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云专利>正文

用于检测油罐油气空腔中的可燃气体浓度的检测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372129 阅读:3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油罐油气空腔中的可燃气体浓度的检测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中心监控系统;罐区油气稀释装置,与油罐的一次密封结构和二次密封结构之间的油气空腔连接,罐区油气稀释装置上的稀释气体喷射头设置在油气空腔之中,在接收到中心监控系统的报警信息之后稀释气体喷射头释放稀释气体;探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与中心监控系统建立通讯连接;探测系统中的探测头,设置于油罐油气空腔之中,并与数据采集单元建立通讯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达到对大型油罐的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之间的可燃气体进行具体位置的连续检测和报警,并可以消除可燃气体的燃烧和爆炸隐患。(*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油罐油气空腔中的可燃气体浓度的检测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石油加工能力和石油储存能力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国家战略石油 储备的储存量不断增加,二期国家战略石油储库正在抓紧建设,各大石油公司的中转油库、 商业储备油库、地方和民营企业的石油储备库也在近一些年建成或准备建设。这些大型油罐基本上是10万立方米或者是15万立方米的外浮顶油罐,密封都是 采用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在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油气空腔,在这 个油气空腔里存在着原油挥发出的可燃气体,这些可燃气体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乙烷、丙烷 和丁烷。从了解到一些罐区来看,这些可燃气体的浓度绝大多数已经接近或者超过了可燃 气体的爆炸下限(LEL),如果遇到雷击、静电产生的火花将引起这些可燃气体的燃烧和爆 炸,严重威胁着油库和罐区的安全运行。现有的检测报警系统虽然也可以检测可燃气体的 浓度并在浓度超标的情况下报警,但存在缺少可燃气体发生险情时的保护方案、且报警方 式单一的缺陷,同时现有的检测报警系统无法应用在大型油罐的油气空间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大型油罐的油气空腔发生可燃气体险情时检测不到位且无法 排除险情的问题而提出本技术,为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 油罐油气空腔中的可燃气体浓度的检测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油罐油气 空腔中的可燃气体浓度的检测处理系统。根据本技术的用于检测油罐油气空腔中的可燃气体浓度的检测处理系统包 括中心监控系统;罐区油气稀释装置,与油罐的一次密封结构和二次密封结构之间的油 气空腔连接,罐区油气稀释装置上的稀释气体喷射头设置在油气空腔之中,在接收到中心 监控系统的报警信息之后稀释气体喷射头释放稀释气体;探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 与中心监控系统建立通讯连接;探测系统中的探测头,设置于油罐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油 气空腔之中,并与数据采集单元建立通讯连接。进一步地,罐区油气稀释装置上设置有控制阀门。进一步地,探测系统接入1个或多个探测头。进一步地,探测系统接入沿油气空间圆周均勻分布的多个探测头。进一步地,中心监控系统包括接收单元,接收来自测探系统的关于可燃气体的探 测信号;处理单元,基于接收单元采集到的探测信号确定控制信号;发送单元,接收处理 单元的控制信号,发出报警信息。进一步地,中心监控系统连接有声光报警器和图像显示报警器。进一步地,油罐油气空腔中的可燃气体爆炸极限在1.9%至8. 5%之间。进一步地,探测系统包括定位模块,用于确定检测到险情的探测头的位置。通过本技术,采用中心监控系统;罐区油气稀释装置,与油罐的一次密封结构 和二次密封结构之间的油气空腔连接,罐区油气稀释装置上的稀释气体喷射头设置在油气 空腔之中,在接收到中心监控系统的报警信息之后稀释气体喷射头释放稀释气体;探测系 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与中心监控系统建立通讯连接;探测系统中的探测头,设置于油 罐油气空腔之中,并与数据采集单元建立通讯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大型油罐的油气 空腔发生可燃气体险情时检测不到位且无法排除险情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对大型油罐的一 次密封和二次密封之间的可燃气体进行具体位置的连续检测和报警,并可以消除可燃气体 的燃烧和爆炸隐患的效果。