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上部炉身炉衬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11916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上部炉身炉衬结构,包括炉壳、由砌筑在炉壳内的粘土砖形成的砖衬,设置在砖衬上的环形膨胀缝;其特点在于,所述炉壳和砖衬之间还设置有由自由浇注料浇注而成的连接层;所述环形膨胀缝包括分别设置于上部炉身上下两端的上环形膨胀缝和下环形膨胀缝;还沿炉壁纵向设置有纵向膨胀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原本的水渣石棉填充层改为采用自由浇注料浇注而成的连接层,增强了其连接强度,同时增设纵向膨胀缝来抵消砖衬受热后的环向膨胀,可避免粘土砖长期使用后掉落;另外,将述环形膨胀缝分为上环形膨胀缝和下环形膨胀缝,可减小膨胀缝宽度,避免膨胀缝被吹掉,增强了炉衬整体强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炼铁高炉,尤其是一种高炉上部炉身炉衬结构
技术介绍
高炉是一种横断面为圆形的炼铁竖炉。其炉壁一般是采用钢板作炉壳,内由冷却 壁和耐火内衬构成。现有的一种高炉上部炉身炉衬结构,设计的是三层粘土砖砌筑在炉壳 上形成,这种由粘土砖形成的炉衬,由于在高炉炼铁时,粘土砖受热会膨胀,故在粘土砖形 成的炉衬与炉壳支架还设置有120mm厚度的水渣石棉填充层以供粘土砖受热膨胀留出余 地,另外,在粘土砖与上部炉喉相接处还绕周向设置有IOOmm宽度的环形膨胀缝。这种现有的高炉上部炉身炉衬结构中,由于水渣石棉填充层粘性低,难以与粘土 砖形成整体,高炉生产一段时间之后,水渣石棉填料会被吹空,造成砖衬的松动、垮塌;同时 在粘土砖与上部炉喉相接处的环形膨胀缝被吹散后,也会造成炉喉的钢砖上翘变形。故现有的高炉上部炉身炉衬结构具有整体强度低,结构设置不合理,长期使用后 会出现砖衬的松动、垮塌、炉喉钢砖上翘变形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炉矿顺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使其整体强度更高 的上部炉身炉衬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种高炉上部炉身炉衬结构,包括炉壳、由砌筑在炉壳内的粘土砖形成的砖衬,设 置在砖衬上的环形膨胀缝;其特点在于,所述炉壳和砖衬之间还设置有由自由浇注料浇注 而成的连接层;所述环形膨胀缝包括分别设置于上部炉身上下两端的上环形膨胀缝和下环 形膨胀缝;还沿炉壁纵向设置有纵向膨胀缝。本技术中,将原本的水渣石棉填充层改为采用自由浇注料浇注而成的连接 层,增强了其连接强度,同时增设纵向膨胀缝来抵消砖衬受热后的环向膨胀,可避免粘土砖 长期使用后掉落;另外,将述环形膨胀缝分为上环形膨胀缝和下环形膨胀缝,可减小膨胀缝 宽度,避免膨胀缝被吹掉,增强了炉衬整体强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优化,所述上环形膨胀缝设置于炉喉钢砖下方200mm处,下环 形膨胀缝设置于上部炉身下端与中部炉身相接处,其缝隙宽度均为80mm。这样,环形膨胀 缝设置的位置和宽度均更加合理,上环形膨胀缝避免和炉喉钢砖直接相接,避免了因膨胀 缝被吹落而造成炉喉钢砖上翘变形,下环形膨胀缝用于与采用整体喷涂形成的中部炉衬相 接,避免了上部砖衬受热变形对中部炉衬的影响。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纵向膨胀缝宽度为5mm,每两条纵向膨胀缝之间间隔7块粘 土砖的距离。这样,可完全抵消砖衬受热后在环向方向产生的膨胀。使砖衬结构更加优化。综上所述,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高炉上部炉身炉衬结构,整体设置更加3合理,增强了上部炉衬整体强度,避免了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砖衬的松动、垮塌、炉喉钢砖 上翘变形等现象,延长了砖衬使用寿命且保证了炉矿的顺行,提高了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向局部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炉上部炉身炉衬结构,包括炉壳1、由砌筑在 炉壳内的粘土砖形成的砖衬2,设置在砖衬上的环形膨胀缝;其中,所述炉壳1和砖衬2之 间还设置有由自由浇注料浇注而成的连接层3 ;所述环形膨胀缝采用缓冲泥浆构成,包括 分别设置于上部炉身上下两端的上环形膨胀缝4和下环形膨胀缝5 ;还沿炉壁纵向设置有 纵向膨胀缝6。所述上环形膨胀缝4设置于炉喉钢砖7下方200mm处,下环形膨胀缝5设 置于上部炉身下端与中部炉身8相接处,其缝隙宽度均为80mm。所述纵向膨胀缝6宽度为 5mm,每两条纵向膨胀缝6之间间隔7块粘土砖的距离。权利要求一种高炉上部炉身炉衬结构,包括炉壳、由砌筑在炉壳内的粘土砖形成的砖衬,设置在砖衬上的环形膨胀缝;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壳和砖衬之间还设置有由自由浇注料浇注而成的连接层;所述环形膨胀缝包括分别设置于上部炉身上下两端的上环形膨胀缝和下环形膨胀缝;还沿炉壁纵向设置有纵向膨胀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上部炉身炉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形膨胀缝设置 于炉喉钢砖下方200mm处,下环形膨胀缝设置于上部炉身下端与中部炉身相接处,其缝隙 宽度均为80mm。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炉上部炉身炉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膨胀缝宽度 为5mm,每两条纵向膨胀缝之间间隔7块粘土砖的距离。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上部炉身炉衬结构,包括炉壳、由砌筑在炉壳内的粘土砖形成的砖衬,设置在砖衬上的环形膨胀缝;其特点在于,所述炉壳和砖衬之间还设置有由自由浇注料浇注而成的连接层;所述环形膨胀缝包括分别设置于上部炉身上下两端的上环形膨胀缝和下环形膨胀缝;还沿炉壁纵向设置有纵向膨胀缝。本技术中,将原本的水渣石棉填充层改为采用自由浇注料浇注而成的连接层,增强了其连接强度,同时增设纵向膨胀缝来抵消砖衬受热后的环向膨胀,可避免粘土砖长期使用后掉落;另外,将述环形膨胀缝分为上环形膨胀缝和下环形膨胀缝,可减小膨胀缝宽度,避免膨胀缝被吹掉,增强了炉衬整体强度。文档编号C21B7/06GK201626964SQ20102014697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日专利技术者尹卫国, 贾子龙, 雷有高, 魏功亮 申请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炉上部炉身炉衬结构,包括炉壳、由砌筑在炉壳内的粘土砖形成的砖衬,设置在砖衬上的环形膨胀缝;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壳和砖衬之间还设置有由自由浇注料浇注而成的连接层;所述环形膨胀缝包括分别设置于上部炉身上下两端的上环形膨胀缝和下环形膨胀缝;还沿炉壁纵向设置有纵向膨胀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功亮尹卫国贾子龙雷有高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