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79355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接线盒,属于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领域。目前常用的光伏接线盒的厚度和体积较大,散热效果较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和盒盖,所述盒盖固定在底座上,该盒盖和底座之间设置有一个导电片安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安装腔的底面设置有数个下凹的二极管安装腔,所述底座的前部边缘设置有数个排风槽,所述底座的底面设置有与二极管安装腔相匹配的导风槽,该导风槽的进口均位于底座的后部,所述每个导风槽至少与一个排风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散热效果好,能节约电力、提高光伏转换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接线盒,属于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光伏接线盒包括盒盖和底座,盒盖固定在底座上,在盒盖和底座之间 设置有一个导电片安装腔,带有二极管的导电片就安装在导电片安装腔中。由于二极管在 工作时会产生较高的温度,随着二极管温度的不断升高,二极管中的电阻将不断增大,导致 二极管产生更多的热量,从而浪费更多的电力资源进入恶性循环。为了保证光伏接线盒具 有更好的散热性,一般采用增大光伏接线盒中导电片安装腔体积的方法,从而增加了整个 光伏接线盒的厚度和体积,更重要的是,采用这种方法难以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 理,散热效果好,能节约电力、提高光伏转换效率的光伏接线盒。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光伏接线盒包括底座和盒盖, 所述盒盖固定在底座上,该盒盖和底座之间设置有一个导电片安装腔,其特点在于所述导 电片安装腔的底面设置有数个下凹的二极管安装腔,所述底座的前部边缘设置有数个排风 槽,所述底座的底面设置有与二极管安装腔相匹配的导风槽,该导风槽的进口均位于底座 的后部,所述每个导风槽至少与一个排风槽相连通。本技术所述盒盖的顶面设置有数块散热凸片。本技术所述二极管安装腔的个数为三个。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在导电片安装腔的底面设置 有下凹的二极管安装腔,从而就在底座的底面形成了外凸的底面凸块,整个光伏接线盒的 厚度很薄,导电片安装腔内的空气很少,二极管置于下凹的二极管安装腔中且贴近底座,二 极管散发的热量很快传递到底座的表面。本技术在工作时是倾斜放置的,在底座上设 置有导风槽和排风槽,二极管散发的热量传递到底座的表面后把底座底面周围的空气加 热,热空气自然沿着导风槽上升,并由排风槽排出,从而在导风槽中产生负压,下方的冷空 气被吸入导风槽中,这部分冷空气被底座底面的凸起表面加热后继续上升,从而形成了良 性的自然冷却循环系统。通过这个自然冷却循环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二极管的工作温度, 减少了电力的损耗,提高了光伏转换效率。本技术的散热效果好,能够有效控制二极管的温度,从而能够节约电力,提高 光伏转换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盒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底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 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的光伏接线盒包括盒盖1和底座2,盒盖1通过卡接 固定在底座2上,在盒盖1和底座2之间形成一个导电片安装腔,本实施例中的盒盖1和底 座2均采用塑料材质制造而成。本实施例中导电片安装腔的底面设置有三个下凹的二极管安装腔,从而在底座2 的底面形成三个对应的底面凸块7,二极管安装腔用于安装二极管,使得二极管能够更加贴 近底座2,有利于二极管产生的热量更加充分的传递到底座2上。本实施例中底座2的底座 前部21的边缘处设置有两个排风槽,这两个排风槽分别为一号排风槽61和二号排风槽62, 而在底座2的底面设置有三个导风槽,这三个导风槽分别为一号导风槽51、二号导风槽52、 三号导风槽53,其中三号导风槽53位于一号导风槽51和二号导风槽52之间,本实施例中 的一号导风槽51和二号导风槽52分别与一号排风槽61和二号排风槽62相连通,而三号 导风槽53与两个排风槽都相连通。本实施例中三个导风槽的进口均位于底座后部22处, 即外界的空气通过底座后部22就能够进入三个导风槽中。本实施例中的一号导风槽51、二号导风槽52和三号导风槽53分别与三个二极管 安装腔相匹配,即底座2底面的三个底面凸块7分别位于三个导风槽中。本实施例在盒盖 1的顶面上设置有数块散热凸片11,散热凸片11均是呈盒盖1前后方向排布的。本实施例中的光伏接线盒在使用时,光伏接线盒是倾斜放置的,即底座2中的底 座前部21朝上、底座后部22朝下放置,在一号导风槽51、二号导风槽52和三号导风槽53 中均充满了空气。而导电片安装在导电片安装腔中,二极管分别安装在二极管安装腔中,使 得二极管与底座2相贴近,二极管工作过程中所散发出来的热量传递到底座2上,使得三个 底面凸块7的温度升高,由于底面凸块7的周围充满了空气,从而升高了位于底面凸块7周 围空气的温度,这部分空气的温度升高后密度下降,从而形成上升气流沿导风槽上升而从 排风槽排出,使得导风槽中形成了负压,此时底座2下方的冷空气通过底座后部22而进入 导风槽中,这部分冷空气被底面凸块7加热后继续上升,从而形成了良性的自然冷却循环 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底座2中底面凸块7的温度得以很好的控制,从而有效的控制了二极 管的工作温度,最终达到了节约电力,提高光伏转换效率的目的。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 新型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 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光伏接线盒,包括底座和盒盖,所述盒盖固定在底座上,该盒盖和底座之间设置有一个导电片安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安装腔的底面设置有数个下凹的二极管安装腔,所述底座的前部边缘设置有数个排风槽,所述底座的底面设置有与二极管安装腔相匹配的导风槽,该导风槽的进口均位于底座的后部,所述每个导风槽至少与一个排风槽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的顶面设置有数块散热 凸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安装腔的个数为三个。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接线盒,属于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领域。目前常用的光伏接线盒的厚度和体积较大,散热效果较差。本技术包括底座和盒盖,所述盒盖固定在底座上,该盒盖和底座之间设置有一个导电片安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安装腔的底面设置有数个下凹的二极管安装腔,所述底座的前部边缘设置有数个排风槽,所述底座的底面设置有与二极管安装腔相匹配的导风槽,该导风槽的进口均位于底座的后部,所述每个导风槽至少与一个排风槽相连通。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散热效果好,能节约电力、提高光伏转换效率。文档编号H02N6/00GK201699619SQ201020231888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1日专利技术者范富平 申请人:杭州富贝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接线盒,包括底座和盒盖,所述盒盖固定在底座上,该盒盖和底座之间设置有一个导电片安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安装腔的底面设置有数个下凹的二极管安装腔,所述底座的前部边缘设置有数个排风槽,所述底座的底面设置有与二极管安装腔相匹配的导风槽,该导风槽的进口均位于底座的后部,所述每个导风槽至少与一个排风槽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富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贝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