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机工作辊轴承、中间辊轴承的再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416899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轧机工作辊轴承、中间辊轴承的再利用方法,其步骤为:先从已使用过四个工作负荷区后正常报废的轴承中选取轴承;再在轴承的外圈上划分出四个新的工作负荷区:即选取第1、第2工作负荷区的中间位置为第5工作负荷区,第2、第3工作负荷区的中间位置为第6工作负荷区,第3、第4工作负荷区的中间位置为第7工作负荷区,第4、1工作负荷区的中间位置为第8工作负荷区;然后在轴承承受弯辊力的固定方向上将轴承外圈调至第5工作负荷区第一次上线使用,3个月后检查轴承完好后,将工作负荷区调整为第7工作负荷区上线使用,依此类推,直至其余两个第6、第8工作负荷区使用完后再报废轴承。此方法延长了轧机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钢机械中的轴承再利用方法,尤其涉及冷轧机工作辊轴承、中间辊 轴承的再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冷轧机的工作辊轴承、中间辊轴承普遍选用四列圆锥滚柱轴承,轴承要求具 有好的耐压和耐冲击性能。由于冷轧机具有通过弯辊调整板型的功能,所以其工作辊轴承、 中间辊轴承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承受固定方向即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的弯辊力作用。其 中,工作辊轴承座A上的轴承外圈上的负荷区所承受的压力即弯辊力为IOt 20t,中间辊 轴承座B上的轴承外圈上的负荷区所承受的压力即弯辊力为20t 30t。现有轴承分为第 1、第2、第3、第4共四个工作负荷区,其使用方法是由于轴承承受固定方向的弯辊力,因 此在此方向上将轴承外圈调至第1工作负荷区使用6(3+3)个月后,下线检查清洗,检查轴 承外圈、内圈、滚子以及保持架情况完好后,将工作负荷区调至第3工作负荷区上线使用, 依次类推,调至第2、第4工作负荷区,直至每套轴承4个工作负荷区使用后报废,轴承的在 线使用时间为3000 5000小时。而在实践中发现,如图2所示,轴承工作负荷区内主要是 三个滚柱与轴承外圈受力。由于每套轴承滚柱为34个,所以每个负荷区占轴承外圈周长的 5.9%。这样,当4个负荷区使用报废后,轴承外圈的使用率仅为23.6%,因此,轴承的有效 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连轧机工作辊轴承、中间辊轴承的再利用方 法,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使轴承的在线使用时间提高到6000 8000小时。本专利技术,其步骤为(1)首先从已使用过第1、第2、第3、第4共四个工作负荷区后正常报废的轴承中 选取轴承,检查轴承的外圈、内圈、滚子以及保持架是否完好;(2)在检查完好的轴承的外圈上划分出四个新的工作负荷区即选取第1、第2工 作负荷区的中间位置为第5工作负荷区,第2、第3工作负荷区的中间位置为第6工作负荷 区,第3、第4工作负荷区的中间位置为第7工作负荷区,第4、1工作负荷区的中间位置为第 8工作负荷区;(3)在轴承承受弯辊力的固定方向上将轴承外圈调至第5工作负荷区第一次上线 使用,上线使用3个月后,下线检查清洗,检查轴承的外圈、内圈、滚子以及保持架情况完好 后,将工作负荷区调整为第7工作负荷区上线使用,依此类推,直至其余两个第6、第8工作 负荷区使用完后再报废轴承。通过本方法,使轴承从原有的4个负荷区变成8个负荷区,轴承外圈的使用率为 47. 2%,轴承使用寿命相比原来延长了 0. 5倍,轴承在线使用时间提高到6000 8000小 时。按照工作辊轴承24000元/套,中间辊轴承28000元/套,每年工作辊轴承报废16套,中间辊轴承报废12套计算,每年可以节省备件费用为工作辊轴承节省费用24000X16 = 384000元/年;中间辊轴承节省费用28000 X 12 = 336000元/年;合计每年节省备件费用 为720000元/年。