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秀玲专利>正文

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266685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装置,主要提供一包括有座体、盖体及充电电池的本体,且于该座体及该充电电池的其中至少一者设有至少一第一连接点,而该盖体设有至少一第二连接点,并于该盖体上设有接收电路,且该第一连接点及该第二连接点由连接件电性连接,当该本体定位于设有发射电路的充电装置上,由该发射电路以无线传输方式发送一交流信号至该接收电路,以供该接收电路对该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使其可避免因需由充电器有线连接充电而造成使用范围有限的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应用于多媒体播放器、行动 电话等携带式电子产品相关领域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科技不断的进步,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要求也相对地提高,尤其以 消费性电子商品为主,以往体积庞大的电子产品(如光盘播放器、家用电话或桌上型计算 机等)精简化变成可携带且效能高的电子产品(如多媒体播放器(MPEG Audio Layer-3, MP3)、行动电话或笔记型计算机等),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有效率。上述的多媒体播放器、行动电话等携带式电子产品于使用时所需的电力,大多采 用如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等充电电池,该充电电池主要是由一充电装置进行充电,该充电装 置包括一充电座及一插座,该充电座与该插座以有线方式连接,且该充电座设有一充电槽, 以供该充电电池放置于该充电槽中,而该插座则插设于电源插座,以提供充电时所需的电 压或电流。然而,由于上述携带式电子产品须由整流器或充电电池提供所需的电力,而该充 电装置或整流器将充电所需的电能则是由有线线路连结传递至该充电电池,使其使用范围 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以期能无线充电而不受范围限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装置,与一充电装置结合,该充电装置包 括有一发射电路及一与该发射电路连接的电源件,该电源件提供电力至该发射电路,且该 电力由该发射电路转换成一交流信号;该电子装置包括一本体,包括座体、盖体及充电电池,且该座体及该充电电池的其中至少一者设有 至少一第一连接点,该盖体设有至少一第二连接点;—接收电路,设于该盖体上,并与该第二连接点电性连接,该发射电路无线发送该 交流信号至该接收电路,且该交流信号由该接收电路转换成电力;以及至少一连接件,该连接件电性连接于该第一连接点及该第二连接点之间,使该接 收电路与该充电电池电性连接,该接收电路所转换成的电力由该充电电池储存。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与该充电装置的结合为凹凸槽定位、磁性定位、 音控定位及光源定位的其中之一。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发射电路包括功率放大电路及谐振电路,该功率放大电 路与该电源件连接,该功率放大电路将该电源件提供的电力转换成交流信号,并将该交流 信号放大,该谐振电路与该功率放大电路连接,该谐振电路将该功率放大电路所放大的交 流信号发送至该接收电路。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发射电路包括侦测控制电路、处理电路及驱动电路,该侦 测控制电路与该谐振电路连接,该侦测控制电路侦测该谐振电路所发送的交流信号的信号大小,且该处理电路与该侦测控制电路连接,该处理电路预设有一设定信号值,该处理电路 将该设定信号值与该交流信号比较后产生一调频信号,该驱动电路与该处理电路及该功率 放大电路连接,该驱动电路依据该调频信号调整频率,且该驱动电路调整该功率放大电路 的功率,以反馈控制该谐振电路所发送的交流信号具有稳定的功率。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功率放大电路与该谐振电路整合为一功率整合电路。 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功率整合电路为由至少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 (MOSFET)所构成的电路。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功率整合电路为半桥式功率电路及全桥式功率电路的其 中之一。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接收电路包括感应谐振电路及控制电路,该感应谐振电 路接收该发射电路所发送的交流信号,该控制电路与该感应谐振电路连接,该控制电路将 该感应谐振电路所接受的交流信号转换成电力,并将该电力进行稳压,该充电电池与该控 制电路连接,该充电电池储存由该控制电路所转换的电力。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连接件为金属端子、软性电路板及薄膜片的其中之一。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连接点设于该充电电池上,该第二连接点设于该盖 体上,该连接件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该第一连接点及该第二连接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连接点设于该座体上,该第二连接点设于该盖体上, 该连接件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该第一连接点及该第二连接点。本技术可避免因需由充电器有线连接充电而造成使用范围有限的问题,提高 其使用便利性的效用。附图说明图IA为本技术的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IB至图IE为本技术的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电路方块示意图。图IF为本技术的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子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子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子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电子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本体,110座体,111第一连接点,120盖体,121第二连接点,130充电电池,131 第二连接点,140接收电路,141感应谐振电路,142控制电路,150连接件,200充电装置,210 发射电路,211功率放大电路,212谐振电路,213侦测控制电路,214处理电路,215驱动电 路,216功率整合电路,220电源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电子装置是与一充电装置结合,该充电装置包括有一发射电路及一 与该发射电路连接的电源件,该电源件提供电力至该发射电路,且该电力由该发射电路转 换成一交流信号,而该电子装置包括一本体,包括座体、盖体及充电电池,且该座体及该充电电池的其中至少一者设有至少一第一连接点,该盖体设有至少一第二连接点;一接收电 路,设于该盖体上,并与该第二连接点电性连接,该发射电路无线发送该交流信号至该接收 电路,且该交流信号由该接收电路转换成电力;以及至少一连接件,该连接件电性连接于该 第一连接点及该第二连接点之间,使该接收电路与该充电电池电性连接,该接收电路所转 换成的电力由该充电电池储存。由此,使其可避免因需由充电器有线连接充电而造成使用 范围有限的问题,提高其使用便利性的效用。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特点和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 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惟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IA至IF所示,为本技术的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立体结构分解示 意图、电路方块示意图及其使用状态示意图。该电子装置包括本体100、接收电路140、至少 一连接件150,使用者可任意将该本体100定位于设有发射电路210的充电装置200上,以 供可由无线传输方式执行充电的工作。该本体100可为多媒体播放器、行动电话等携带式电子产品,且该本体100可由凹 凸槽定位(如该本体100及该充电装置200可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凹、凸槽)、磁性定位(如 该本体100及该充电装置200可分别设有相对应的正、负极磁性体)、音控定位(如该本体 100及该充电装置200可分别设有相对应的音源感应器)及光源定位(如该本体100及该 充电装置200可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光源感应器)等方式定位于该充电装置200上。而该本 体100包括座体110、盖体120及充电电池130,该座体110或该充电电池130可分别设有 至少一第一连接点111、131 (如图2所示),该盖体120则设有至少一第二连接点121,且各 该连接件150电性连接于该第一连接点111、131及该第二连接点121之间,该连接件150 可为金属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与一充电装置结合,该充电装置包括有一发射电路及一与该发射电路连接的电源件,该电源件提供电力至该发射电路,且该电力由该发射电路转换成一交流信号,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括:  一本体,包括座体、盖体及充电电池,且该座体及该充电电池的其中至少一者设有至少一第一连接点,该盖体设有至少一第二连接点;  一接收电路,设于该盖体上,并与该第二连接点电性连接,该发射电路无线发送该交流信号至该接收电路,且该交流信号由该接收电路转换成电力;以及  至少一连接件,该连接件电性连接于该第一连接点及该第二连接点之间,使该接收电路与该充电电池电性连接,该接收电路所转换成的电力由该充电电池储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秀玲
申请(专利权)人:罗秀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