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频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55018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宽频天线,包括一电路基板、一设于电路基板上的辐射单元及一第二辐射件。辐射单元包括一第一辐射部、一第二辐射部、一第一耦合部、一第二耦合部及一第一辐射件;第二辐射件与第一辐射部的一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宽频天线占用空间小,并可提高收发电磁波信号的效能,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宽频天线的辐射单元是设于电路基板上,制作过程中无需开模,如此可节省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天线,特别是涉及一种宽频天线
技术介绍
无线领域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及应用模式制定有不同的标准,如应用于无线个人 网络(Personal Area Network, PAN)的 IEEE 802. 15 标准、无线区域网(Wireless Area Network, WLAN)的IEEE 802. 11标准,以及无线城域网的IEEE 802. 16标准。IEEE 802. 16标准可以分为固定宽频无线接入标准及移动宽频无线接入标准。移 动宽频无线接入标准成功制定后,许多业界领先的通讯设备公司共同成立了微波接入全球 互操作性认证联盟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对基于 IEEE 802. 16标准的宽频无线接入产品进行一致性和互操作性认证为该联盟的工作内容之 一。随着IEEE 802. 16标准化工作的完成,WiMAX型天线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笔记型计算 机等电子产品中。然而,受制于电子产品有限的空间结构,天线一般需要设计成占用空间较小的形 式,如何在尽量减小天线占用空间的同时让天线满足WIMAX标准的频段范围,以及提高天 线收发效能和接收频段成为天线设计的难题,且现有天线一般形状较为复杂,在制作天线 时需开模,增加了产品生产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生 产成本低、满足WIMAX标准的频段范围并且收发效能好的宽频天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宽频天线,包括电路基板、一辐射单元及一第二辐射 件。辐射单元是设于电路基板上,辐射单元包括一第一辐射部、一第二辐射部、一第一耦合 部、一第二耦合部及一第一辐射件,第二辐射部是从第一辐射部一侧边缘处向另一侧延伸 形成,第一耦合部是从第一辐射部一侧边缘处向另一侧延伸形成与第二辐射部一侧边缘相 连,第一耦合部上设有一馈入点,第二耦合部是从第一辐射部一侧边缘处向另一侧延伸形 成并与第一耦合部一侧边缘相连,第一辐射件是从第二耦合部一侧边缘处向另一侧延伸形 成,接地部是从第一辐射件末端一边缘侧向一侧延伸形成,其中,第二辐射部、第一耦合部 及第二耦合部与接地部间分别形成一第一间隙、第二间隙及第三间隙,第一辐射件上开设 有一第四间隙;第二辐射件与第一辐射部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宽频天线还包括一竖立地焊接于接地部上的连接件。所述第一辐射件大致呈L形状。由上所述,本技术宽频天线由第二辐射件与第一辐射部的一侧相连接,增加 了第一辐射部的电气长度,使得第一辐射部收发频段增大并减小了宽频天线的空间占用; 且由第二辐射部、第一耦合部及第二耦合部与接地部之间的耦合作用,可提高宽频天线高 频部分的收发效能,由第一辐射件与接地部间的并电感作用可提高宽频天线低频部分的收发效能,且本技术宽频天线的辐射单元是设于电路基板上,制作过程中无需开模,如此 可节省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宽频天线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宽频天线100第一辐射部1第二二辐射部2电路基板10第--间隙21第二间隙22第三三间隙23第四间隙24第--華禹合部3馈入点31第二-華禹合部4第一辐射件5接地部6第二辐射件7连接件 8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及其所达成的目的与功效,下面将 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宽频天线100包括一电路基板10、一设于电路基板10上 的辐射单元、一第二辐射件7及一连接件8。