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坤钟专利>正文

扣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03707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扣具,包括一个拉掣单元及一个系紧单元。该拉掣单元具有一个中间部、一个第一拉掣部及一个第二拉掣部。该系紧单元具有能相对摆动地连结的一个第一框件、一个第二框件及二个能分别沿着该第一框件、该第二框件滑动的夹制件,该第一框件的一支第一接杆连结于该第一拉掣部,该第二框件的一支第二接杆连结于该第二拉掣部,该第二框件的二个勾结部穿过该第一框件的二个穿套环且穿固于该中间部。拉动该拉掣单元的第一拉掣部与该第二拉掣部时,能牵动该系紧单元的该第一框件与该第二框件,使所述夹制件相对于该第一框件与该第二框件移动,促使二条绳带元件达到解除系紧的目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扣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能系紧绳带元件的扣具。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扣具(申请人所获准的US7657980B2号专利案),供二条鞋 带元件4穿过并达到系紧的目的,该扣具包括一个本体1、二个枢接在该本体1两侧的系紧 单元2及一个连结在该本体1上的拉掣单元3。该本体1具有一个枢接件101及一个固设 在该枢接件101上的扣钉件102,所述系紧单元2各具有一个枢接在该枢接件101上的框件 201及一个能在该框件201上滑动的夹制件202,该拉掣单元3被该扣钉件102刺穿并固定 在该枢接件101上,且具有二个与所述框件201连结的拉掣部301。当拉动该拉掣单元3的 拉掣部301时,能连动该系紧单元2相对该枢接件101产生枢转,且使所述夹制件202在所 述框件201上产生滑动,以达到解除系紧的目的。虽然这种扣具能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但是由于该本体1必须利用该枢接件101 与所述框件201枢接以及利用该扣钉件102将该拉掣单元3钉固在该枢接件101上,以致 于整体零件较多、制造组配会较麻烦、成本也会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简化零件、制造组配较为容易且能降低成本的扣具。本技术所述的扣具,提供二条绳带元件系紧定位,该扣具包括一个拉掣单元 及一个系紧单元。该拉掣单元具有一个中间部及连结于该中间部的一个第一拉掣部、一个 第二拉掣部。该系紧单元具有一个对应该第一拉掣部的第一框件、一个与该第一框件连结 且对应该第二拉掣部的第二框件及二个分别沿着该第一框件、该第二框件滑动的夹制件, 该第一框件具有二支第一框杆、二个分别连结于所述第一框杆且呈环圈状的穿套环、一支 相反于所述穿套环的第一接杆及二个衔接在所述第一框杆与该第一接杆间的第一衔接部, 所述第一框杆与该第一接杆共同界定出一个第一穿孔,所述穿套环对应于该中间部,所述 第一衔接部连结于该第一拉掣部,该第二框件具有二支第二框杆、二个分别连结于所述第 二框杆的勾结部、一支相反于所述勾结部的第二接杆及二个衔接在所述第二框杆与该第二 接杆间的第二衔接部,所述第二框杆与该第二接杆共同界定出一个第二穿孔,所述勾结部 穿过所述穿套环且穿固于该中间部,所述第二衔接部连结于该第二拉掣部,所述夹制件能 沿着所述第一框杆、所述第二框杆滑动,且分别将该第一穿孔分隔成一个趋近于所述穿套 环的穿入部及一个趋近于该第一接杆的穿出部、将该第二穿孔分隔成一个趋近于所述勾结 部的穿入部及一个趋近于该第二接杆的穿出部,所述绳带元件由下朝上穿入所述穿入部且 绕过所述夹制件后,再由上而下穿出所述穿出部。本技术所述的扣具,该系紧单元的第二框件的所述勾结部呈倒L型,并各具 有一个与所对应的第二框杆相交的第一杆段及一个与该第一杆段相交且由该第一杆段朝另一支第二框杆延伸的第二杆段,所述第一杆段穿过所述穿套环后刺穿该拉掣单元的中间 部,所述第二杆段压制在该中间部的顶部。本技术所述的扣具,还包括一个护管,该护管包覆在所述第二杆段的外部。本技术所述的扣具,该系紧单元的第一框件的第一衔接部呈中空环状,且由 所述第一框杆朝该第一接杆延伸时直接弯折成型,且刺穿连结于该第一拉掣部,该第二框 件的第二衔接部呈中空环状,且由所述第二框杆朝该第二接杆延伸时直接弯折成型,且刺 穿连结于该第二拉掣部。本技术所述的扣具,该系紧单元的第一框件的穿套环分别围绕一条轴线,所 述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框杆与该第一接杆,所述穿套环平置在该中间部的底部。本技术所述的扣具,还包括一个对应该中间部且圈绕在该拉掣单元与该系紧 单元外部的固定环圈,该固定环圈遮蔽该护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拉动该拉掣单元的该第一拉掣部和该第二拉掣时, 能牵动该系紧单元的该第一框件和该第二框件,使所述夹制件相对于该第一框件和该第二 框件移动,从而使所述绳带元件达到解除系紧的目的。