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的稳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56180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轴的稳定结构,包含一轴套、至少一滚珠与至少一调整单元。其中,轴套提供表面具有至少一导沟的轴所穿设,且轴套侧壁具有至少一贯穿孔对应该轴的导沟;滚珠是设置于该轴套的贯穿孔中,且局部表面与该轴的导沟壁面接触;调整单元则由至少一螺栓锁入该轴套的螺孔中而位于轴套的外侧并遮蔽该贯穿孔,调整单元具有一压贴面与滚珠的局部表面接触。据此,利用控制螺栓锁入螺孔的深度,以使滚珠与轴的导沟壁面能维持良好的接触关系。(*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轴的应用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应用于可产生直线往复移动 或转动的轴的稳定结构
技术介绍
在加工机具领域中,轴的使用是普及的,且是不可或缺的,其通常被赋予具备转动 或直线位移或转动及直线移动兼具的功能。以综合加工机为例,其结合有换刀夹臂的轴,因 必须能带动换刀夹臂进行轴向移动定位以及旋转换刀等动作,故而被赋予能分阶段执行直 线往复位移与转动的功能。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1310717号的“刀库换刀机构”,即揭露有 具备前述作动方式的转轴,该转轴是由键槽与凸出键件配合的关系而为套设在转轴外部的 轴套(该’ 717专利称之为臂轴)所带动旋转,惟此结构关系容易在转轴长期运作情形下, 因键槽与凸出键件之间不断的接触摩擦而导致些微间隙产生,此间隙的存在将造成换刀动 作难以定位确实而影响加工机的正常运作,且间隙的存在易使转轴在转动的际造成机件相 互碰触而发出干扰的声响,故为不理想的设计。虽然另有业者改以将键槽以弧形制作,再将凸出键件以滚珠取代,期以减低磨损 性。然,不论键槽是否以弧形制作,凸出键件是否以滚珠取代,其等彼此间的接触关系仍是 不可避免的,差别仅在于造成严重磨损的时间长短而已。因此,在转轴有磨损发生致间隙存 在,且影响加工机的正常换刀作业时,往往必须更换包括转轴、滚珠(或凸键)及轴套等整 组配件以改善情形,如此,不仅因换装不便,更增加了成本支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的稳定结构,是以可调整技术 以改善滚珠与轴之间可能存在间隙的问题,据以延续轴的稳定性,并可延长轴的使用寿命。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轴的稳定结构包含一轴套、至少一滚珠与 至少一调整单元。其中,轴套提供表面具有至少一导沟的轴所穿设,且轴套侧壁具有至少一 贯穿孔对应该轴的导沟,以及至少一螺孔邻近该贯穿孔;滚珠是设置于该轴套的贯穿孔中, 且局部表面与该轴的导沟壁面接触;调整单元则由至少一螺栓锁入该轴套的螺孔中而位于 轴套的外侧并遮蔽该贯穿孔,调整单元具有一压贴面与滚珠的局部表面接触。依据上述构思,本技术的调整单元进一步包括有一压板与一顶块。压板具有 至少一穿孔供该螺栓穿过;顶块则位于该压板与该轴套之间且具有该压贴面。其中该顶块具有至少一沉孔,沉孔是自该压贴面朝内深入而成,滚珠对应位于沉 孔外侧,且滚珠直径大于沉孔的孔径。其中该顶块具有至少一凹入的承窝,承窝的壁面即构成该压贴面且与滚珠的局部 表面接触。其中该轴的导沟是沿着轴向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控制螺栓锁入螺孔的深度,以使滚珠与轴的导沟壁面能维持良好的接触关系。附图说明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以下列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其中图1及图2为本技术轴的稳定结构应用于中心切削加工机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顶块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暨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5的6-6方向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暨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轴的稳定结构于以下说明中,是以应用于图1、图2所示的中心切削加 工机100为例,惟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轴10是可被控制产生直线往复位移,或是转 动,据以带动固结于轴10末端的换刀夹臂20进行旋转换刀或轴向移动定位等动作。