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特性热敏电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91430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不损害可靠性的情况下实现电机小型化的技术。PTC 40包括:具有正温度系数的电阻元件63、设在电阻元件的其中一个面的第一电极65以及设在电阻元件另一面的第二电极64。第一电极65比第二电极64厚。根据该方式,第一电极65和第二电极64的厚度互为不同,因此与不改变两电极整体的容积而使第一电极65和第二电极64厚度相同的情况相比,能够得到更大的热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正特性热敏电阻(thermistor)。
技术介绍
DC电机(以下简称为“电机”)应用于从汽车的电气设备、音响/图像设备、 家电设备到玩具/模型,几乎所有的领域和用途中。对这种电机中的电路进行防止加热以及过电流保护的设备,已知有正特性热敏 电阻(以下称作PTC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参照专利文献1)。PTC是由电阻器 和以三明治(sandwich)状夹住该电阻器的两电极分层配置而成,具有当超过某一温度时 内部电阻值急剧增大的特性。因而,在向电机持续施加过负荷,或者电机转动被强制锁 定的情况下,因过大电流的流过引起电机的内部温度上升的同时,PTC的温度也上升, 内部电阻值剧增,从而导致所谓的跳闸(trip)。由于该跳闸现象,提供给电机的电流急速 下降,从而防止电机的过热及烧损。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037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电机的小型化要求对包括在其中的各部件的大小和布局加以限制,例如上述的 PTC>扼流圈(choke coil)。例如,PTC小型化将会导致跳闸时间变得比预期设定时间短 的倾向。例如,在开闭汽车窗户的电动车窗机构驱动源中所使用的电机被设计成由PTC 来保护的情况下,一旦电机运转PTC就会发热。通常方式下,在PTC发热跳闸前需要将 窗户完全打开或者关闭,但是如果PTC提前跳闸,车窗很有可能在开闭的中途停住。因 而,某些用途不希望出现PTC跳闸时间短、也就是过早跳闸现象(所谓提前切断现象)。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状况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损害可靠性的情 况下实现电机小型化的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正特性热敏电阻,具备具有正温度系数 的电阻元件、设在电阻元件其中一面的第一电极以及设在电阻元件另一面的第二电极。 第一电极比第二电极厚。根据该方式,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厚度互不相同,因此与不改变两电极整体容积而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厚度相同的情况相比,能够得到更大的热流量。即提高了 向外部的散热性能。因此,电阻元件的温度上升被抑制,跳闸时间被延长,从而抑制了 安装有这种正特性热敏电阻的设备早于预期设定时间提前停止运转的状况。通过本专利技术,在不损害可靠性的情况下就能够实现电机的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方式中DC电机的立体图;图2为从旋转轴方向观看到的本实施方式中DC电机的剖视图;图3为从垂直于旋转轴的方向观看到的本实施方式中DC电机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从旋转轴方向观看到的本实施方式中DC电机盖部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中DC电机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方式中PTC模式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 电机;2 :定子;3 外壳;4 转子;5 旋转轴;6 轴承装置;8 外罩;9:开口部;10:盖部件;11:端子连接部;12:外部端子;13:电机内 部;14:平板部;15:内周面;16:电枢绕组;17:型芯;18:换向器;19:电刷 (brash) ; 20 电刷臂;21 电刷座(brash base) ; 40 PTC ; 63 电阻元件;64 第二 电极;65 第一电极。