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平头快换接头,其包括锁紧环、钢球、阀芯、锁紧环回位圈、接头体、连接座、密封套、星型密封圈、过油孔和过孔,所述过油小孔与过油孔相连通,且过油孔位于过油用过孔上,所述阀芯与连接座整体加工形成整体式阀芯,所述整体式阀芯的外壁与密封套的内密封面间隙配合,形成滑动导向作用,星型密封圈为前、后各一个,设于密封套与整体式阀芯之间并且与过油孔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星型密封圈之间的密封套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快换接头结构上因设置有连接螺栓在高压力下存在的风险以及运动过程中阀套不回位现象,解决了快换接头在有一定压力情况下的对接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制动或者气液输送管路及装置中所用快速对接器件,尤其涉及 一种改进型平头快换接头,属管接件
技术介绍
目前,机动车在气制动管路中或运输气、液体的灌装车在向罐内灌装或排泄气、液 时,均要使用到快速对接器件,即快接接头。现有的快接接头尤其是传统的平头快换接头其 结构如附图1所示传统结构的快换接头包括锁紧环1、阀芯密封圈2、钢球3、导向套4、阀 芯5、阀套6、锁紧环回位圈7、阀套密封圈8、导向套回位簧9、阀套回位簧10、接头体11、连 接座12、连接螺栓13。所述钢珠3配合锁紧环1对进入该快换接头中的插接头起到锁紧的 作用。另外,传统结构的阀芯5与连接座12是分体式,以连接螺栓13连接在一起,由于连 接座12周围需加工油路通道,必然导致连接螺栓13不能过大,快接接头内部需要承受高压 压力,因此,采用连接螺栓13的连接方式,在其连接处存在一定的风险。传统结构的运动方式是插接头从左方插入后,先克服导向套回位簧9的弹簧力, 推动导向套4向右运动,当运动到一定位置,即导向套4与阀套6接触时,还需克服导向套 回位簧9与阀套回位簧10的弹簧力,当插接头内部存在一定压力时,还需克服此压力才能 使阀套6向右运动,阀套6运动到与阀芯密封圈2分离从而使得油路畅通;当接头内部存在 压力较大时,则对接困难。取出插接头后,阀套件6与导向套4又在阀套回位簧10和导向 套回位簧9的作用力下回到初始状态,从而起到密封的作用。从附图1中可以看到,阀套6 内外壁分别要与阀芯5以及连接座12密封,需加工的密封面多,且各零部件的形位公差要 求较高。由于有两组运动副的存在,在运动过程中会发生卡滞现象,回位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只需克服较小作 用力,并且回位容易的改进型平头快换接头,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公开一种改进型平头快换接 头,其包括锁紧环、钢球、阀芯、锁紧环回位圈、接头体、连接座、密封套、星型密封圈、过油孔 和过孔,所述过油小孔与过油孔相连通,且过油孔位于过油用过孔上,所述阀芯与连接座整 体加工形成整体式阀芯,所述整体式阀芯的外壁与密封套的内密封面间隙配合,形成滑动 导向作用,星型密封圈为前、后各一个,设于密封套与整体式阀芯之间并且与过油孔的位置 相对应,两个星型密封圈之间的密封套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作为优选,密封套上设有密封套回位簧。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为该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解 决了传统快换接头结构上因设置有连接螺栓在高压力下存在的风险以及运动过程中阀套 不回位现象,将传统结构中的阀芯与连接座作为整体加工为整体式阀芯,从根本上杜绝了 传统的平头快换接头因连接螺栓小而存在的风险;另外,本技术取消了传统接头的导向套,整个运动过程的导向由改进后的整体式阀芯完成,在非工作状态下,整个压力在密封 套上形成平衡压力,从而保证插接头推动密封套运动时只需克服弹簧力,进而解决了快换 接头在有一定压力情况下的对接问题,对接更加容易。附图说明附图1为传统快换接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快换接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锁紧环2-阀芯密封圈3-钢球4-导向套5-阀芯6-阀套7_锁紧环回 位圈8-阀套密封圈9-导向套回位簧10-阀套回位簧11-接头体12-连接座13-连接螺栓 14-密封套15-密封套回位簧16-整体式阀芯17-过油孔18-过孔19-星型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及其优点,不难从下述所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中,获得深入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2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该改进型平头快换接头包括锁紧 环1、钢球3、阀芯5、锁紧环回位圈7、接头体11、连接座12、密封套14、过油孔17、过孔18 和星型密封圈19。