工蛹虫草大都是选用现有的盆或罐头瓶等代替作培养容器, 待子实体长成后需要经过采收和烘干等工序才能食用,食用起来很不方便;另外,由于这些 传统培养容器的内壁表面光滑,直接食用时在蛹虫草浸酒的过程中培养基和子实体容易飘 起,影响美观和安全饮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 可以将蛹虫草的培养和使用统一在同一容器中的培育蛹虫草的专用培养容器。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培育蛹虫草的专用培养容器,由杯状的容器主体构成,特点是在容器主体的 下半部设有凸出或凹陷于容器主体内壁的拦截阻挡环。为了在子实体培养结束后,保证无菌的环境和食用的方便性,在容器主体的上口 配有上盖。所述的拦截阻挡环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弧形、三角形或其它形状。所述杯状的容器主体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或其它形状;可以 是透明的,也可以是不透明的。所用的材料可以是耐高温高压的,也可以是不耐高温高压 的。本技术结构简单,可选用现有的玻璃、塑料等原材料并采用常规的工艺加工 制作,容易实施。用本技术的专用培养容器,培养蛹虫草待子实体长成后,无需采出即可进行 烘干等加工工序,也可用鲜草浸酒或当茶食用,保证了蛹虫草的新鲜和有效成分不流失,培 养过程和浸泡饮用过程都在同一容器内,实现了整个程序的无菌环境和食用的方便性,降 低了蛹虫草的生产成本。容器下半部的拦截阻挡环起到固定培养基或蚕蛹的作用,保证浸 泡过程中子实体及培养基不飘起,既安全又美观,弥补了传统容器的不足,浸酒后可以直接 在酒桌上饮用,实现了培养和食用一体化。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成本低,培养蛹虫草方法简单、容易操作、生长率高、生产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推广应用后必将受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信赖和认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杯体、2拦截阻挡环、3杯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 具有凸出拦截阻挡环的培育蛹虫草的专用培养杯参照图1,这种培育蛹虫草的专用培养杯,由耐高温高压灭菌的透明玻璃制成的杯 体1构成,在杯体的下半部设有凸出内壁的圆弧形拦截阻挡环2。实施例2 具有凹陷拦截阻挡环的培育蛹虫草的专用培养杯参照图2,这种培育蛹虫草的专用培养杯,由耐高温高压灭菌的透明玻璃制成的杯 体1构成,在杯体的下半部设有凹陷内壁的圆弧形拦截阻挡环2,在杯口上配有上盖3。本技术申请人按实施例2,实施一种直径80毫米、高150毫米的培育蛹虫草的 专用培养杯,拦截阻挡环位于杯底的高度为15毫米。用这种专用培养杯,培育蛹虫草时的操作步骤如下1、清洁杯体及上盖后,去除上盖,将破碎的新鲜蚕蛹或其他培养基,直接加在杯 内达到拦截阻挡环所在位置的高度,用耐高温高压灭菌的塑料膜密封固定在杯口上,经 121°C、20分钟高温灭菌。2、接种在超净台内待培养基冷却后,打开塑料模,接种液体培养基10毫升,并在 超净台内重新封口。3、菌丝生长接种后的专用培养杯放到21°C的培养室内,保持黑暗,持续10天,菌 丝长满培养基的表面时转为见光培养。4、原基分化在每天保持光照10小时,保持昼夜温差10°C,每天保持通风2次,每 次1小时条件下,在菌丝表面每间隔15毫米,用灭菌刀划线,待看到菌丝体表面划线处有许 多小的凸起时,转入后期培养。5、后期培养观察到在划线处有原基突起时,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5-25°C范围内, 散射光条件下,继续培养60天,看到子实体头部有子囊壳分化时,即得蛹虫草。6、培养结束后,将专用培养杯的封口塑料膜换成上盖,即可直接投入销售或食用。经内部试用显示,这种专用培养杯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成本低,培养蛹虫草 的方法与常用方法相同,容易操作、使用灵活方便,可适用于各种培养基培育蛹虫草。杯体 采用耐高温高压灭菌的玻璃材质,透明度好、洁净度高、无破裂、外观漂亮,在蛹虫草浸酒过 程中子实体不飘起,可直接在酒桌饮用。杯体外壁还可根据企业文化自行制作各种标语或 图案,即美观又安全,起到颐神养性的效果,受到试用者的好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培育蛹虫草的专用培养容器,由杯状的容器主体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容器主体的下半部设有凸出或凹陷于容器主体内壁的拦截阻挡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培育蛹虫草的专用培养容器,由杯状的容器主体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容器主体的下半部设有凸出或凹陷于容器主体内壁的拦截阻挡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蛹虫草的专用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在容器主体的上口 配有上盖。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新
申请(专利权)人:隋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