本技术的整体构件简单、制造组 配容易且能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一种扣具的组合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扣具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4是沿着图3中的直线IV-IV所取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说明该扣具装设在一个鞋子上的态样;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解除系紧操作图,说明拉动一个拉掣单元而使二条绳带元 件产生松脱的作用;图7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说明一个第一框件与一个第二框件互相 枢接;图8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个组装立体示意图,说明该第一框件互相枢接且与该 拉掣单元连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及图5所示,本技术扣具100的较佳实施例,安装在一个鞋子300上, 且提供二条穿设在该鞋子300上的绳带元件200以达到系紧定位的目的,本实施例的绳带 元件200自该鞋子300的二个鞋带孔片310穿出,并各具有一个趋近于鞋子300的定位端 部210及一个与该定位端部210相反设置的末端部220。该扣具100包括一个拉掣单元10、 一个系紧单元20、一个护管30及一个固定环圈40。除了图5中的扣具100接近真实比例 外,其余各图是将该扣具100的比例放大绘制,以便了解。该拉掣单元10以一条绳带的两端对接,再将中间交叉叠置而成,并具有一个中间 部11及连结于该中间部11两侧且呈环圈状的一个第一拉掣部12、一个第二拉掣部13。该系紧单元20具有一个对应该第一拉掣部12的第一框件21、一个与该第一框件 21能相对摆动地连结且对应该第二拉掣部13的第二框件22及二个分别沿着该第一框件 21、该第二框件22滑动的夹制件23。该第一框件21具有二支呈平行设置的第一框杆211、 二个分别连结于所述第一框杆211其中一端且呈环圈状的穿套环212、一支相反于所述穿 套环212的第一接杆213、二个分别衔接在所述第一框杆211与该第一接杆213间且呈中 空环圈状的第一衔接部214,所述第一框杆211与该第一接杆213共同界定出一个第一穿 孔215,所述穿套环212对应于该中间部11,且分别围绕一条轴线L,所述轴线L垂直于该第 一框杆211与该第一接杆213,所述穿套环212平置在该中间部11底部。所述第一衔接部 214呈中空环状,由所述第一框杆211朝该第一接杆213延伸时直接弯折成型,且刺穿连结 于该第一拉掣部12。该第二框件22具有二支呈平行设置的第二框杆221、二个分别连结于 所述第二框杆221其中一端的勾结部222、一支相反于所述勾结部222的第二接杆223、二 个分别衔接在所述第二框杆221与该第二接杆223间的第二衔接部224,所述第二框杆221 与该第二接杆223共同界定出一个第二穿孔225,所述勾结部222穿过所述穿套环212且穿 固于该中间部11,所述勾结部222呈倒L型,并各具有一个与所对应的第二框杆221垂直相 交的第一杆段222’及一个与该第一杆段222’垂直相交且由该第一杆段222’朝另一支第 二框杆221延伸的第二杆段222”,所述第一杆段222’穿过所述穿套环212后刺穿该拉掣单 元10的中间部11,所述第二杆段222”压制在该中间部11顶部。所述第二衔接部224呈 中空环状,由所述第二框杆221朝该第二接杆223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扣具,供二条绳带元件系紧定位,该扣具包括一个拉掣单元及一个系紧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拉掣单元,具有一个中间部及连结于该中间部的一个第一拉掣部、一个第二拉掣部;  该系紧单元,具有一个对应该第一拉掣部的第一框件、一个与该第一框件连结且对应该第二拉掣部的第二框件及二个分别沿着该第一框件、该第二框件滑动的夹制件,该第一框件具有二支第一框杆、二个分别连结于所述第一框杆且呈环圈状的穿套环、一支相反于所述穿套环的第一接杆及二个衔接在所述第一框杆与该第一接杆间的第一衔接部,所述第一框杆与该第一接杆共同界定出一个第一穿孔,所述穿套环对应于该中间部,所述第一衔接部连结于该第一拉掣部,该第二框件具有二支第二框杆、二个分别连结于所述第二框杆的勾结部、一支相反于所述勾结部的第二接杆及二个衔接在所述第二框杆与该第二接杆间的第二衔接部,所述第二框杆与该第二接杆共同界定出一个第二穿孔,所述勾结部穿过所述穿套环且穿固于该中间部,所述第二衔接部连结于该第二拉掣部,所述夹制件能沿着所述第一框杆、所述第二框杆滑动,且分别将该第一穿孔分隔成一个趋近于所述穿套环的穿入部及一个趋近于该第一接杆的穿出部、将该第二穿孔分隔成一个趋近于所述勾结部的穿入部及一个趋近于该第二接杆的穿出部,所述绳带元件由下朝上穿入所述穿入部且绕过所述夹制件后,再由上而下穿出所述穿出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坤钟
申请(专利权)人:刘坤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