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上带有外接杆的电解电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94334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极上带有外接杆的电解电容结构,包括壳体、电极:壳体上端固定安装有上盖,上盖开有两个通孔,通孔中分别安装有正、负电极,正、负电极与上盖之间安装有垫片,正、负电极上端均安装有外接杆;壳体内安装有电容内芯,正电极通过铜线连接到电容内芯上端接线触点,负电极通过铜线连接到电容内芯下端接线触点;壳体内下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电容内芯卡装于底座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外壳内固定安装底座,并将电容内芯卡装在底座中,能够很好的固定内芯,大大提高了电容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容生产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极上带有外接杆的电解 电容结构。技术背景电解电容是在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电子元件,特别是工业上广泛应用 于机械、化工、汽车、工矿等领域,现有的车载电解电容,其结构大多为外壳内直接安 装电容内芯,在工作状况较恶劣的情况下,内芯和外壳之间不断碰撞,容易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特提供了一种电极上带有外接杆的电 解电容结构,通过在外壳内固定安装底座,并将电容内芯卡装在底座中,能够很好的固 定内芯,大大提高了电容的使用寿命。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极上带有外接杆的电解电容结构,包括壳体、电极壳体上端固定安装 有上盖,上盖开有两个通孔,通孔中分别安装有正、负电极,正、负电极与上盖之间安 装有垫片,正、负电极上端均安装有外接杆;壳体内安装有电容内芯,正电极通过铜线 连接到电容内芯上端接线触点,负电极通过铜线连接到电容内芯下端接线触点;壳体内 下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电容内芯卡装于底座中。所述的电容内芯,为正极铝箔、牛皮纸、负极铝箔顺序排列,并卷绕而成,所 述牛皮纸内吸满电解液;电容内芯的上端接线触点与正极铝箔相连接,电容内芯的下端 接线触点与负极铝箔相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在外壳内固定安装底座,并将电容内芯卡装在底座中,能够很 好的固定内芯,大大提高了电容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电极上带有外接杆的电解电容结构,包括壳体1、电极壳体1上端固定安 装有上盖2,上盖开有两个通孔,通孔中分别安装有正、负电极3、4,正、负电极3、4 与上盖2之间安装有垫片5,正、负电极3、4上端均安装有外接杆10 ;壳体1内安装有 电容内芯6,正电极3通过铜线连接到电容内芯上端接线触点7,负电极4通过铜线连接 到电容内芯下端接线触点8;壳体1内下端固定安装有底座9,所述电容内芯6卡装于底 座9中。 所述的电容内芯6,为正极铝箔、牛皮纸、负极铝箔顺序排列,并卷绕而成,所 述牛皮纸内吸满电解液;电容内芯的上端接线触点7与正极铝箔相连接,电容内芯的下 端接线触点8与负极铝箔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极上带有外接杆的电解电容结构,包括壳体、电极,其特征在于:壳体上端固定安装有上盖,上盖开有两个通孔,通孔中分别安装有正、负电极,正、负电极与上盖之间安装有垫片,正、负电极上端均安装有外接杆;壳体内安装有电容内芯,正电极通过铜线连接到电容内芯上端接线触点,负电极通过铜线连接到电容内芯下端接线触点;壳体内下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电容内芯卡装于底座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上带有外接杆的电解电容结构,包括壳体、电极,其特征在于壳体上 端固定安装有上盖,上盖开有两个通孔,通孔中分别安装有正、负电极,正、负电极与 上盖之间安装有垫片,正、负电极上端均安装有外接杆;壳体内安装有电容内芯,正电 极通过铜线连接到电容内芯上端接线触点,负电极通过铜线连接到电容内芯下端接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海波梅丽玲汪东付忠星薛泽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源光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