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美霞专利>正文

新型上肢康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47511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新型上肢康复训练器,由前臂固定板、手指固定板、固定带和万向轮组成;四个万向轮分别固定于前臂固定板的下方;三个相互平行的固定带分别位于前臂固定板的上方,其两端固定于前臂固定板的两侧;手指固定板位于前臂固定板的前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广泛适用于医院、社区、家庭等环境中使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康复训练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上肢训练和康复的器具。
技术介绍
脑卒中、脑外伤及脊髓损伤等疾病,伴随着高度的致残性,常常导致偏瘫及截瘫, 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及精神负担,如何使患者尽快康复?是患者、家 属、医务人员面邻的难题。理论和实践证明,进行上肢功能康复训练,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康复手段——可 充分发挥患者上肢残余功能,预防肢体挛缩,增加肌力,改善关节活动。上肢功能康复训练, 目前主要集中在康复中心或综合医院的康复科由专门的康复治疗师指导进行。常用的康 复训练器,操作复杂、价钱昂贵、体积大、携带和存放不便,对训练场所和训练人员有较高要 求,不利于康复在临床的早期介入,不便于在社区、家庭中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的新型上肢康 复训练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主要由前臂固定板、手指固定板、固定带和万向轮四部 分组成。四个万向轮分别固定于前臂固定板的下方三个固定带相互平行地分别位于前臂 固定板的上方,其两端固定于前臂固定板的两侧;手指固定板位于前臂固定板的前端。使用方法将该装置放在平坦的台面上,将患者的侧手臂固定于前臂固定板与固 定带之间,手放在手指固定板上。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活动,如此反复约30分钟,每日2次。 无自主活动能力者,须他人协助进行训练。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广泛适用于医院、社区、家庭等各种环境中使用。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整体构造示意图图中,1万向轮,2手指固定板,3固定带,4前擘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叙述一个本技术的实施例。图1.显示本实施例的构造主要由前臂固定板4、手指固定板2、固定带3和万向轮1组成。四个万向轮1分 别固定于前臂固定板4的下方;三个相互平行的固定带3分别位于前臂固定板4的上方,其 两端固定于前臂固定板4的两侧;手指固定板2位于前臂固定板4的前端。前臂固定板4呈长方形,手指固定板2呈长方形加弧形,二者为木质、橡胶或塑料材质;固定带3呈长条形,为尼龙材质;万向轮1为不锈钢、橡胶或塑料材质制成。权利要求1.新型上肢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由前臂固定板G)、手指固定板O)、固定带(3) 和万向轮(1)四部分组成;四个万向轮(1)固定于前臂固定板(4)的下方;三个相互平行的 固定带(3)分别位于前臂固定板(4)的上方,其两端固定于前臂固定板(4)的两侧;手指固 定板(2)位于前臂固定板的前端。专利摘要新型上肢康复训练器,由前臂固定板、手指固定板、固定带和万向轮组成;四个万向轮分别固定于前臂固定板的下方;三个相互平行的固定带分别位于前臂固定板的上方,其两端固定于前臂固定板的两侧;手指固定板位于前臂固定板的前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广泛适用于医院、社区、家庭等环境中使用。文档编号A63B23/12GK201862209SQ20102025765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3日专利技术者付菊芳, 张美荣, 张美霞, 牛丹, 牟翔, 袁华, 魏沛, 黄卫民 申请人:张美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上肢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由前臂固定板(4)、手指固定板(2)、固定带(3)和万向轮(1)四部分组成;四个万向轮(1)固定于前臂固定板(4)的下方;三个相互平行的固定带(3)分别位于前臂固定板(4)的上方,其两端固定于前臂固定板(4)的两侧;手指固定板(2)位于前臂固定板(4)的前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美霞牟翔袁华黄卫民付菊芳牛丹魏沛张美荣
申请(专利权)人:张美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