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05749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驱动电路,不需使用探针进行测定,而成批检查多个输出晶体管的耐压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驱动电路(1)是构成为于半导体芯片(2)上包含:输出晶体管(T1至Tm),由高耐压P沟道型MOS晶体管所构成;开关控制电路(SCL1至SCLm);输出端子(P1至Pm);二极管(DO1至DOm);以及控制端子(PX)。二极管(DO1至DOm)是由源极及栅极为共同连接的高耐压P沟道型MOS晶体管所构成。二极管(DO1至DOm)的阳极是各别连接至对应的输出端子(P1至Pm)的漏极(d1至dm)。二极管(DO1至DOm)的阴极是经由线路(3)共同连接至控制端子(P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电路,特别涉及一种具备有开漏极(opendrain)型输出晶体 管(transistor)的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从以往,为人所知有一种具备开漏极型输出晶体管的驱动电路。此种驱动电 路,是例如用以驱动萤光显示管等自发光元件而使用。图4是显示萤光显示管的驱动电路10的构成的图。如图示,该驱动电路10是 构成为于半导体芯片11上,包含由高耐压的P沟道(channel)型M0S晶体管所构成的输 出晶体管T1至Tm,以及由金属接垫(pad)所构成的输出端子PI至Pm。于输出晶体管T1至Tm的源极(source)是施加有正的电源电压VDD (+5V),于 输出晶体管T1至Tm的栅极(gate)是分别施加开关(switching)控制信号C1至Cm。输 出晶体管T1至Tm的漏极是分别连接至输出端子P1至Pm。并且,输出端子P1至Pm是分别连接至设置于半导体芯片11的外部的萤光显示 管VFD1至VFDm的阳极(anode)。负的高电压VPP(例如,-80V)是施加于萤光显示 管VFD1至VFDm的称为灯丝(filament)的阴极(cathode)。在此,当输出晶体管Tx导通(on)时,对应的输出端子Px的电压是成为电源电 压VDD,于阳极-阴极间产生VDD+VPP的电压差(例如85V),借此,从对应的萤光显 示管VFDx的阴极放出的热电子,通过插设于阳极-阴极间的萤光体而流至阳极。借此, 萤光显示管VFDx点亮。另一方面,当输出晶体管Tx关断(off)时,由于对应的萤光显示管VFDx的阳 极-阴极间的电位差消失,热电子不会于萤光体中流动,故萤光显示管VFDx熄灭。此 时,由于VDD+VPP的高电压是施加于输出晶体管Tx的源极-漏极间,故输出晶体管Tx 必须为具有能承受如此高电压的耐压的高耐压晶体管。此种电动电路是例如记载于下述的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 2001-209343 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输出晶体管T1至Tm必须具有高耐压特性,为了确保这种特性,而 在晶圆(wafer)的完成阶段进行耐压检查。此时,将输出晶体管T1至Tm设定为关断。 接着,使探针接触至输出端子P1至Pm,并施加负的高电压VPP(例如,-80V),测定输 出晶体管T1至Tm的漏(leak)电流即可。之后,通过划线(scribe)工艺,将晶圆切断成许多的半导体芯片11,并仅拣选 通过前述耐压检查的半导体芯片11,进行半导体芯片11的装配工艺。然而,在输出端子P1至Pm非常多、如数百支到数千支的情形中,存在有量测仪器的探针的支数不足、测定时间拉长等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为鉴于前述的问题点所开发,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电路是具备有多个输出晶 体管,由施加正的电压于源极的P沟道型MOS晶体管所构成;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所述 输出晶体管的开关;多个输出端子,分别连接至所述多个输出晶体管的各漏极;多个整 流元件,阳极分别连接至所述多个输出晶体管的各漏极;以及控制端子,共同连接于所 述多个整流元件的阴极。(专利技术效果)依据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电路,通过使用共同连接于多个输出晶体管的漏极的控制端 子,可不进行使用探针的量测,而成批检查输出晶体管T1至Tm的耐压特性。此外,通过于所述控制端子施加既定电压,于驱动电路的启动时等,也可初期 设定输出晶体管T1至Tm的漏极的电压。