请继续参阅图1,辐射单元包括一第一辐射部1、一第二辐射部2、一第一耦合部3、 一第二耦合部4、一第一辐射件5及一接地部6。第一辐射部1大致呈长方片状结构,第一 辐射部1左侧边缘处向左侧延伸形成一片状的所述第二辐射部2。第一辐射部1下侧边缘 处向下延伸形成一与第二辐射部2 —侧边缘相连的所述第一耦合部3,第一耦合部3上设有 一馈入点31。第一辐射部1下侧边缘处向下侧延伸形成一与第一耦合部3 —侧边缘相连的 所述第二耦合部4。第二耦合部4右侧边缘处向右并向下延伸形成一大致呈“L”形状的所 述第一辐射件5。第一辐射件5末端左侧边缘向左侧延伸形成一长条形的所述接地部6。第一辐射部1上端焊接有一竖立的长片状的所述第二辐射件7,第二辐射件7增加 了第一辐射部1的电气长度,从而使第一辐射部1的接收频段增大并减小了宽频天线100 的空间占用。接地部6下侧边缘处焊接有一竖立的长片状的所述连接件8,连接件8用于焊 接到电路基板的接地端,并起稳固作用。第二辐射件7焊接于电路基板上,亦起稳固作用。本技术宽频天线100在工作时,第一辐射部1可收发频率为2. 3GHz 3. 8GHz 的电磁波信号,第二辐射部2可收发频率为5. 15GHz 5. 85GHz的电磁波信号。第二辐射 部2、第一耦合部3及第二耦合部4与接地部6间分别形成一第一间隙21、第二间隙22及 第三间隙23,第一辐射件5上开设有一第四间隙24,从而第二辐射部2与接地部6之间产 生耦合作用,提高了第二辐射部2收发频率为5. 15GHz 5. 85GHz电磁波信号的效能。第一耦合部3、第二耦合部4与接地部6之间产生耦合作用,提高了第一辐射部1 收发频率为3. 3GHz 3. 8GHz电磁波信号的效能,第一辐射件5与接地部6之间产生一并 电感作用,提高了宽频天线第一辐射部1收发频率为2. 3GHz 3. 3GHz电磁波信号的效能。 由上所述,本技术宽频天线100由第一辐射部1的一侧垂直连接一第二辐射 件7,增加了第一辐射部1的电气长度,使得第一辐射部1收发频段增大;且由第二辐射部 2、第一耦合部3及第二耦合部4与接地部6之间的耦合作用,可提高宽频天线100高频部 分的收发效能,由第一辐射件5与接地部6间的并电感作用可提高宽频天线100低频部分 的收发效能,且本技术宽频天线100的辐射单元是设于电路基板10上,制作过程中无 需开模,如此可节省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宽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路基板、一辐射单元及一第二辐射件,辐射单 元是设于电路基板上,辐射单元包括一第一辐射部、一第二辐射部、一第一耦合部、一第二 耦合部及一第一辐射件,第二辐射部是从第一辐射部一侧边缘处向另一侧延伸形成,第一 耦合部是从第一辐射部一侧边缘处向另一侧延伸形成与第二辐射部一侧边缘相连,第一耦 合部上设有一馈入点,第二耦合部是从第一辐射部一侧边缘处向另一侧延伸形成并与第一 耦合部一侧边缘相连,第一辐射件是从第二耦合部一侧边缘处向另一侧延伸形成,接地部 是从第一辐射件末端一边缘侧向一侧延伸形成,其中,第二辐射部、第一耦合部及第二耦合 部与接地部间分别形成一第一间隙、第二间隙及第三间隙,第一辐射件上开设有一第四间 隙;第二辐射件是竖立地焊接于第一辐射部一侧边缘,并与第一辐射部的一侧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宽频天线还包括一竖立地焊接于 接地部上的连接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件大致呈L形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宽频天线,包括一电路基板、一设于电路基板上的辐射单元及一第二辐射件。辐射单元包括一第一辐射部、一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宽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路基板、一辐射单元及一第二辐射件,辐射单元是设于电路基板上,辐射单元包括一第一辐射部、一第二辐射部、一第一耦合部、一第二耦合部及一第一辐射件,第二辐射部是从第一辐射部一侧边缘处向另一侧延伸形成,第一耦合部是从第一辐射部一侧边缘处向另一侧延伸形成与第二辐射部一侧边缘相连,第一耦合部上设有一馈入点,第二耦合部是从第一辐射部一侧边缘处向另一侧延伸形成并与第一耦合部一侧边缘相连,第一辐射件是从第二耦合部一侧边缘处向另一侧延伸形成,接地部是从第一辐射件末端一边缘侧向一侧延伸形成,其中,第二辐射部、第一耦合部及第二耦合部与接地部间分别形成一第一间隙、第二间隙及第三间隙,第一辐射件上开设有一第四间隙;第二辐射件是竖立地焊接于第一辐射部一侧边缘,并与第一辐射部的一侧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永志苏嘉宏施凯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