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组件,包括刚性的轴向芯子和套设在该芯子外周的有回弹性的外衬套,所述外衬套对应于所述芯子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侧边缘对应设置有向内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内匹配设置有加强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所述外衬套对应于所述芯子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侧边缘均对应设置有向内的凹陷部,并在凹陷部中匹配设置加强部,增加了纵向方向即车辆行驶方向的刚度,增强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牵引能力,减少了车辆在行驶或转向过程中产生的侧向力,增加了车辆的平稳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悬挂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悬挂系统的悬架组件,更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组件。
技术介绍
舒适性是车辆最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舒适性与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有关,而车 身的固有振动特性又与悬挂系统的特性相关,因此,车辆悬挂系统是保证车辆舒适性的重 要部件。同时,车辆悬挂系统作为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之间作连接的传力机 件,又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部件。现有车辆的每个悬挂系统包括一对横向间隔开的悬架组件,每个悬架组件具有一 尾梁或悬架摆臂,而尾梁悬架摆臂在其前端和后端之间为基本上硬的构造而没有任何关 节、枢轴点或类似物,从而尾梁悬架摆臂结构自身不会明显偏斜。而悬架组件的这类的硬的 悬架摆臂或尾梁,在悬架摆臂或尾梁的中部到与其前端相对的后端刚性地连接到枢轴,而 该枢轴连接到车架悬挂支架。安装在尾梁或悬架摆臂中的枢轴在使用时受到垂直、水平、轴 向和扭转方向上的力的作用,因此要求这些枢轴能承受这些力,包括减震和缓冲不协调的 车轮加载,并且通过改变自身在不同方向的硬度来调节这些不同方向的力传递到车辆,使 车辆在行驶中更加平稳舒适并且使得这些轴承具有长期的使用寿命。现有车辆中,尾梁或悬架摆臂到悬挂支架的枢轴连接通过轴衬套而实现,现有的 轴衬套只是包括弹性的外衬套,该弹性外衬套围绕着中心钢套即芯子模塑并黏附地连接到 其上。其中,中心钢套即芯子实质上不易弯曲,而弹性外衬套有某种趋于缓冲垂直力、水平 力和扭力的回弹性,尤其是有某种趋于缓冲滚动引起的力和不协调的轮加载的回弹性。通 常,外衬套由橡胶材料制成。虽然外衬套已被制成很坚硬,并且围绕轴向套筒部分具有相同 级别的硬度和回弹性。但是这限制了外衬套的效用,因为根据使用时载荷作用于外衬套法 线方向,外衬套围绕枢轴以不同角度定位的部分处的硬度和回弹性要求可能有些变化。如 果外衬套在使用时承受沉重的载荷,那么它通常要有高级别的硬度,这种硬度使得它对于 适当的载荷缓冲来说过于坚硬,但如果将外衬套制成在使用时对于沿不同方向作用于它的 载荷范围具有折衷级别的硬度和回弹性,那么无疑它的性能就受到了限制。为了针对使用时从不同方向作用于枢轴的不同级别力而改变外衬套的硬度,现有 的做法是将外衬套开设凹孔,凹孔通常为弓形、在轴向套筒垂直方向的上下两侧。这使得在 大体垂直方向上加载情形下的外衬套的硬度变软了,同时保持车辆的大体纵向方向即车辆 行使方向上有更大的硬度,用以在滚动和不协调轮加载的情形下使车辆更加舒适。但是,沿 该大体纵向方向即车辆行使方向提供的硬度是有限的,不足以令人满意地应对逐渐增加的 加载条件,而只有某些车辆在这些条件下才能运行。为解决纵向方向的硬度问题,美国专利US7252298B2公开了一种枢轴承,如图1所 示,该枢轴承包括一外壳13’,一压缩并粘接在外壳13’中的有回弹性的外衬套12’,和一在 外衬套12’中的刚性内部芯子11’。外衬套具有砂眼121’,当安装枢轴承以供使用时,砂眼设于该内部芯子11’竖直方向的上下两侧。外衬套12’中设有增硬部件14’,增强部件14’ 在砂眼121’间相对侧之间延伸。当枢轴承用于车辆拖曳臂悬吊中时,砂眼121’在枢轴承有 大体垂直负载时,增加衬套的柔性。增硬部件14’增强水平方向即纵向方向或车辆行使方 向的外衬套的硬度以提高车辆动力和降低震动,但由于其增硬部件14’的边伸入砂眼121’ 的相对端部,因此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增硬部件14’很容易与外衬套12’之间发生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悬挂系统的悬挂轴衬套组件,增 加纵向方向即车辆行驶方向的刚度,减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使车辆更加平稳乘坐 更加舒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组件,包括刚性的轴向芯子和套设在该芯子外周的有 回弹性的外衬套,所述外衬套对应于所述芯子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侧边缘均对应设置有向内 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内匹配设置有加强部。