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耕机驱动的小型小麦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26272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基于微耕机驱动的小型小麦播种机,包括微耕机和播种机构,播种机构主要由种箱、排种器和镇压轮构成,种箱安装在支架上,支架通过连接件与微耕机连接,种箱底部设有排种口;排种器通过轴杆安装在支架上,排种器与种箱的排种口相对应,定量排出种箱内的种子,排种器的轴杆上设有齿轮;镇压轮通过两端端面上的转轴装配在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在种箱的支架上,镇压轮的转轴上设有齿轮,该齿轮通过链条与排种器的齿轮链接,镇压轮两端设有驱动齿;微耕机底部安装有旱地旋耕刀具。它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转运方便,由微耕机驱动,播种宽幅为80~100cm,便于在山区、丘陵地带作业,播种规范、科学、高效,利于提高了小麦单产及种植效益。(*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播种机,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 一种基于微耕机驱动的小型小麦播种机,特别适合用于山区丘陵地带的套作麦区小麦播 种。技术背景西南麦区是继黄淮海、长江中下游之后的第三大小麦优势产区,每年小麦种植面 积约230万公顷。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四川省平均单产仅4000kg/hm2左右,而经济投入 达5000元/hm2以上,种植效益偏低。单产和效益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受自然生态条件和区域 种植制度的双重制约。西南麦区山地多、平地少,处于山区、丘陵地带的耕地小而分散,坡陡 路窄。目前,现有的各种现代化农业机械都是针对平原田间作业,而不适合山区、丘陵地带。 这致使山区、丘陵地带的长期以来耕地、播种依旧依靠传统的畜力和人力完成,不仅作业效 率低下、人畜劳动强度大,而且播种不够科学规范,播种质量和群体质量差,出苗率低,严重 影响产量和效益;为了减轻劳动强度,播种时,农民会尽量减少单位面积内的播种行数,将 每带小麦的播种行数由原来的5行减少为3行,甚至是2行,大大减少了小麦的实际播种面 积,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西南麦区的种植制度主要是小麦/玉米/甘薯、小麦 /玉米/大豆等套作为主体的种植模式,在小麦播种时必须给下季播种的玉米留出预留行, 小麦播幅太宽则会影响玉米早期生长发育,播幅太窄则不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这就需要 有专门的播种机械来实现,而目前并无这一专门的播种机械。为了克服山区、丘陵地带小麦播种机械的缺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针对山区、丘 陵旱地的小麦播种机研发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微耕机驱动的小 型小麦播种机,它结构轻巧、移动方便,易于和丘陵山地广泛应用于耕作的微耕机相配套, 代替传统的畜力、人力播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种基于微耕机驱动的小型小麦播种机,包括微耕机和播种机构,所述播种机构 主要由种箱、排种器和镇压轮构成,种箱安装在支架上,支架通过连接件与微耕机连接,种 箱底部设有排种口 ;所述排种器通过轴杆安装在支架上,排种器与种箱的排种口相对应,定 量排出种箱内的种子,排种器的轴杆上设有齿轮;所述镇压轮通过两端端面上的转轴装配 在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在种箱的支架上,镇压轮的转轴上设有齿轮,该齿轮 通过链条与排种器的齿轮链接,镇压轮两端设有驱动齿;所述微耕机底部安装有旱地旋耕 刀具。所述播种机的播种宽幅为80 100cm,种箱的排种口为4或5组,相邻排种口的间 距为20cm。所述排种器为外槽轮式结构,排量由轴杆上的播量调节装置调节。所述种箱的排种口下方支架上设有开沟下种器,该开沟下种器为空心槽状结构。所述连接件为销轴。所述连接件设在与镇压轮相背的支架面正中位置。所述种箱设有箱盖。所述微耕机为合盛IZ-105A型微耕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和方便在丘陵山地 移动、转运的特点,易于和丘陵山地广泛应用于耕作的微耕机相配套,代替了传统的人畜 播种;规范、科学、高效的播种使劳动力投入少,劳动强度轻,播种质量高,小麦产量和种植 收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它的播种宽幅为80 100cm,适合目前丘陵山地广泛应用的“双 二五”或“双三0”开厢的套作种植模式,既能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证下季套作作物 的正常成长,推广应用前景广阔。