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被扫描的托盘,包括:上板和支脚,所述支脚可拆卸地安装到上板的底面上,其中,所述支脚本体为灰色,且所述支脚本体的下表面为平面。这样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支脚可以被红外线所扫描到,因此可以适用于自动化立体库中。(*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物流设备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塑料托盘,更具体地涉及 一种可被扫描的塑料托盘。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现代化物流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物流已不 能满足目前的要求。伴随着国内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各地及各个大企业都在建设自己的自 动化立体库,但是由于目前塑料托盘固有的一些缺陷,使得传统的塑料托盘不能满足自动 化立体库的需求,成为了阻碍物流现代化的一大障碍,因此急需改进。传统塑料托盘的缺点归结如下1、传统塑料托盘由于支腿底部不是平面,无法被红外线所识别,因此不适于目前 的自动化立体库。另外,传统塑料托盘支腿的颜色与上板的颜色均为蓝色,该颜色也无法被 红外线所识别,因此不能在自动化立体库中运转,只能在平面物流中使用。2、每种类型的托盘都需要特有的工艺,无法统一,造成资源浪费。例如双面托盘采 用上下托盘焊接工艺制成,加工工艺非常复杂,能源消耗大。而田字、川字、九脚等托盘采用 一次性注塑工艺形成,模具成本高。3、目前传统塑料托盘具有多种款式、多种规格,例如有双面托盘、田字托盘、川字 托盘、九脚托盘等。每种款式和每种规格的塑料托盘都需要自己特定的模具,每个模具的成 本都在百万以上,并且能耗大,效率低。4、目前每个自动化立体库都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因此对塑料托盘的高度 都会有不同的要求,这样厂家如果要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往往需要投资新的模具,不仅增 加了成本,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出一种可被扫描的托盘,包括上板和支 脚,所述支脚可拆卸地安装到上板的底面上,且所述支脚本体为灰色,且所述支脚本体的下 表面为平面。这样在本技术中,支脚可以被红外线所扫描到,因此可以适用于自动化立 体库中。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板为蓝色,支脚本体为灰色。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板本体上形成有上板加强插孔,所述支脚 本体上形成有支脚加强插孔,且在所述上板加强插孔和支脚加强插孔内插入有加强钢条。 这样在本技术中上板和支脚内的钢条都是随时可拆卸或安装的,因此可以适用于不同 的条件,例如动载或静载要求,可任意作出调整,不必投资新的模具,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合插槽的外壁上形成有用于容纳条形码的 凹部。在该凹部内可设有条形码,这样可防止被磨损。优选地,该凹部在注塑时一体形成。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接合插槽内设有RFID,从而使得本技术的托盘可适用于具有RF识别功能的自动化立体库中。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板本体的上表面上一体地形成有防滑纹, 且所述支脚本体的下表面上一体地形成有防滑纹。避免由于橡胶等产生气味,因此本实用 新型可适用于一些如食品、烟草、粮食等产品。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板本体上形成有上板加强插孔,所述支脚 本体上形成有支脚加强插孔,且在所述上板加强插孔和支脚加强插孔内插入有加强钢条。 这样在本技术中上板和支脚内的钢条都是随时可拆卸或安装的,因此可以适用于不同 的条件,例如动载或静载要求,可任意作出调整,不必投资新的模具,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板之上设置有三组接合插槽,每组接合插 槽包括三个接合插槽,所述支脚上设置有三个接合插头,所述接合插头与所述接合插槽对 应,所述接合插槽的侧壁上形成有接合孔,所述接合插头的侧壁上形成有接合凸舌,其中所 述接合插头插入到所述接合插槽内且所述接合凸舌插入到所述接合孔内以便将支脚可拆 卸地安装到上板上。优选地,所述接合凸舌的自由端面为斜面。更为优选地,每个所述接合 插头上所述接合凸舌的数量为2个,且在所述接合插头上均勻分布,且每个所述接合插槽 上所述接合孔的数量为2个,且在所述接合插头上均勻分布。其中,所述支脚本体的高度可 调节,且所述支脚本体的形状可调节为田字、川字或九脚。本技术通过接合插头和接合插槽使得上板和支脚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安装 和拆卸。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托盘,本技术可以调整支腿即可实现,例如在上板上安 装田字型支脚即可实现田字型托盘,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以田字型托盘为例,目 前通常一体注塑形成,模具的成本非常大,现在只需要上板的模具即可,对于模具来说每减 少Icm都能节省大量的费用,因此节约了大型模具资源,并且本技术中上板可适用于 各种类型的托盘,使产品多样化,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达到真正节能的目的。同 样本技术对于托盘的售后服务来说也非常有利,对于某个损坏了的托盘,如果上板损 坏,更换上板即可,而不用像传统托盘一样全部扔掉,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对于不同规格 的自动化立体库,只要调节支腿的高度即可,而不用重新投资大型模具,这样就可使产品同 一款式达到多种规格,实现了产品的统一,可适用于不同环境的物流需要。另外,本实用新 型中上板和支腿可以分开运输,因此还可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并且在本技术中,支脚的接合凸舌和上板上的接合孔可方便的连接,这样在 安装现场,工人只需要简单的工具即可安装和拆卸,非常方便,而且通过试验安装和拆卸的 速度非常快,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 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塑料托盘的底面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放大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塑料托盘的上板的底面视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图4的左视放大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塑料托盘的支脚的顶面视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图9是图7的左视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托盘的支脚在上板上排列方式的示意图; 和图11是根据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托盘的支脚在上板上排列方式的示意图。标号说明1、上板;11、上板本体;12、接合插槽;13、上板加强插孔;14、接合孔,15、透气网孔、16、凹 部;2、支脚;21、支脚本体;22、接合插头;23、支脚加强插孔;24、接合凸舌;3、加强钢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 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 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9所示,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塑料托盘、上板和支腿的结构图。该塑 料托盘包括上板1和支脚2。上板1包括上板本体11和一体形成在上板本体11下表面上 的接合插槽12,在接合插槽12的侧壁上形成有多个接合孔14,例如在本技术的实施例 中,该接合孔14为圆形孔,且优选地数量为两个,这样使得上板1和支脚2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被扫描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和支脚,所述支脚可拆卸地安装到上板的底面上,其中,所述支脚本体为灰色,且所述支脚本体的下表面为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力扬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