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附图说明中对相同元件标注相同符 号,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下面所述的结构仅为示例,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1至图5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中DC电机结构的示意图。图1是本实施方 式中DC电机的立体图。图2是从旋转轴方向观看到的本实施方式中DC电机的剖视图。 图3是从垂直于旋转轴的方向观看到的本实施方式中DC电机的局部剖视图。首先,通过图1至图3说明小型DC电机的整体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本 实施方式中的小型DC电机(以下称作“电机”)1包括安装在外壳3内部的定子2以 及配设在外壳3内部的转子4。转子4的旋转轴5由设在外壳3的轴承装置6、7支撑, 并可以自由旋转。外壳3包括导电性的外罩8和绝缘性的盖部件10。外罩8为导体构成的有底中 空筒状,该导体例如为以软钢为材料的冷轧钢板。盖部件10与外罩8的开口部9套合, 由例如树脂材料或者其它绝缘材料形成。在外壳3中形成有相互平行的一对平板部14。 此外,外壳也可以是未形成上述平板部14的截面为圆形的情况。在盖部件10中设有一对端子连接部11,从外部直流电源(未图示)经过外部端 子12 (参照图4)提供电流。连接在电源上用于提供电流的外部端子12插在端子连接部 11中,可以插入和拔出。此外,外部端子12不是电机1的构成部件,而是安装有电机1 的例如驱动器(未图示)侧的部件。定子2被固定在外罩8的圆筒状的内周面15,由一对弧段状永久磁铁所构成,该 永久磁铁由例如永磁铁氧体(hard ferrite)那样的磁性材料形成。转子4可自由旋转地配 置在被盖部件10和外罩8包围的电机内部13中。转子4包括向作为旋转中心的中心轴 方向延伸的旋转轴5、分别安装在旋转轴5上的型芯17及换向器18。在型芯17中电枢 绕组16被卷绕为线圈形状,型芯17经过规定间隙配置在定子2的内侧。换向器18与电 枢绕组16电连接。图4是从旋转轴方向观看到的本实施方式中DC电机盖部件的内部结构图。图5是从垂直于旋转轴的方向观看到的图4所示盖部件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包括图1所示 盖部件10的内部结构图,如图所示,整体结构大致左右对称。此外,为了说明的方便, “上、下、左、右”等用词以图4中的位置和方向为例。如图4所示,在盖部件10的大致中央部设有由碳(carbon)等导体材料形成的多 组(例如两组)电刷19,电刷19与换向器18 (参照图3)滑接使电流流过。电刷19分别 安装在例如由磷青铜、铍铜、黄铜或者锌白铜等导体构成的多组(例如两组)电刷臂20 的自由端上,电刷臂20安装在盖部件10的内部。电连接在电刷臂20另一端的一对电刷 座21安装在盖部件10的内部,电刷座21具有平板状部22。在端子连接部11中设置有 用于插入外部端子12的贯通孔23。在盖部件10的内 部形成有绝缘性引导部件24,用于当外部端子12插入贯通孔23时对外部端子12进行滑 接并引导和支撑。引导部件24安装在盖部件10的内侧壁部25和内周壁部26中,三者 成为一体。一对引导部件24被左右分设,并向前方(外罩8的方向)突出。包含于端子连接部11的内部端子30、31左右分设在盖部件10的内部,由例如 磷青铜、铍铜、黄铜或者锌白铜等柔性导体构成。在左右两侧的内部端子30、31的上 端部分别形成有S字状和反S字状的弯曲部32。弯曲部32由与盖部件10形成为一体的 绝缘性支撑部33来支撑。在弯曲部32和引导部件24之间形成有空隙部37。内部端子 30、31的下端部34、35由与盖部件10形成为一体的绝缘性支撑台36来支撑。当外部端子12向箭头B方向插入并穿通贯通孔23进入空隙部37时,外部端子 12和弯曲部32接触。这样,各内部端子30、31由于被外部端子12按压发生弯曲而弹性 变形,左边的外部端子12和左边的内部端子30、右边的外部端子12和右边的内部端子 31分别被电连接。在盖部件10中,内置有正特性热敏电阻(PTC)40来控制流经转子4的电枢绕组 16的电流。PTC还被称作“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特性热敏电阻,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元件,其具有正温度系数;第一电极,其设在所述电阻元件的一个面;以及第二电极,其设在所述电阻元件的另一面;所述第一电极比所述第二电极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真弓英二塚本敬生中山博史
申请(专利权)人:马渊马达株式会社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