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部件(即播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右视图。图4是图2的左视图。图中代号含义1_播量调节装置;2-排种器;3-种箱;4-开沟下种器;5-轴杆; 6-链条;7-转轴;8-驱动齿;9-镇压轮;10-连接板;11-扶手;12-微耕机;13-旱地旋耕 刀具;14-传动轴;15-安装座;16-销轴;17、19-齿轮;18-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4 本技术为小型小麦播种机,播种宽幅为100cm,本播种机包括 微耕机12和播种机构,微耕机12采用的是合盛IZ-105A型微耕机,也可以是其他型号的与 合盛IZ-105A型相类似的微耕机,播种机构通过连接件(即销轴16)安装在微耕机12后面 设置的安装座15上。微耕机12的底部的传动轴14上安装有旱地旋耕刀具13。播种机构 包括种箱3、排种器2和镇压轮9,种箱3通过螺钉等连接部件安装在支架18上,种箱3设 有箱盖,种箱3的底部开设有5组排种口,相邻排种口的间距为20cm。在排种口下方的支架 18上固定有开沟下种器4,该开沟下种器4为空心的导槽结构。在支架18上通过轴杆5安 装有外槽轮式结构的排种器2,轴杆5上的排种器2数量与种箱3的排种口数量一致,各个 排种器2对应设在种箱3底部的排种口处,工作时,轴杆5带动排种器2转动,将种箱3内的 种子定量排出。排种器2排量的大小由安装在排种器轴杆5端部的播量调节装置1调节。 在排种器2的轴杆5另一端安装有齿轮19,该齿轮19和播量调节装置1均设在支架18的 外部两侧。上述连接播种机构与微耕机12的连接件设在支架18的前面正中位置。在支架 18的后面设有镇压轮9,该镇压轮9两端端面设有转轴7,转轴7装配在连接板10的一端, 连接板10的另一端固定在种箱3的支架18上。在与排种器2的齿轮19同一侧面的镇压 轮9端面转轴7上设有齿轮17,该齿轮17通过链条6与排种器2的齿轮19链接。镇压轮 9的两端分别设有驱动齿8,驱动齿8固定安装在镇压轮9上。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在播种前先将田间的播种带旋耕一遍,再将播种机构 通过销轴16安装在微耕机12后面。打开种箱3的箱盖,在种箱3内加入种子。启动微耕 机12,旱地旋耕刀具13旋耕前进。播种机构镇压轮9上的驱动齿8在地面阻力的作用下会 带上镇压轮9转动,这也就带动了镇压轮9端面转轴7上的齿轮17转动,在链条6的作用 下,排种器轴杆5上的齿轮19转动,排种器2开始作业,将种箱3内的种子定量排出,种子 落到排种口下方的开沟下种器4内,种子顺着开沟下种器4落到开沟下种器4开出的沟底, 旋耕刀具13旋起的泥土用于盖种,后面的镇压轮9进一步提高盖种质量。本技术的播种宽幅在80cm IOOcm范围内,种箱的排种口为4或5组,相邻 排种口的间距为20cm,播种宽幅以及排种口数量的固定值,根据具体应用而定。这种小型小 麦播种机适合山区、丘陵套作种植制度,小麦的播种带宽不影响玉米生长。它移动方便,播 种效率和播种质量高,劳动投入低,大幅提升旱地套作小麦产量和种植收益。权利要求一种基于微耕机驱动的小型小麦播种机,包括微耕机(12)和播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机构主要由种箱(3)、排种器(2)和镇压轮(9)构成,种箱(3)安装在支架(18)上,支架(18)通过连接件与微耕机(12)连接,种箱(3)底部设有排种口;所述排种器(2)通过轴杆(5)安装在支架(18)上,排种器(2)与种箱(3)的排种口相对应,定量排出种箱(3)内的种子,排种器(2)的轴杆(5)上设有齿轮(19);所述镇压轮(9)通过两端端面上的转轴(7)装配在连接板(10)的一端,连接板(10)的另一端固定在种箱(3)的支架(18)上,镇压轮(9)的转轴(7)上设有齿轮(17),该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微耕机驱动的小型小麦播种机,包括微耕机(12)和播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机构主要由种箱(3)、排种器(2)和镇压轮(9)构成,种箱(3)安装在支架(18)上,支架(18)通过连接件与微耕机(12)连接,种箱(3)底部设有排种口;所述排种器(2)通过轴杆(5)安装在支架(18)上,排种器(2)与种箱(3)的排种口相对应,定量排出种箱(3)内的种子,排种器(2)的轴杆(5)上设有齿轮(19);所述镇压轮(9)通过两端端面上的转轴(7)装配在连接板(10)的一端,连接板(10)的另一端固定在种箱(3)的支架(18)上,镇压轮(9)的转轴(7)上设有齿轮(17),该齿轮(17)通过链条(6)与排种器(2)的齿轮(19)链接,镇压轮(9)两端设有驱动齿(8);所述微耕机(12)底部安装有旱地旋耕刀具(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永禄舒泽刚李朝苏吴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中江县泽丰小型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德阳市小麦专家大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