从以上可以看出,本方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冷轧机轴承座受力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轴承工作负荷区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轴承工作负荷区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其步骤为(1)首先从已使用过第1、第2、第3、第4共四个工作负荷区后正常报废的轴承中 选取轴承,检查轴承的外圈、内圈、滚子以及保持架是否完好;(2)在检查完好的轴承的外圈上划分出四个新的工作负荷区即选取第1、第2工 作负荷区的中间位置为第5工作负荷区,第2、第3工作负荷区的中间位置为第6工作负荷 区,第3、第4工作负荷区的中间位置为第7工作负荷区,第4、1工作负荷区的中间位置为第 8工作负荷区;(3)在轴承承受弯辊力的固定方向上将轴承外圈调至第5工作负荷区第一次上线 使用,上线使用3个月后,下线检查清洗,检查轴承的外圈、内圈、滚子以及保持架情况完好 后,将工作负荷区调整为第7工作负荷区上线使用,依此类推,直至其余两个第6、第8工作 负荷区使用完后再报废轴承。通过本方法,使轴承从原有的4个负荷区变成8个负荷区,轴承外圈的使用率为 47. 2%,轴承使用寿命相比原来延长了 0. 5倍,轴承在线使用时间提高到6000 8000小 时。按照工作辊轴承24000元/套,中间辊轴承28000元/套,每年工作辊轴承报废16套, 中间辊轴承报废12套计算,每年可以节省备件费用为工作辊轴承节省费用24000X16 = 384000元/年;中间辊轴承节省费用28000 X 12 = 336000元/年;合计每年节省备件费用 为720000元/年。从以上可以看出,本方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方法适用各类带有 弯辊装置的四辊或六辊冷轧机的轴承使用。权利要求1.,其步骤为(1)首先从已使用过第1、第2、第3、第4共四个工作负荷区后正常报废的轴承中选取 轴承,检查轴承的外圈、内圈、滚子以及保持架是否完好;(2)在检查完好的轴承的外圈上划分出四个新的工作负荷区即选取第1、第2工作负 荷区的中间位置为第5工作负荷区,第2、第3工作负荷区的中间位置为第6工作负荷区,第 3、第4工作负荷区的中间位置为第7工作负荷区,第4、1工作负荷区的中间位置为第8工 作负荷区;(3)在轴承承受弯辊力的固定方向上将轴承外圈调至第5工作负荷区第一次上线使 用,上线使用3个月后,下线检查清洗,检查轴承的外圈、内圈、滚子以及保持架情况完好 后,将工作负荷区调整为第7工作负荷区上线使用,依此类推,直至其余两个第6、第8工作 负荷区使用完后再报废轴承。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其步骤为先从已使用过四个工作负荷区后正常报废的轴承中选取轴承;再在轴承的外圈上划分出四个新的工作负荷区即选取第1、第2工作负荷区的中间位置为第5工作负荷区,第2、第3工作负荷区的中间位置为第6工作负荷区,第3、第4工作负荷区的中间位置为第7工作负荷区,第4、1工作负荷区的中间位置为第8工作负荷区;然后在轴承承受弯辊力的固定方向上将轴承外圈调至第5工作负荷区第一次上线使用,3个月后检查轴承完好后,将工作负荷区调整为第7工作负荷区上线使用,依此类推,直至其余两个第6、第8工作负荷区使用完后再报废轴承。此方法延长了轧机轴承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21B31/07GK102000700SQ20101028800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7日专利技术者严开龙, 吉飞, 陈跃林 申请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冷轧机工作辊轴承、中间辊轴承的再利用方法,其步骤为:(1)首先从已使用过第1、第2、第3、第4共四个工作负荷区后正常报废的轴承中选取轴承,检查轴承的外圈、内圈、滚子以及保持架是否完好;(2)在检查完好的轴承的外圈上划分出四个新的工作负荷区:即选取第1、第2工作负荷区的中间位置为第5工作负荷区,第2、第3工作负荷区的中间位置为第6工作负荷区,第3、第4工作负荷区的中间位置为第7工作负荷区,第4、1工作负荷区的中间位置为第8工作负荷区;(3)在轴承承受弯辊力的固定方向上将轴承外圈调至第5工作负荷区第一次上线使用,上线使用3个月后,下线检查清洗,检查轴承的外圈、内圈、滚子以及保持架情况完好后,将工作负荷区调整为第7工作负荷区上线使用,依此类推,直至其余两个第6、第8工作负荷区使用完后再报废轴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开龙吉飞陈跃林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