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当归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40751 阅读:3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当归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球化颗粒制剂是由中药提取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中药球化颗粒,所述的中药球化颗粒外形为球形或者类球形,密度为0.6~1.3g/ml。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球化颗粒单剂量小,服用方便,可以作为胶囊剂的中间产品、也可以用于中药缓控释制剂的开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含当归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 方法。
技术介绍
头痛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症状,几乎每个人一生中均会有头痛发生。引起头痛的原 因是多种多样的。目前,目前国内治疗头痛的中药制剂较多,但起效较慢是其主要缺点,这 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药颗粒的传统制备方法是将中药或其提取物采用干法或湿法制成一定粒度的颗粒状物 质,供患者使用时用水冲服或吞服。目前常见的几种颗粒剂制备工艺及其存在的缺陷l.传 统颗粒制备工艺,由于中药浸膏粘度较高,传统颗粒的制备方法大多存在颗粒的载药量低、 外观不美观、口感差、易吸潮等问题。2.目前较为流行的流化床制粒技术,是将药物粉末与 各种辅料装入容器中,从床层下部通过筛板吹入适宜温度的气流,使物料在流化状态下混合 均匀,然后开始均匀喷入粘合剂液体,粉末开始聚结成粒,经过反复的喷雾和干燥,当颗粒大小符合要求时停止喷雾,继续干燥。此工艺可以将辅料量由传统的80%降低至50%以上, 制备的颗粒产品的单剂量一般可由传统的10g降低至3g到5g,但此工艺不能彻底解决中药提取 物的粘性问题,所用辅料不能进一步降低,单剂剂量较大,患者依从性较差;并且使用此种 方法不适合制成胶囊等固体制剂;此外采用目前常用流化床制粒技术制备的颗粒为多孔状, 不规则形;吸潮性较普通,不便保存;颗粒的比表面积较大,不适合包衣。3.也有将中药或 植物药提取物用流化床工艺制造粒径为700 150(Vm的微丸工艺的研究,但是该工艺均是将 药物制成干粉,用水或其它混合液体作为粘合剂, 一边喷入液体粘合剂一边加入药物干粉, 制成微丸。目前采用此工艺生产的微丸溶散时限一般都在40分钟,且生产过程较为复杂、成 本高、影响因素较多(例如当空气湿度大时不能制造)、损耗较大等缺陷。4.在制剂领域也 有采用挤出搓圆或挤出滚圆法制造微丸或球形颗粒的工艺,该工艺制得产品载体用量较大, 载药量一般25%以下,且溶散时限在30分钟以上。5.在制剂领域,也有采用流化床底喷或侧喷工艺,制造西药微丸或球形颗粒,多用于缓释制剂的开发,故开发的产品一般具有缓控释特 点,不具备速释特性。中药的快速释放和快速起效,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采用本专利技术制造的中药或 植物药颗粒具有快速溶散的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当归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当归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含当归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剂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由中药提取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其中中药提取物占重量百分比的40 90%,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重量百分含量为10 60%;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按照下述方法获得当归4 9重量份、川尊4 9重量份、白芍2 8重量份、熟地2 8重量份、 勾藤10 15重量份、鸡血藤10 15重量份、夏枯草10 15重量份、决明子10 15重量份、珍 珠母10 15重量份、元胡4 9重量份和细辛0.5 2重量份备用;以上十一味,当归、川芎、 白芍、延胡索加乙醇,加热回流,回流液另器储存;药渣与除钩藤外的其余熟地黄等六味加 水煎煮2 4次,在最后一次煎煮时加入钩藤,合并煎液,减压浓縮,加乙醇醇沉,静置,滤 过,滤液与上述回流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縮滤液,获得中药提取物。本专利技术含当归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剂,优选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由中药提取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70 80%,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重量百分含量为20 30 %;其中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按照下述方法获得当归5 7重量份、川 芎5 7重量份、白芍4 6重量份、熟地4 6重量份、勾藤12 14重量份、鸡血藤12 14 重量份、夏枯草12 14重量份、决明子12 14重量份、珍珠母12 14重量份、元胡5 7 重量份和细辛1.5重量份备用;以上十一味,当归、川芎、白芍、延胡索加60 80%乙醇, 加热回流1 3小时,回流液另器储存;药渣与除钩藤外的其余熟地黄等六味加水煎煮2 4 次,每次0.5 2小时,在最后一次煎煮时加入钩藤,合并煎液,减压浓縮至45 6(TC时相对 密度为1.05 1.5,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 70%,静置18 30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回 流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縮至45 6(TC时相对密度为1.05 1.25,获得中药提取物。