在上述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组件中,所述凹陷部的截面为圆弧形,所述圆弧 形的弧顶朝向所述芯子的水平方向,所述凹陷部的长度等于所述外衬套在轴向上的长度。在上述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组件中,所述加强部为截面为圆弧形的加强条, 所述加强条与车辆悬挂系统的悬挂摆臂的钢套接触的一面弧度与所述钢套内壁弧度对应 且向外对应设置有突起,所述悬挂摆臂的钢套内壁对应设置有容置所述突起的凹槽,所述 外衬套、所述加强条与所述悬挂摆臂的钢套为过盈配合。在上述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组件中,所述加强条为比所述芯子所用材料硬度 相当的其他材料制成。在上述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组件中,所述加强条为空心的。在上述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组件中,所述加强部为车辆悬挂系统的悬挂摆臂 的钢套内壁对应于所述外衬套凹陷部匹配设置的截面大致呈圆弧形的加强板,所述外衬套 与所述钢套为过盈配合。在上述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组件中,所述加强板为比所述芯子所用材料硬度 相当的其他材料制成。在上述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组件中,所述钢套内壁与所述加强板连接处设置 有凹槽,所述加强板插入所述凹槽进行限位固定。或者,所述加强板与所述钢套可以一体成 型或焊接成一体。在上述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组件中,所述加强部为车辆悬挂系统的悬挂摆臂 的钢套对应于所述外衬套凹陷部向内设置的钢套凹陷部,所述钢套凹陷部与所述外衬套凹 陷部、所述钢套外周形状与所述外衬套外周形状相适配,所述外衬套与所述钢套为过盈配I=I O在上述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组件中,所述加强部为车辆悬挂系统的悬挂摆臂 的钢套对应于所述外衬套凹陷部向内设置的钢套突起,所述钢套突起与所述外衬套凹陷部 相适配,所述外衬套与所述钢套为过盈配合。在上述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组件中,所述芯子在轴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车4辆悬挂系统的悬挂摆臂的钢套在轴向上的长度,所述芯子在轴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外衬套 在轴向上的长度。在上述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组件中,所述外衬套在所述芯子的竖直方向的上 下两侧均对应设置有凹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1、本技术由于所述外衬套对应于所述芯子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侧边缘均对应 设置有向内的凹陷部,并在凹陷部中匹配设置加强部,增加了纵向方向即车辆行驶方向的 刚度,增强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牵引能力,减少了车辆在行驶或转向过程中产生的侧向 力,增加了车辆的平稳性。2、由于本技术的轴衬套组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硬度的材料组成,该 两种材料的接触面做成不规则形状增大了其接触面积以及粘合力,使该两种材料在承受侧 向力时不容易脱落。附图说明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本实用新 型结合以下的附图详细说明其目的、特征及特点。通过附图的说明,将可对技术的内容 有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及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图1为现有技术美国专利US 7252298B2中枢轴承即轴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包括现有技术常用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的悬挂摆臂总成图;图3为本技术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组件的端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悬挂系统的轴衬套组件,包括刚性的轴向芯子和套设在该芯子外周的有回弹性的外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衬套对应于所述芯子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侧边缘均对应设置有向内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内匹配设置有加强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宪增,
申请(专利权)人: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