因控 制轴10产生前述动作的方式非本技术的重点,于后容不赘述,本技术即是为改善 轴10在直线位移与转动的情形下因长期磨损导致作动稳定性不佳。请参阅图3至图6,本实施例中的轴10的上段表面以等间距方式设有四道自顶端 IOa往底端IOb方向延伸并沿着轴向设置的导沟12,各导沟12底部并再划切有轴向设置的 凹槽14。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用以提高上述轴10作动时稳定性的结构则是包括有一轴 套30、多个滚珠40与四组相同结构的调整单元50,兹叙述于后轴套30是可受外力作用而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轴套30为圆筒体且供该轴10上 段穿设,轴套30的下段表面则以四个平切面32设计,且于对应每一平切面32设有一道长 形的贯穿孔34,以及于每一平切面32上分设有四个螺孔36。所述滚珠40以等量方式容设于该轴套30的各贯穿孔34中,且滚珠40的局部表 面是与该轴10的导沟12壁面接触。每一调整单元50在本实施例中是包括有一顶块52、一压板M与多个根螺栓56。 其中,顶块52位于压板M与轴套30之间,如图4所示,顶块52在同一侧面具有多个凹入 且呈圆弧状的承窝52a,承窝52a的壁面构成一压贴面52b,且顶块52对应于每一承窝5 再设有一朝内深入的沉孔52c ;压板M则在四个角落部位分别具有一穿孔5 供螺栓56 穿过,且于螺栓56锁入轴套30的对应螺孔36后,使得压板M遮蔽贯穿孔34并推压顶块 52,造成顶块52的各承窝52a的压贴面52b与滚珠40的局部表面接触,使得滚珠40不至 于任意改变所在位置。如图5及图6所示,完成组装后的滚珠40的一部分表面与轴10的导沟12壁面接 触,另一部分表面则与顶块52承窝52a的压贴面52b接触,且因轴10具有凹槽14,以及顶 块52具有沉孔52c结构,得以减少滚珠40表面与导沟12壁面及该压贴面52b的接触面 积,由此,在轴套30不受外力作用转动的情况下,轴10仅能被控制直线位移,此时,所述滚 珠40提供了轴10平顺位移的效果;而在轴10被控制无法直线位移,且轴套30受有外力作用而转动时,因滚珠40同时为轴10的导沟12以及顶块52的承窝5 所局限,使得轴10将随着轴套30而一起转动。在轴10与滚珠40接触部位因长期摩擦致生磨损而有间隙产生时,使用者可由将 调整单元50的所述螺栓56再旋入螺孔36中以进逼顶块52,并促使滚珠40能与轴10的导 沟12壁面维持良好的接触关系,亦即改善可能存在的间隙问题,据以确保轴10的动作稳定 性,并避免轴10在后续的动作中(如转动)可能产生机件碰触或噪音等问题的发生。是以,本技术利用控制螺栓56锁入螺孔36深度的可调整技术以达成改善滚 珠40与轴10之间可能存在间隙的问题,以可获延续轴10的稳定性及延长轴10的使用寿 命之效,也因为不需要更换新的轴、新的滚珠、新的轴套,故可省去换装的不便,及减少成本 支出。另请再参阅图7,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 的调整单元60是选择使用将顶块与压板结合成一体,以压块62称之,压块62亦为螺栓64 穿设,且一侧面具有多个承窝66用以局限滚珠40,所述压块62的作用同上述顶块52与压 板M的结合功效,于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凡是应用本技术说明书及申 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及制作方法变化,理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轴的稳定结构,该轴表面具有至少一自顶端往底端方向延伸的导沟,其特征在 于,该稳定结构包含一供该轴穿设的轴套,该轴套侧壁具有至少一贯穿孔对应该轴的导沟,以及至少一螺 孔邻近该贯穿孔;至少一滚珠,设置于该轴套的贯穿孔中,且局部表面与该轴的导沟壁面接触;以及至少一调整单元,由至少一螺栓锁入该轴套的螺孔中而位于轴套的外侧且遮蔽该贯穿 孔,该调整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的稳定结构,该轴表面具有至少一自顶端往底端方向延伸的导沟,其特征在于,该稳定结构包含:一供该轴穿设的轴套,该轴套侧壁具有至少一贯穿孔对应该轴的导沟,以及至少一螺孔邻近该贯穿孔;至少一滚珠,设置于该轴套的贯穿孔中,且局部表面与该轴的导沟壁面接触;以及至少一调整单元,由至少一螺栓锁入该轴套的螺孔中而位于轴套的外侧且遮蔽该贯穿孔,该调整单元具有至少一压贴面与滚珠的局部表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三朱家宽
申请(专利权)人:圣杰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