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双感应线圈的输入装置及其旋转动作输出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13825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双感应线圈的输入装置及其旋转动作输出方法,以输入装置在一轨迹检索装置上移动,并输出一轨迹信号至一电子装置。当输入装置在检索装置上旋转时,使得输入装置内部的二个线圈分别发出一感应信号给轨迹检索装置。再由轨迹检索装置将这二个感应信号分别转换成二个位置信号,以此判断二位置信号的位移量及旋转方向,以使轨迹检索装置输出一旋转信号至电子装置,使得电子装置依据旋转信号对应执行一动作指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具双感应线圈的输入装置,特别是一种具双感应线圈的输入 装置及其旋转动作输出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脑科技的进步,人们记录方式逐渐以电脑来取代,而电脑的控制与使用,一 般都是通过鼠标与键盘,但以鼠标与键盘来绘图,其有先天上的不方便与限制。因此,逐渐 发展出数字笔与数字板,使得人们在写字或绘图时,如同过去一般利用纸笔记录方式。举例来说,惯用的数字板利用数字笔在数字板上的位置移动,即计算二维空间中 的坐标及坐标变化,来决定其移动轨迹,有些惯用技术,利用一种电磁场感应的技术。此技 术中在数字板上使用多个电磁感应天线回路(loop)来检测数字笔的电磁感应电压,以决 定数字笔相对于数字板上的坐标位置,进而执行视窗画面中如指标的拖曳(scrolling)、点 击(clicking)、或轨迹(tracing)等功能,或是书写文字、绘图等功能。然而,上述以数字笔执行操控指标的输入方式固然方便,但此种方式仅是提供一 般视窗画面上的游标所需的相对位移量及其移动轨迹,其应用范围十分有限。而且数字板 上的可供数字笔书写的区域十分有限,使用者在使用绘图软件时,若要绘制直线线条时,数 字板的书写区域往往局限数字笔的位移距离,而导致所绘制的直线中断。正是如此,绘图时 也有不便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双感应线圈的输入装置及其旋转动作输出方 法,提供一个不受数字板的书写区域限制的输入装置,通过旋转输入装置进行二种模式的 切换(如视窗画面的切换或视窗画面的缩放),让作业系统的操作更为便利快捷。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具双感应线圈的输入装置,在一轨迹检索装置上移动,使轨 迹检索装置输出一轨迹信号至一电子装置。输入装置包括有一主线圈、一副线圈及一射频 电路。其中,主线圈发出一主感应信号,而副线圈则发出一副感应信号。射频电路电性连接 在主线圈及副线圈,并传送主感应信号及副感应信号至轨迹检索装置。在一第一时间内,轨 迹检索装置将主感应信号及副感应信号转换为一第一主位置信号及一第一副位置信号。在 一第二时间内,旋转输入装置,再以轨迹检索装置将主感应信号及副感应信号转换为一第 二主位置信号及一第二副位置信号。进而比对第一主位置信号及第二主位置信号,以及比 对第一副位置信号及第二副位置信号。以使轨迹检索装置输出一旋转信号至电子装置,电 子装置再依据旋转信号对应执行一动作指令。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具双感应线圈的输入装置的旋转动作输出方法,包括有以下 步骤以一主线圈发出一主感应信号,以及一副线圈发出一副感应信号;在一第一时间,以 一轨迹检索装置接收主感应信号及副感应信号,并将主感应信号及副感应信号转换为一第 一主位置信号及一第一副位置信号;在一第二时间旋转输入装置,以轨迹检索装置再次接收主感应信号及副感应信号,并将主感应信号及副感应信号转换为一第二主位置信号及一 第二副位置信号;比对第一主位置信号与第二主位置信号,以及比对第一副位置信号与第 二副位置信号,以使轨迹检索装置输出一旋转信号至一电子装置,电子装置依据旋转信号 对应执行一动作指令。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输入装置在轨迹检索装置上旋转时,可输出一顺时针或逆时针 的旋转信号给电子装置,以切换电子装置执行一动作指令,例如以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 信号切换电子装置的视窗画面的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或是切换视窗画面进行放大或 缩小,以利作业系统的视窗画面切换。甚至可以在视窗画面中旋转目标(object),例如以绘 图软件描绘一 3D模型,再旋转输入装置对应控制3D模型进行各种角度的转动。