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 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检测油罐油气空腔中的可燃气体浓度的检 测处理系统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图1中的检测系统的大型油罐的剖面示意 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中心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油罐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油气空 腔中的可燃气体浓度的检测系统。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检测油罐油气空腔中的可燃气体浓度的检 测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系统包括中心监控系统1 ;罐区油气稀释装置2, 与油罐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之间的油气空腔紧密连接,将罐区油气稀释装置2上的稀释气 体喷射头21设置在油气空腔之中,在接收到中心监控系统1的报警信息之后稀释气体喷射 头21释放稀释气体;探测系统3包括数据采集单元31,与中心监控系统1建立有线通讯 连接;探测头32,设置于油罐油气空腔之中,并与数据采集单元31建立传输通道。本技术实施例通过上述检测系统适用于外浮顶油罐的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 之间密封空腔,通过探测系统3探测密封空腔里的可燃气体的浓度,对可燃气体的浓度进 行检测和报警,并将结果传输至中心监控系统1,在浓度达到危险标准的时候通过罐区油气 稀释装置2冲淡可燃气体浓度。从而消除油罐密封的油气空腔的安全隐患,将可燃气体的 燃烧和爆炸几率降到最低,最终达到消除燃烧爆炸的隐患。本技术实施例的中心监控系统1是用于基于可燃气体险情进行控制检测的 系统,在中心控制室中基于计算机的监控系统,用于按照预设逻辑条件进行必要的连锁控制。本实施例中的探测头32可以安装现场固定点式可燃气体探测变送器,该变送器采用 红外原理检测,隔爆型结构,扩散式采样,可以检测现场油罐密封的油气空腔内可燃气体浓 度,以监视一次密封的工作情况。本实施例中采用独特的红外技术。红外技术的优势(例如抗毒和“故障-安全”操 作)长期以来已在市场上得到公认和重视。新型系统现在也具有这一优点,更加经济实用, 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达15年以上。该系统适用于最苛刻的环境。基于非凡的质量,新型可燃性气体检测系统具有高 可靠性和卓越测量性能,如长时间的稳定性能。不锈钢外壳SS 316,指定温度范围为-40至 +650C (-40至+149° F),集成加热功能,该发送器可以用于全球所有气候区域。中心监控系统1是新型的可燃性气体检测系统,可以提供气体资料库,分三种气 体类别如甲烷、丙烷和乙烯。因此几乎所有碳氢混合物均可有效检测,灵敏度高。最后,温 度补偿线性化算法允许根据个别物质进行信号输出。通过可选配件-例如处理适配器或导 管安装设备-可进行多种专业性测量任务。基于专利创新,这种点式红外线气体检测系统将最大发光效率光学器件与信号稳 定4束技术相结合。双补偿构造使其达到最大抗干扰稳健特性(如灰尘与污物沉积)。由 于其非成像性质,新型测量系统的测量信号不受部分覆盖的束的影响。因此可确保系统器 完全符合“无误警告”的要求。同时测量气体浓度的指示越早,则可以越早进行防范措施。 可燃性气体检测系统的配置响应模式可设置为“快”。在此模式下,每个可测量的气体浓度 均在一秒内指示。再配合低报警限度,气体发送器可助于显著减少紧急状况下的反应时间。可燃性气体检测系统的研发生产符合SIL标准EN61508和EN50402。气体检测设 备软件也是首次被评估-优异的参数和German Τ )颁发的SIL 2证书证明了可燃性气体 检测系统具有极高的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检测油罐油气空腔中的可燃气体浓度的检测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监控系统(1);罐区油气稀释装置(2),与所述油罐的一次密封结构和二次密封结构之间的油气空腔连接,所述罐区油气稀释装置(2)上的稀释气体喷射头(21)设置在所述油气空腔之中,在接收到所述中心监控系统(1)的报警信息之后所述稀释气体喷射头(21)释放所述稀释气体;探测系统(3),包括:数据采集单元(31),与所述中心监控系统(1)建立通讯连接;所述探测系统(3)中的探测头(32),设置于所述油罐油气空腔之中,并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31)建立通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云刘宏生宣振球朱根民赵月纯俞洪明周凤群
申请(专利权)人:范云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