此外,通过于所述控制端子施加既定电压以量测漏电流,也可进行驱动电路的 内部线路的短路检查。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 详细说明如下,其中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驱动电路的构成的图。图2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驱动电路的构成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驱动电路的部分剖面图。图4是显示现有技术的驱动电路的构成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依据图1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如图示,驱动电路1是构成为于半导体芯片 2上包含由高耐压的P沟道型MOS晶体管所构成的输出晶体管T1至Tm;开关控制电 路SCL1至SCLm;由金属接垫所构成的输出端子PI至Pm; 二极管D01至DOm( “整 流元件”的一例);以及控制端子PX。正的电源电压VDD(+5V)是施加于输出晶体管T1至Tm的源极si至sm。且构 成为于输出晶体管T1至Tm的栅极gl至gm分别施加有从被供给有电源电压VDD的开 关控制电路SCL1至SCLm而来的开关控制信号,以控制输出晶体管T1至Tm的导通关 断。即,开关控制电路SCLx的开关控制信号为H电平(level) ( = VDD)时,对应的输 出晶体管Tx关断,而开关控制电路SCLx的开关控制信号为L电平(=0V)时,对应的 输出晶体管Tx导通。此时,开关控制电路SCL1至SCLm是由保持数据的保持电路(例如,1位元的 静态型储存器(static memory))所构成,于此例中,是保持用来控制萤光显示管VFD至 VFDm点亮的显示数据。输出晶体管T1至Tm的漏极dl至dm是分别连接至输出端子 P1 至 Pm。并且,输出端子P1至Pm是分别连接至设于半导体芯片2的外部的萤光显示管 VFD1至VFDm的阳极。负的高电压VPP(例如,-80V)是施加于萤光显示管VFD1至 VFDm的阴极。二极管D01至DOm是由源极及漏极为共同连接的高耐压P沟道型MOS晶体管 所构成。此时,漏极成为阳极、而源极成为阴极。二极管D01至DOm的阳极是分别连 接于对应的输出端子P1至Pm。二极管D01至DOm的阴极是经由线路3共同连接至控 制端子PX。如此,通过设置二极管D01至DOm,可防止输出端子PI至Pm之间的短路。 将二极管D01至DOm以高耐压的P沟道型MOS晶体管形成的用意在于防止于输出端 子P1至Pm的漏极dl至dm及二极管D01至DOm的阳极施加负的高电压VPP时,即二 极管D01至DOm受到逆向偏压时,发生崩溃(breakdown)的状况。控制端子PX是构成为连接至电压施加电路4,而受来自电压施加电路4的电压 施加。电压施加电路4是设置于半导体芯片2的内部或外部。依据本实施例的驱动电路1,通过使用控制端子PX,可成批检查输出晶体管T1 至Tm的耐压特性。S卩,在供给有电源电压VDD的状态下,通过开关控制电路SCL1至 SCLm,将全部的输出晶体管T1至Tm设定为关断,并通过电压施加电路4施加负的高电 压VPP于控制端子PX。此时,连接于输出晶体管T1至Tm的二极管D01至DOm是受到顺向偏压,从 而负的高电压VPP施加至输出晶体管T1至Tm的漏极dl至dm。但这是忽略二极管D01 至DOm的顺向电压(=P沟道型MOS晶体管的阈值)的情形。于是,由于在输出晶体 管T1至Tm的源极si至sm是施加有电源电压VDD,故只要输出晶体管T1至Tm正常 则于源极_漏极间会产生VDD+VPP的电位差。接着,通过设置于半导体芯片2的外部的电流计量测从电源电压VDD施加端子 (未图示)通过输出晶体管T1至Tm而流至控制端子PX的漏电流。所量测得的漏电流若是大于判定基准值,则判定此驱动电路1为不良品。此 时,可能是输出晶体管T1至Tm的某一个因为施加高电压VPP造成的压力而被破坏或劣 化,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具备有:多个输出晶体管,由施加正的电压于源极的P沟道型MOS晶体管所构成;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输出晶体管的开关;多个输出端子,分别连接至所述多个输出晶体管的各漏极;多个整流元件,阳极分别连接至所述多个输出晶体管的各漏极;以及控制端子,共同连接于所述多个整流元件的阴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场义之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半导体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