以上的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专利技术 的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在轨迹检索装置上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输入装置在轨迹检索装置上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输入装置在轨迹检索装置上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输入装置在轨迹检索装置上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双感应线圈的输入装置输出旋转信号的方法流程图;图6及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判断具双感应线圈的输入装置的旋转方向的示 意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输入装置在轨迹检索装置上的示意图;以及图9及图10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判断具双感应线圈的输入装置的旋转方向 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 输入装置11 主线圈12 副线圈13 射频电路14 切换器20 轨迹检索装置21 工作区22 主感应电路23 副感应电路A 第一主位置信号A' 第二主位置信号B 第一副位置信号B' 第二副位置信号 0 笔尖R 轴心步骤S210以主线圈发出主感应信号,副线圈发出副感应信号;步骤S220在一第一时间,以轨迹检索装置接收主感应信号及副感应信号,并将主 感应信号及副感应信号转换为一第一主位置信号及一第一副位置信号;步骤S230在一第二时间旋转输入装置,以轨迹检索装置再次接收主感应信号及 副感应信号,并将主感应信号及副感应信号转换为一第二主位置信号及一第二副位置信 号; 步骤S240比对第一主位置信号与第二主位置信号,以及比对第一副位置信号与 第二副位置信号,令轨迹检索装置输出一旋转信号至一电子装置,电子装置依据旋转信号 对应执行一动作指令。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列较佳实施例中,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双感应线圈的输入装置及其旋转动作 的输出方法。然而本专利技术的概念也可用于其他范围。以下列举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 的目的与技术方案,并非用以限制其范围。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在轨迹检索装置上的示意图。请参照图 1所示,输入装置10可以被设计成一笔形结构,但不以此为限。并在输入装置10内部分别 设置有一主线圈11及一副线圈12(需注意的是,线圈以“主”或“副”仅作为区隔二组线圈 的说明,并没有其它的限制)。沿着输入装置10的笔尖0作为轴心R,将主线圈11与副线 圈12分别并列在轴心R的相对二侧边。另外,输入装置10更具有一射频电路13,并将主线 圈11与副线圈12分别电性连接在射频电路13。在本实施例中,主线圈11可以产生一主感应信号,而副线圈12则可产生一副感应 信号。其中,主感应信号所处的一主频率区段不重叠在副感应信号所处的一副频率区段。举 例来说,主感应信号所处的主频率区段可为120K 250K赫兹,而副感应信号所处的副频率 区段可为40K 80K赫兹,但并不以此为限。另外,轨迹检索装置20可为一数字板(Digital Board),但不以此为限。轨迹检 索装置20包括有一工作区21,以提供输入装置10在工作区21上移动。工作区21由多个 X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信号线交错而成,并构成有一主感应电路22及一副感应电路23。当 输入装置10的笔尖0接触在工作区21时,主线圈11所产生的主感应信号可通过射频电路 13传输到主感应电路22。同样的,副线圈12所产生的副感应信号也可通过射频电路13传 输到副感应电路23。简单地说,当使用者握持输入装置10在轨迹检索装置20的工作区21上进行轨迹 位移动作时,射频电路13可同步发送不同频率的主感应信号及副感应信号至轨迹检索装 置20。同时间,主、副感应电路22、23可分别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双感应线圈的输入装置,在一轨迹检索装置上移动,使该轨迹检索装置输出一轨迹信号至一电子装置,其包括有:一主线圈,发出一主感应信号;一副线圈,发出一副感应信号;以及一射频电路,电性连接该主线圈及该副线圈,并传送该主感应信号及该副感应信号至该轨迹检索装置;其中,在一第一时间,该轨迹检索装置将该主感应信号及该副感应信号转换为一第一主位置信号及一第一副位置信号,在一第二时间旋转该输入装置,再以该轨迹检索装置将该主感应信号及该副感应信号转换为一第二主位置信号及一第二副位置信号,比对该第一主位置信号及该第二主位置信号,以及比对该第一副位置信号及该第二副位置信号后,令该轨迹检索装置输出一旋转信号至该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依据该旋转信号对应执行一动作指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岷
申请(专利权)人: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