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涛专利>正文

一种食管超声监测中使用的口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5894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管超声监测中所使用的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食管超声监测中使用的口圈。它包括一具有穿孔的唇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唇片的凹面从穿孔处向下延伸一轴向呈弧形的筒状体以构成引导筒;所述的引导筒截面和穿孔均为与使用时超声探头形状匹配的形状;所述引导筒下方的内凹筒面继续向下弧形延伸有延伸舌体板,所述的内凹筒面和延伸舌体板共同构成舌体板。另外,所述的唇片左右至少一侧及引导筒同侧位置上贯通设置一气管导管引导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现有口圈在使用时由于全麻病人舌后坠,造成口圈上的探头进路被舌体堵塞的技术问题,另外还解决了气管导管在术中的固定问题,有助于提高手术质量和成功率,且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食管超声监测中所使用的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食管超声监测中 使用的口圈。
技术介绍
现有的食管超声监测所配置的口圈结构如图1-3所示,它主要由一弧状的唇片A 和一护牙筒B组成。所述的唇片A中间设有一穿孔Al,唇片A的凹面从穿孔Al处向下竖直 延伸一筒状体,以构成护牙筒B。该筒状体的截面和穿孔Al均为与使用时超声探头形状匹 配的扁圆形状,该护牙筒B的长度为5cm左右。设计使用时,考虑将护牙筒B部先置入病人 口腔位置,当置入一定深度(5cm左右)后,唇片A将贴靠到病人嘴唇部而抵止;然后再从穿 孔Al和护牙筒B内将探头慢慢插入。护牙筒B具有保护牙齿和探头的作用。另外,唇片A 上的穿孔Al两侧靠近唇片边缘处设置用于连接松紧带的定位孔A2,使用时,可以通过松紧 带绑缚在病人头部以将口圈定位但是,上述现有口圈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1、食管超声监测只能在全麻情况下进行,而在全麻情况下,病人的舌头将失去肌 张力而导致舌后坠,因此造成探头进路被舌体堵塞,降低了探头放置的成功率。2、由于使用中病人多为气管插管,上述现有口圈结构无气管导管固定和引导槽, 使气管导管固定不便,甚至有脱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管超声监测中使用的口圈,主要解决现有口圈 在使用时由于全麻病人舌后坠,造成口圈上的探头进路被舌体堵塞的技术问题,另外还解 决了气管导管在术中的固定问题,有助于提高手术质量和成功率,且操作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食管超声监测中使用的口圈,它包括一具有穿孔的唇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唇片的凹面从穿孔处向下延伸一轴向呈弧形的筒状体以构成引导筒;所述的引导筒截面和 穿孔均为与使用时超声探头形状匹配的形状;所述引导筒下方的内凹筒面继续向下弧形延 伸有延伸舌体板,所述的内凹筒面和延伸舌体板共同构成舌体板。所述的食管超声监测中使用的口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导筒轴线的弧度为 35-45度;所述舌体板的弧度为75-90度;所述舌体板的长度为10cm。所述的食管超声监测中使用的口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唇片左右至少一侧及引 导筒同侧位置上贯通设置一气管导管引导槽。所述的食管超声监测中使用的口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导管引导槽的轴线与 引导筒的轴线平行。所述的食管超声监测中使用的口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管导管引导槽位于唇 片位置的槽口处设有可将槽口封闭的固定扣。所述的食管超声监测中使用的口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扣为尼龙毡扣。藉由上述结构,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原有口圈护牙筒呈直线型,且长度在5cm左右,不足以提供引导作用。本技术引导筒内凹筒和延伸舌体板共同构成舌体板呈生理弧形设计,长度在10cm,可达患者咽 喉部,起到阻挡舌体,并依托咽后壁引导食管超声探头作用。2、本技术食管探头引导筒前长后短设计,使前片阻挡舌体的同时,后片为食 管超声探头释放空间的目的。3、原有口圈设计无气管导管固定和引导槽,使气管导管固定不便,甚至有脱落的 风险。本技术在口圈右侧设计了气管导管引导槽,既可方便气管导管固定,又可以为食 管超声探头插入时避免导管干扰。4、本技术材料应为无毒生物塑料材料设计。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口圈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右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图7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5,它们是本技术一种食管超声监测中使用的口圈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它包括一具有穿孔11的唇片1。