所述过孔18与过油孔17相连通,所述阀芯5与连接座12整体加工形 成整体式阀芯16,所述整体式阀芯16的外壁与密封套14的内密封面间隙配合,形成滑动导 向作用。星型密封圈19为前、后各一个,设于密封套14与整体式阀芯16之间并且与过油 孔17的位置相对应,密封套14上的前、后两星型密封圈19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密 封套14上设有密封套回位簧15。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技术快换接头的结构及运动原理做进一步说明将 传统快换接头中的阀芯5与连接座12作为整体加工为整体式阀芯16,并且取消了传统快换 接头中的导向套4,其导向方式改进成依靠整体式阀芯16与密封套14的密封面导向作用来 实现。由于密封套14上的前、后两星型密封圈19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从而保证在密 封套14上的液压力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当插接头推动密封套14向右运动时,只需要克服密 封套回位簧15的弹簧力,即可实现由整体式阀芯16完成整个运动过程的导向。具体来说, 插接头从左方插入后,锁紧环1及位于锁紧环1内侧的钢球3能够锁紧插接头,形成一定的 压力。密封套14在插接头的力的作用下向右移动,由于整体式阀芯16的外壁对密封套14 所起的横向导向作用,密封套14上的星型密封圈19也随之移动,当星型密封圈19越过过 油孔17时,由于过油孔17与过孔18相连通,从而使得整个油路畅通。当撤出插接头的时 候,密封套14在密封套回位簧15的作用下,回到初始状态,油路关闭。锁紧环回位簧7可 使得锁紧环1在撤离的时候快速的回位。与传统结构相比,此改进结构更加简单,零部件运 动灵活,在非工作状态下,整个压力在密封套14上形成平衡压力,从而保证插接头推动密 封套14运动时只需克服弹簧力,进而解决了快换接头在有一定压力情况下的对接问题,使 得对接更加容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图式,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 型,凡依本技术的创作精神所作的类似变化的实施例或近似结构,皆应包含于本技术之中。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平头快换接头,包括锁紧环(1)、钢球(3)、阀芯(5)、锁紧环回位圈(7)、 接头体(11)、连接座(12)、过油孔(17)和过孔(18),所述过油孔(17)与过孔(18)相连通,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套(14)和星型密封圈(19),所述阀芯(5)与连接座(1 整体加 工形成整体式阀芯(16),所述整体式阀芯(16)的外壁与密封套(14)的内密封面间隙配合, 形成滑动导向作用,星型密封圈(19)为前、后各一个,设于密封套(14)与整体式阀芯(16) 之间并且与过油孔(17)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星型密封圈(19)之间在密封套(14)形成一个 密闭的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平头快换接头,其特征在于密封套(14)上设有 密封套回位簧(1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平头快换接头,其包括锁紧环、钢球、阀芯、锁紧环回位圈、接头体、连接座、密封套、星型密封圈、过油孔和过孔,所述过油小孔与过油孔相连通,且过油孔位于过油用过孔上,所述阀芯与连接座整体加工形成整体式阀芯,所述整体式阀芯的外壁与密封套的内密封面间隙配合,形成滑动导向作用,星型密封圈为前、后各一个,设于密封套与整体式阀芯之间并且与过油孔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平头快换接头,包括锁紧环(1)、钢球(3)、阀芯(5)、锁紧环回位圈(7)、接头体(11)、连接座(12)、过油孔(17)和过孔(18),所述过油孔(17)与过孔(18)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套(14)和星型密封圈(19),所述阀芯(5)与连接座(12)整体加工形成整体式阀芯(16),所述整体式阀芯(16)的外壁与密封套(14)的内密封面间隙配合,形成滑动导向作用,星型密封圈(19)为前、后各一个,设于密封套(14)与整体式阀芯(16)之间并且与过油孔(17)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星型密封圈(19)之间在密封套(14)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液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