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力触探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00070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工勘察仪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静力触探探头。一种静力触探探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锥尖、锥尖顶套、孔压连接头、侧壁摩擦筒、第一定位挡圈、第一O型密封圈、空心顶柱、锥尖传感器、侧壁密封筒、第二O型密封圈、侧壁传感器、侧壁顶柱、第三O型密封圈、第二定位挡圈、支撑护筒、第四O型密封圈、航插连接法兰、航空插座、密封护筒、多芯屏蔽电缆、防水电缆卡套,锥尖的右部与孔压连接头的左部螺纹连接,锥尖顶套的左端部位于锥尖与孔压连接头之间,锥尖顶套的右部套在孔压连接头的左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防水密封可靠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力触探探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锥尖(1)、锥尖顶套(4)、孔压连接头(5)、侧壁摩擦筒(7)、第一定位挡圈(8)、第一O型密封圈(9)、空心顶柱(10)、锥尖传感器(11)、侧壁密封筒(12)、第二O型密封圈(13)、侧壁传感器(14)、侧壁顶柱(15)、第三O型密封圈(16)、第二定位挡圈(17)、支撑护筒(18)、第四O型密封圈(19)、航插连接法兰(20)、航空插座(21)、密封护筒(22)、多芯屏蔽电缆(23)、防水电缆卡套(24),锥尖(1)的右部与孔压连接头(5)的左部螺纹连接,锥尖顶套(4)的左端部位于锥尖(1)与孔压连接头(5)之间,锥尖顶套(4)的右部套在孔压连接头(5)的左部上;侧壁密封筒(12)的左端部套在孔压连接头(5)的右部,侧壁密封筒(12)的左端部与孔压连接头(5)之间设有第一定位挡圈(8)和第一O型密封圈(9);侧壁摩擦筒(7)的左端部套在锥尖顶套(4)的右部上,侧壁摩擦筒(7)的右端部套在支撑护筒(18)的左端部上,侧壁密封筒(12)位于侧壁摩擦筒(7)内;侧壁密封筒(12)的右端部套在空心顶柱(10)的右部,空心顶柱(10)的左部位于侧壁密封筒(12)内,侧壁密封筒(12)的右端部与空心顶柱(10)的右部之间设有第三O型密封圈(16)和第二定位挡圈(17);孔压连接头(5)的右端部与空心顶柱(10)的左端部螺纹连接;空心顶柱(10)的右端部与支撑护筒(18)的左端部螺纹连接;空心顶柱(10)与侧壁密封筒(12)之间设有锥尖传感器安装腔(28)、侧壁顶柱安装腔,锥尖传感器安装腔(28)位于侧壁顶柱安装腔的左侧,锥尖传感器安装腔(28)内安装有锥尖传感器(11),锥尖传感器(11)粘贴空心顶柱(10)上,空心顶柱(10)由导线与航空插座(21)相连;侧壁顶柱安装腔内安装有侧壁顶柱(15),侧壁顶柱(15)与空心顶柱(10)之间设有第二O型密封圈(13),第二O型密封圈(13)位于第四小孔(30)的左侧,侧壁顶柱(15)与侧壁密封筒(12)之间围成侧壁传感器安装腔(32),侧壁传感器安装腔(32)内设有侧壁传感器(14),侧壁传感器(14)粘贴在侧壁顶柱(15)上,侧壁传感器(14)由导线与航空插座(21)相连;空心顶柱(10)内设有第一通孔(29),侧壁顶柱(15)上设有第四小孔(30),空心顶柱(10)上设有第五小孔(31),第五小孔(31)与第一通孔(29)相连通,第四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红剑李勇迟蓬勃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磐索地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