所述的唇片1的凹面从穿孔11处向下延伸一 轴向呈弧形的筒状体以构成引导筒2 ;所述的引导筒2截面和穿孔11均为与使用时超声探 头形状匹配的形状;所述引导筒2下方的内凹筒面21继续向下弧形延伸有延伸舌体板22, 所述的内凹筒面21和延伸舌体板22共同构成舌体板。作为一种优选参数设计所述的引 导筒2轴线的弧度为35-45度;所述舌体板的弧度为75-90度;所述舌体板的长度为10cm。使用时,由内凹筒面21和延伸舌体板22共同构成舌体板呈生理弧形设计,长度在 10cm,可达患者咽喉部,起到阻挡舌体(如图6),并依托咽后壁引导食管超声探头作用。再请参阅图4、5,所述的唇片1左右至少一侧及引导筒2同侧位置上贯通设置一气 管导管引导槽3。设置时,最好的情况为所述气管导管引导槽3的轴线与引导筒2的轴线平 行。其使用状态如图7所示,气管导管可在上述气管导管引导槽3内固定。为了进一步确保气管导管的固定,所述的气管导管引导槽3位于唇片1位置的槽 口处设有可将槽口封闭的固定扣(如尼龙毡扣)。综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 围。即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技术的 技术范畴。权利要求一种食管超声监测中使用的口圈,它包括一具有穿孔(11)的唇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唇片(1)的凹面从穿孔(11)处向下延伸一轴向呈弧形的筒状体以构成引导筒(2);所述的引导筒(2)截面和穿孔(11)均为与使用时超声探头形状匹配的形状;所述引导筒(2)下方的内凹筒面(21)继续向下弧形延伸有延伸舌体板(22),所述的内凹筒面(21)和延伸舌体板(22)共同构成舌体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管超声监测中使用的口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导筒(2) 轴线的弧度为35-45度;所述舌体板的弧度为75-90度;所述舌体板的长度为10c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管超声监测中使用的口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唇片 (1)左右至少一侧及引导筒(2)同侧位置上贯通设置一气管导管引导槽(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管超声监测中使用的口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导管引 导槽(3)的轴线与引导筒(2)的轴线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管超声监测中使用的口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管导管 引导槽(3)位于唇片(1)位置的槽口处设有可将槽口封闭的固定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管超声监测中使用的口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扣为 尼龙毡扣。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食管超声监测中所使用的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食管超声监测中使用的口圈。它包括一具有穿孔的唇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唇片的凹面从穿孔处向下延伸一轴向呈弧形的筒状体以构成引导筒;所述的引导筒截面和穿孔均为与使用时超声探头形状匹配的形状;所述引导筒下方的内凹筒面继续向下弧形延伸有延伸舌体板,所述的内凹筒面和延伸舌体板共同构成舌体板。另外,所述的唇片左右至少一侧及引导筒同侧位置上贯通设置一气管导管引导槽。本技术主要解决现有口圈在使用时由于全麻病人舌后坠,造成口圈上的探头进路被舌体堵塞的技术问题,另外还解决了气管导管在术中的固定问题,有助于提高手术质量和成功率,且操作方便。文档编号A61B8/12GK201767988SQ20102026345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许涛 申请人:许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管超声监测中使用的口圈,它包括一具有穿孔(11)的唇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唇片(1)的凹面从穿孔(11)处向下延伸一轴向呈弧形的筒状体以构成引导筒(2);所述的引导筒(2)截面和穿孔(11)均为与使用时超声探头形状匹配的形状;所述引导筒(2)下方的内凹筒面(21)继续向下弧形延伸有延伸舌体板(22),所述的内凹筒面(21)和延伸舌体板(22)共同构成舌体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涛
申请(专利权)人:许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