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绝缘层铜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62945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绝缘层铜扁线,其中心为铜导体,所述的铜导体的外表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聚酰亚胺薄膜和涤纶玻璃丝烧结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绝缘层铜扁线的击穿电压和断裂延伸率远远高于标准,在高安全标准要求的大中型高压电机、特种电机、风电及电器的绕组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线,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大型高压电机、特种电机、风电及电 器的绕组中的双绝缘层铜扁线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铜扁线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超量的废气、废物,造成环境污染,多数 传统的铜扁线的最外层是涂覆的绝缘漆,这样就需要对铜扁线进行烘焙,耗用大量的能源, 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综合性能高的双绝 缘层铜扁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绝缘层铜扁线,其中心为铜导体,所述的铜导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聚酰亚胺 薄膜,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外表面设置有涤纶玻璃丝烧结层。其中,所述的涤纶玻璃丝烧结层为涤纶丝与玻璃纤维纱的混纺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铜扁线的制作过程中废气、废物的排放 量少;本技术的铜扁线的外层不需涂覆绝缘漆,不需烘焙,节约能源;本技术的铜 扁线的电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减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双绝缘层铜扁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涤纶玻璃丝烧结层;2、聚酰亚胺薄膜;3、铜导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以下详细描述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的双绝缘层铜扁线的中心为铜导体3,铜导体3的外表 面包绕有聚酰亚胺薄膜2,在聚酰亚胺薄膜2的外面又包绕有涤纶丝与玻璃纤维丝的混纺 纱,再经数控高频烧结在外表面形成一层涤纶玻璃丝烧结层1,聚酰亚胺薄膜2与涤纶玻璃 丝烧结层1均为绝缘层。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技术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双绝缘层铜扁线,其中心为铜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导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聚酰亚胺薄膜,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外表面设置有涤纶玻璃丝烧结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绝缘层铜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涤纶玻璃丝烧结 层为涤纶丝与玻璃纤维纱的混纺体的烧结形成层。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双绝缘层铜扁线,其中心为铜导体,所述的铜导体的外表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聚酰亚胺薄膜和涤纶玻璃丝烧结层。本技术的双绝缘层铜扁线的击穿电压和断裂延伸率远远高于标准,在高安全标准要求的大中型高压电机、特种电机、风电及电器的绕组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档编号H01B7/08GK201725615SQ20102026526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1日专利技术者郑一帆 申请人:太仓市贯龙电磁线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绝缘层铜扁线,其中心为铜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导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聚酰亚胺薄膜,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外表面设置有涤纶玻璃丝烧结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贯龙电磁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