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中段顶升吸收塔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89682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中段顶升吸收塔的结构。所述结构,在吸收塔中段顶升的切割处的下方的外壁上焊接有多个支撑立柱,吸收塔中段顶升的切割处上方的外壁上焊接有多个收缩圈卡板,收缩圈位于卡板的下方,塞在吸收塔上段外侧,与吸收塔上段的外壁相胀紧,液压千斤顶的支座固定安装在支撑立柱上,其顶杆从底部托住收缩圈。吸收塔切割为上、下两段后,通过同步启动各液压千斤顶,就能顶起吸收塔的上段,实现顶升。顶升过程,不需使用特殊的吊车,对吸收塔周边的环境也没有要求,简单、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火电厂中用于处理尾气的吸收塔的中部顶升的结构。
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厂的烟气排出前需要进行净化处理,以使其达到环保排放标准。吸收塔是火电厂用于对烟气进行处理的主要设备,其内设置有多层喷淋层,通过像烟气中喷淋特定的浆液以脱除烟气中硫,降低烟气的含硫量,使其达排放标准。吸收塔的脱硫的效果通常由喷淋层决定,喷淋层的数量越多,脱硫的效果越好。对于已经安装使用后的吸收塔,其脱硫的能力一定,当电厂因使用含硫量更高的燃料煤发电时,吸收塔的原本的脱硫能力很可能会不够,导致烟气含硫量超标。这种情况下,火电厂需要对吸收塔进行改造,提高吸收塔的脱硫能力,以使吸收塔能够满足使用燃料煤的要求。增加吸收塔中喷淋层的数量是有效提高吸收塔脱硫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喷淋层通常位于吸收塔的中部,其上方安装有除雾器等设备,下方又安装有氧化空气层设备和烟气入口等设备,增加的喷淋层无法直接从吸收塔的上方或者下方装入。通过将吸收塔沿原喷淋层附近切开,使用吊车提升定位后,焊接新增壁板,装入新增喷淋层的方法可实现上述改造。然而,由于吸收塔体积很大,直径通常有十多米,高度达几十米,其切开后,吸收塔上段的重量往往上百吨,需要使用载重能力很高,且起吊高度极高的吊车,其对吊车的要求高。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吊车的体积也很大,现场需要有足够的空间。而对于已经使用的吸收塔,其附近往往安装有大量的设备和操作室,通常都不能满足上述吊车的使用需要,通过移走设备,拆除操作室来满足需要,既需要极大的工作量,又需要发费很长的周期。这些情况都导致吸收塔的加高过程十分困难,甚至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从中段顶升吸收塔的结构。本技术所述的从中段顶升吸收塔的结构,其在吸收塔中段顶升的切割处的下方的外壁上焊接有多个支撑立柱,吸收塔中段顶升的切割处上方的外壁上焊接有多个收缩圈卡板,收缩圈位于卡板的下方,箍紧在吸收塔上段外壁上,液压千斤顶的支座固定安装在支撑立柱上,其顶杆从底部托住收缩圈。本技术所述从中段顶升吸收塔的结构,当吸收塔需要顶升时,在吸收塔中段顶升处绘制中段顶升的切割线;在切割线下方的外壁上焊接多个支撑立柱;在切割线上方的外壁上焊接多个与支撑立柱相对的收缩圈卡板;在吸收塔上端内收缩圈卡板下方的塞入收缩圈;每个支撑立柱与收缩圈之间安装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的支座固定在支撑立柱上,其顶杆从底侧托住收缩圈;液压千斤顶预顶紧待顶升部份,让液压千斤顶受力;沿切割线切割吸收塔,将吸收塔分开为上、下两段;同步启动各液压千斤顶,将吸收塔上段慢慢顶升到位;对吸收塔的上、下段壁板用多根工字钢临时焊接固定;在吸收塔上下段间焊接上-->新增壁板。本技术所述的从中段顶升吸收塔的结构,吸收塔从中段顶升的切割处分为上、下两段,在吸收塔位于中段顶升处安装多个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的支座与吸收塔的下段外壁上焊接的支撑立柱固联,液压千斤顶的顶杆托住在吸收塔待顶升的上段外壁安装的收缩圈。通过同步启动千斤顶,就能将吸收塔的上段升起,实现吸收塔的顶升。而后,通过在吸收塔的上、下段间焊接加强杆及新增的壁板,既可实现吸收塔的加高,在吸收塔加高的部分安装额外的喷淋层。其能在不影响吸收塔其它设备的情况下,完成对吸收塔的改造,增强吸收塔的脱硫能力,使吸收塔能够在使用含硫量较高的、品质较差、价格较低的煤作为燃料时,烟气中的硫含量同样能够达到环保排放要求。同时,其顶升吸收塔的过程,不需使用特殊的吊车,对吸收塔周边的环境没有要求,十分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从中段顶升吸收塔的结构的示意图;图2 为图1中吸收塔顶升部份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收缩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一种从中段顶升吸收塔的结构,其在吸收塔中段顶升的切割处的下方的外壁上焊接有多个支撑立柱1,吸收塔中段顶升的切割处上方的外壁上焊接有多个收缩圈卡板2,收缩圈3位于卡板的下方,箍紧在吸收塔上段4的外壁上,液压千斤顶6的支座固定安装在支撑立柱1上,其顶杆从底部托住收缩圈3。多个液压千斤顶为成套设备,采用中心液压泵装置控制,各液压千斤顶的液压系统联通,可保证液压千斤顶同步动作。所述收缩圈3,如图3,可由多段弧形杆件31通过液压缸,如小千斤顶32连接而成。弧形杆件31的弧线与吸收塔上段4外壁相一致,连接相邻弧形杆件31间的小千斤顶32对两侧的弧形杆件施以向内压的力。收缩圈安装后,受小千斤顶32的作用,其能箍紧在吸收塔外壁上,对吸收塔外壁施以向内的力。能使提升过程更稳定,受力更好。液压千斤顶6的顶杆位于收缩圈3外,与收缩圈外侧紧贴,顶杆的端部高出收缩圈,其内侧固定有托板7,通过托板托住收缩圈3。千斤顶的顶杆紧贴在收缩圈外侧,可对吸收塔上段起限位作用,防止其相外侧侵。安装于各支撑立柱1上的多个液压千斤顶6的顶杆可彼此通过角钢、槽钢等刚性好的连接件连成一圈,呈整体,起能保证液压千斤顶顶升时运动的一致性,使顶升过程更顺畅,避免出现倾斜、扭摆等现象。吸收塔下段5的内侧的四周可焊接多根防止吸收塔上段向内侧倾、偏移的护杆8,护杆8向上延伸,紧贴在吸收塔上段4的内壁上。吸收塔上段被顶升时,护杆可从其内侧四周限制吸收塔上段,防止吸收塔上段发生侧倾、偏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中段顶升吸收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吸收塔中段顶升的切割处的下方的外壁上焊接有多个支撑立柱,吸收塔中段顶升的切割处上方的外壁上焊接有多个收缩圈卡板,收缩圈位于卡板的下方,箍紧在吸收塔上段外壁上,液压千斤顶的支座固定安装在支撑立柱上,其顶杆从底部托住收缩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中段顶升吸收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圈由多段弧形杆件通过液压缸连接而成,弧形杆件的弧线与吸收塔上段外壁相一致,连接相邻弧形杆件间的液压缸对两侧的弧形杆件施以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荣朱志飞廖欲元蔡少兵谭显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