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和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71398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其包括:位于介质输送通道中的一对输送辊,该介质输送通道的一边侧形成介质对齐基准面,其中,一对输送辊中的主动辊的远离介质对齐基准面一侧的辊面的外径大于靠近介质对齐基准面一侧的辊面的外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介质纠偏功能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利用同一根纸张输送辊所形成的不同的传送速度,实现薄片类介质纠偏功能,其结构简单,零件数量较少,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种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介质纠偏 功能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薄片类介质(为描述方便,以下简称纸张)的输送机构,如打印机、扫描仪、 识币器等的纸张输送机构,通常采用一对辊轮输送,这种输送机构由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的主动辊以及与主动辊相切配合的从动辊组成,当输送距离较大时,可以沿输送路径设置 多对辊轮进行薄片类介质的输送。为了适应尽可能多的纸张类型,往往输送机构的宽度大于纸张的宽度,在进行纸 张输送时,纸张可能出现偏斜现象,将会造成打印、扫描等介质记录操作的位置不准确,从 而引起故障,给用户带来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专利ZL200510121474. 2提供了一种用于纸张纠偏的纠 偏机构,该纠偏机构包括固定轴、固定板、纠偏组件以及导板,通过导板将纠偏机构固定在 走纸通道上,其中纠偏组件包括纠偏轮和动力源,该纠偏轮与动力源固定连接,纠偏轮与基 准面呈夹角设置。当纸张被送入走纸通道经过纸张纠偏组件时,在动力源的驱动下,纠偏轮始终推 动纸张向基准面的方向移动直至纸张沿基准面对齐,从而实现了纸张的纠偏功能。上述结构由于包括纠偏轮、动力源、固定板、固定轴以及导板等众多零件,因此存 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本实 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带有介质纠偏功能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为此,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其包括位于纸张输送 通道中的一对输送辊,介质输送通道的一边侧形成介质对齐基准面,其中,一对输送辊中的 主动辊的远离介质对齐基准面一侧的辊面的外径大于靠近介质对齐基准面一侧的辊面的 外径。进一步地,上述主动辊为阶梯辊,远离介质对齐基准面一侧的辊段的直径大于靠 近介质对齐基准面一侧的辊段。进一步地,上述主动辊为锥形辊,锥形辊的小端靠近介质对齐基准面的一侧,锥形 辊的大端远离介质对齐基准面的一侧。进一步地,上述主动辊的驱动机构为齿形带驱动机构。进一步地,上述主动辊的端部设有与齿形带驱动机构的齿形带传动配合的传动带 轮。进一步地,上述主动辊呈悬臂支撑。如此,既可以节省纠偏结构零件,又便于主动辊垂直布置,以在高度方向上对介质进行纠偏。进一步地,上述主动辊的辊面上设有与齿形带驱动机构的齿形带配合的传动槽。 该传动槽与齿形带相接触的表面可以是齿面,也可以是圆柱面,当为圆柱面时,该传动槽与 齿形带摩擦传动,传动槽的两侧形成轴向定位的轴挡。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薄片类介质的处理装置,其介质输送通 道中设有至少一套上述结构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主动辊与驱动 机构传动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薄片类介质的处理装置,其介质输送通道中设有至少一 对输送辊,介质输送通道的一边侧形成介质对齐基准面,该至少一对输送辊中的一对输送 辊或两对输送辊形成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形成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一对输送辊或两对 输送辊的主动辊的远离介质对齐基准面一侧的辊面的外径大于靠近介质对齐基准面一侧 的辊面的外径。进一步地,形成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一对或两对输送辊中的主动辊为阶梯辊或 锥形辊。根据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可以在原有薄片类介质的处理装置上增设薄片类介 质纠偏机构,也可以将薄片类介质的处理装置上原有的输送辊改造成薄片类介质纠偏机 构。在本技术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中,利用同一根纸张输送辊所形成的不同的传送 速度,实现纸张纠偏功能,其结构简单,零件数量较少,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具有的其它目的、特征、和 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 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主动辊的结构示意 图;图3是使用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 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A向剖面图;以及图5是使用本技术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第二实 施例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 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图1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 所示,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包括纠偏组件1、机架2、以及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其中,机 架2的一侧B设定为基准面,纸张在输送过程中以基准面B对齐;纠偏组件1支撑于机架2上,包括相切配合的主动辊11和从动辊12 ;驱动机构与主动辊11传动连接,驱动主动辊11 转动,主动辊11带动从动辊12随之转动,从而驱动位于主动辊11与从动辊12之间的纸张运动。其中,主动辊11包括至少两段辊轮,各段辊轮外径不同,主动辊11的辊轮外径由 基准面B向远离基准面B的方向依次增大。本实施例中的主动辊11包括第一传动部11a、 第二传动部lib以及主动辊芯轴11c,其中第一传动部Ila与第二传动部lib沿主动辊芯轴 Ilc轴向并列设置,二者均与主动辊芯轴Ilc固定连接。其中,第二传动部lib临近基准面 B。第一传动部Ila的转动半径d2大于第二传动部lib的转动半径dl,即d2 > dl。驱动机构驱动主动辊11转动时,由于在角速度相同的条件下,转动半径大的辊轮 转动线速度大,因此与第一传动部Ila接触的纸张运动速度大于与第二传动部Ub接触的 纸张的运动速度,因此纸张始终向第二传动部lib的一侧,即向基准面B方向运动,当纸张 运动到基准面B时,受基准面B限制,纸张沿基准面B对齐后继续输送,避免了纸张出现偏 斜的现象。图2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的主动辊的结构示意 图。如图2所示,主动辊11为锥形辊,主动辊11的辊轮外径由基准面B向远离基准面B的 方向逐渐增大,即主动辊11远离基准面B —端的半径d2大于临近基准面B的一端的转动 半径dl,即d2 > dl。当主动辊11与从动辊12相切转动时,由于在角速度相同的条件下,转动半径大的 辊轮转动线速度大,因此与第一传动部Ila接触的纸张运动速度大于与第二传动部lib接 触的纸张的运动速度,因此纸张始终向基准面B方向运动,当纸张运动到基准面B时,受基 准面B限制,纸张沿基准面B对齐后继续输送,避免了纸张出现偏斜的现象。本技术提供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可以应用在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传真 机、识币器等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上。图3是使用本技术提供的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 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为扫 描仪。如图3所示,沿纸张输送方向,在扫描仪的入口 6的下游依次设置两组纠偏组件1, 纠偏组件1支撑于机架2上,包括相切配合的主动辊11和从动辊12,两者分别位于走纸通 道两侧。主动辊11包括沿其芯轴轴向并列设置的第一传动部Ila和第二传动部11b,二者 均与主动辊芯轴Ilc固定连接。其中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介质输送通道中的一对输送辊,所述介质输送通道的一边侧形成介质对齐基准面,  其中,所述一对输送辊中的主动辊的远离所述介质对齐基准面一侧的辊面的外径大于靠近所述介质对齐基准面一侧的辊面的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庆帮车磊邢燕斌耿明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