本专利技术含当归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剂,最佳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由中药提取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70 80%,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重量百分含量为20 30 %;其中中药提取物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按照下述方法获得当归6.75重量份、川芎6.75 重量份、白芍5.4重量份、熟地5.4重量份、勾藤13.5重量份、鸡血藤13.5重量份、夏枯草 13.5重量份、决明子13.5重量份、珍珠母13.5重量份、元胡6.75重量份和细辛1.34重量份 备用;当归、川芎、白芍、延胡索加70%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回流液另器储存;药渣与 除钩藤外的其余熟地黄、珍珠母、夏枯草、决明子、鸡血藤等五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小 时,在第三煎时加入钩藤,合并煎液,减压浓縮至55。C时相对密度为1.09 1.13,加乙醇使 含醇量达65%,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回流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55'C 时相对密度为1.10 1.20 ,获得中药提取物。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中药提取物,可以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获得,也可以按照本
常规的或者常用的方法,如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水提醇沉、醇提水沉等方法 制备而得;可以是浸膏,也可以是进一步提取分离获得的有效部位或者是有效部位的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可以是任何制备中药颗粒常用的或者常规的药学上可 接受的载体,例如稀释剂(填充剂)包括但不限于蔗糖、糊精、淀粉、乳糖、甘露醇、木糖 醇、甲壳胺、双岐糖、可溶性淀粉、滑石粉或水溶性糊精等;崩解剂包括但不限于淀粉、羧 甲基纤维素钠(CMS-Na)、微晶纤维素(MCC)、微粉硅胶、羟丙基淀粉、可溶性淀粉、 水溶性糊精;包合剂包括但不限于a-环糊精(a-CD)、 P-环糊精(0-CD)和N-LOK变性淀粉 等;润湿剂(粘合剂)包括但不限于水、乙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维酮)、羟丙基纤维素、 聚乙二醇(PEG)等上述辅料功能如稀释剂,崩解剂,润湿剂在此专利中按功能称呼,为粘度调 整剂,优选微晶纤维素(MCC)、微粉硅胶、聚乙二醇、滑石粉,壳聚糖,滑石粉,聚微酮 上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 解,未来新出现的可用于制备中药颗粒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如果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也应该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含当归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剂,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优选自蔗糖、糊精、淀 粉、乳糖、甘露醇、木糖醇、甲壳胺、双岐糖、可溶性淀粉、滑石粉、水溶性糊精羧甲基纤 维素钠(CMS-Na)、微晶纤维素(MCC)、微粉硅胶、羟丙基淀粉、乙醇、羟丙基纤维素、 聚乙二醇、壳聚糖、聚微酮中的一种或多种联合使用。本专利技术含当归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剂,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优选为微晶纤维素 (MCC)、微粉硅胶、聚乙二醇、滑石粉和壳聚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当归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剂,由中药提取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其特征在于中药提取物占重量百分比的40~90%,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重量百分含量为10~60%;其中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按照下述方法获得:当归4~9重量份、川芎4~9重量份、白芍2~8重量份、熟地2~8重量份、勾藤10~15重量份、鸡血藤10~15重量份、夏枯草10~15重量份、决明子10~15重量份、珍珠母10~15重量份、元胡4~9重量份和细辛0.5~2重量份备用;以上十一味,当归、川芎、白芍、延胡索加乙醇,加热回流,回流液另器储存;药渣与除钩藤外的其余熟地黄等六味加水煎煮2~4次,在最后一次煎煮时加入钩藤,合并煎液,减压浓缩,加乙醇醇沉,静置,滤过,滤液与上述回流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滤液,获得中药提取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强郑永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